韋玉霞
【摘要】疫情當前,微信平臺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具。為了完成各項調(diào)查的任務,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地在線上學習,我們不斷學習使用微信的各種小程序,還把微信的交流功能使用到了極致。讓微信成為我們得力的助手,幫助我們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科學管理班級。
【關鍵詞】微信;小程序;家庭教育;溝通
微信和傳統(tǒng)媒體相比,具有快捷性、多樣性、互動性、靈活性等特點,為科任教師、家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溝通交流渠道。而這次疫情,為了完成各項調(diào)查的任務,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地在線上學習,我們不斷了解并掌握微信的各種小程序,把微信的功能使用到了極致,為班級管理助力不少。
一、各種小程序助調(diào)查
1.“報名接龍”小程序
疫情之前,筆者班一直運用復制、輸入、粘貼這種班級微信群接龍方式。這種傳統(tǒng)的接龍方式,一直存在著刷屏的弊端,給教師和家長帶來很多困擾。教師創(chuàng)建接龍時輸入全班學生姓名并分享至班級群,家長點開接龍分享,即可提交接龍,不用再刷屏。教師可以直接看到已接龍和未接龍的名單,還可一鍵復制接龍信息發(fā)給學校。
疫情期間,我們需要了解學生的健康及居住情況;統(tǒng)計買口罩的碼數(shù)和數(shù)量;了解家長用什么途徑到校拿書;每天還要填“學生健康情況跟蹤表”,等等。“報名接龍”小程序為班主任減少許多后期繁瑣的工作。
2.“每日交作業(yè)”小程序
學生線上學習期間,我們利用微信平臺的“每日交作業(yè)”小程序進行作業(yè)布置和作業(yè)批改,以及評價反饋,比微信群交作業(yè)的效果要好得多。首先,教師布置的任務可以多樣化,文字、圖片、文件、視頻等都可以一步到位。其次,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進行批改、打分,通過留言評價或語音與學生互動,進行反饋評價。學生訂正好作業(yè)也可以再次上傳,便于教師檢查。再次,對于學生普遍的錯誤和困難,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或錄制微視頻再次上傳到這個作業(yè)界面,供學生隨時查看,答疑解惑更有效。
二、微信建群助學習
微信群還可以延伸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填補疫情中線上教學的空白。
1.交流群、資源群的設置
為了方便學生線上學習,我們設了兩個班級微信群,一個是資源群,一個是交流群。資源群是讓班主任、科任教師可以提前上傳某課的教學參考資料、多媒體課件、微課作品等供學生學習參考,因避免家長刷屏覆蓋學習資源,這個群只接收信息不能提問或交流,需要提問和交流的一律在交流群進行。這樣,師生家長便有了一個共同的教育場所。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在資源群里反復學習,對于弄不懂的問題可以向教師一對一地提問,也可以同學之間一對一、一對多地交流,直至問題解決。
2.學習途徑的延伸
(1)作文大學堂
每逢教中年級,總會遇到很多家長為學生作文起步難而犯愁,家長沒有幫助學生順利進行作文起步的良方,常常又缺乏教學生學會溝通的耐心,有時候為了緩解自己渴望學生成功的焦慮,甚至不惜與學生唇槍舌劍。寫作似乎成了很多家庭爆發(fā)戰(zhàn)爭的“導火線”。起步作文在這一特殊時段影響著千家萬戶的幸福指數(shù),因此,筆者在微信上開講堂解決這一難題,讓學生受益。教學生寫一封信給醫(yī)護人員,教學生寫讀后感……用語音講述、用截圖展示,為學生開啟一道寫作的大門。
(2)晨讀打卡
線上學習是九點才開始,但長期下來,就會使學生養(yǎng)成起床遲的習慣,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早上的時間對學生來說最利于記憶的。為此,筆者提議學生在7點50分到8點30分進行晨讀,安排好每天晨讀的內(nèi)容,并要求家長發(fā)一個30秒的朗讀視頻到交流群,對參與的學生都進行獎勵。剛開始的時候參與的學生不多,漸漸地,超一半的學生都行動起來了,帶動了那些慢熱的、喜歡睡懶覺的學生,學習的氛圍大大提高。
(3)家長的家教講壇
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聯(lián)系并有機整合。筆者會根據(jù)班中學生的情況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表揚優(yōu)秀學生和家長的做法,給其他家長樹立榜樣。筆者還著意建立了一個班級家長線上讀書會,精選摘錄了一些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家庭教育的信息,以及《父母課堂》中的案例向家長推送,幫助家長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三、學情反饋助進步
學生線上學習,讓教師覺得隔了一座山一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毫無把握。學生在家學習,手機、電腦的誘惑太大,聽歌、玩游戲、看電視、刷抖音、私下建群聊天等,怎么辦?筆者每天都把學生觀看直播的時間數(shù)據(jù)和“每日交作業(yè)”的優(yōu)秀名單展示給家長和學生看,還根據(jù)所制訂的獎勵方案,用表格來記錄每個學生的獎勵情況,讓懶惰的學生不得不在數(shù)據(jù)面前有所改變。
其實,這些數(shù)據(jù)還可以有效彌補教學工作中激勵性評價的涵蓋面不足的問題。它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褒獎和獎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
四、個別溝通助引導
1.與家長的溝通
在微信中跟家長私聊,是點對點的直接聯(lián)系,為家校溝通搭建起一座便捷的橋梁。由于家長工作時間忙,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同樣班主任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在家的情況,這就迫切需要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建立一個快捷、全面的溝通渠道。通過家長微信群向家長適時、動態(tài)地反饋學生的思想、學習活動狀況,同時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幫助家長及時調(diào)整對學生的教育方向和教育方法,走出家教誤區(qū),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
2.與學生的溝通
隨著學生的長大,自主意識漸強,凡事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但礙于教師的“權威”,有些意見他們不敢或不便與教師當面說。為此,筆者以微信留言的形式彌補集體輔導的不足,讓學生打開心扉盡訴“心聲”,從中筆者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級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
總之,班主任要克服職業(yè)倦怠的心理,在喧鬧中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在變化中保持好奇心,要求并督促自己適應新形勢,學習新技術,使用新方法。讓微信成為我們得力的助手,幫助我們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科學管理班級。
參考文獻:
[1]田冰冰.輕輕松松當好班主任[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2]謝正斌.父母課堂[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