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靜鈴
【摘要】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對外界的事物認識不足,但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很大。此時,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也是班主任的必經之路,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筆者對此,分析當前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德育表現方面的問題,走進學生心理,打開學生心結,強化學生的德育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班級管理;打開心結
小學是學生人生的啟蒙,五六年級的學生相對低年級小學生更加獨立,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同時又對外界事物認識不足,此時進行德育是非常關鍵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不僅是塑造學生的心靈,更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得學生能更順利地進入初中。德育工作是提升智育的前提和保障,也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當前五、六年級學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校方和家長對德育的觀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模式當中,這對后期的教育表現出很大的阻礙。小學五六年級是進行德育的黃金階段,能夠迅速幫助學生理解品德、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但少部分老師和家長對此不以為意,仍舊重視學生的成績,將小升初作為唯一的目標,將德育視為走過場、面子功夫,使得學生的德育出現缺失,對德育的質量造成深入的影響。
家長在學生的教育階段承擔第一重要的地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時,有時候會忽略與家長的溝通。實際上,家長和班主任有效的溝通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若是忽略家長的重要性,只是單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灌輸,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行為,最終就是學生在家里和在學校里是兩套模式,教學停留在表面。少部分家長甚至表現出功利的思想,只希望教師教授文化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的習慣、品德沒有正確的認識,使得學生的德育徹底丟失家長的支撐,直接使得德育大打折扣。
二、走進心靈,打開心結,將德育工作藝術化
1.耐心觀察,深入溝通
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主見,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對許多事情都沒有深入的理解,面對外界誘惑的環(huán)境變化會有不同的表現。班主任在與學生接觸時,因有豐富的時間能夠觀察學生,能夠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亦師亦友的關系使得師生有更充足的時間來聊天。這樣的溝通能夠幫助班主任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夠給學生更多更合適的指導。舉例來說,班級當中總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現不積極但是不消極,不拔尖但是不落后。這部分學生看起來斯文,但缺乏小孩子應該擁有的朝氣。他們很少犯錯誤,不愿多溝通。對這類學生,其實或多或少他們的內心世界都會有一定的想法,或是自卑,或是畏懼。此時,班主任的耐心觀察和深入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若是能夠有效溝通,這類學生往往能突破自我,在學習和思想上有很大的進步;但若是沒有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出現抑郁、煩悶的負面情緒,嚴重的更是出現心理問題。這類學生的問題可能比調皮搗蛋的學生更嚴重,更需要關愛。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積極與學生溝通,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對學生出現的情感上的問題,積極引導,以朋輩式的溝通來進行關愛,讓學生感受到真摯的情感而非敷衍的問候,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將德育工作進一步推進。
2.言傳身教,民主管理
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學生一般會將自己喜歡的老師視為偶像,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則范。班主任第一需要具備的就是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時還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對自身品德有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在學生團隊中做好表率,才能在潛移默化當中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然后班主任在構建班級管理隊伍時,應該做到公開公正,民主管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這樣大多數的學生才會服從班級的制度和公約,才能構建更良好的班級氛圍。最后,班主任在班級事務上的處理能力和學生對老師的認可程度有直接的關系,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就應該就事論事,不加入任何情感來管理,更不能為成績好的學生開綠燈。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按照班級公約和班級制度進行民主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夠讓班級管理團隊更加信任班主任,遇到事情可以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使得班級氛圍更加民主和公平。舉例來說,班主任在班級當中,第一是形象和衣著,應該做到整潔但不鋪張,不能將教室作為秀場,每天換各式各樣的衣服,更應該是以一種大方且從容的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加關注教師的品格和德行,而不是衣著。第二是過硬的授課能力。班主任一般都會在班級兼顧課程的講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呈現出多元化的授課方式和趣味性的知識講授。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認可班主任,進而使得學生服從班主任的領導。第三是就事論事,班級的事班級內解決。班級中的各項事宜,都應該根據學生自己的意愿,進行民主的選擇,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其中來。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的節(jié)目,可鼓勵學生形成團隊進行設計,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可幫助協調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節(jié)目呈現出來;感恩節(jié)的時候鼓勵學生真誠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的時候也提醒學生主動對父母進行情感的表達,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3.以活動促進班級建設,加強實踐鍛煉
集體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協調好生活和學習。五六年級的學生相對學習壓力更大,適當的集體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在保持精力充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完善學生的優(yōu)良品德。在娛樂之中進行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更應該打開學生的心結,以活動促進班級的建設,帶領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多元化的集體活動能夠促進班級的凝聚力,使得班級整體氛圍往前邁進一大步,也能夠讓學生對道德和品德有更豐富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意識和品質。常見的各類運動型比賽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根據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班主任可組織對應的團隊活動。如跳繩和跳操是最喜歡的,那么班主任可組織班級班委,協商如何更好地進行跳繩比賽和跳操比賽。以團隊參賽或是個人參賽等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使得學生能夠正確看待運動的本質和比賽的勝負。也可以幫助班委組織學生們去敬老院進行義工活動。敬老院的老人們相對更加孤獨,五六年級的學生們去到他們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著老年人們一起做游戲,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讓學生更加懂得尊老愛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也讓學生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學校附近的公園也有很多可以做的環(huán)保工作,班主任可牽頭,帶領班委組織全班同學進行環(huán)保工作。公園或戶外的一些場地,學生也是經常都會去的,以公園作為契機,提高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生活習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是永恒的話題,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是綜合素質高、思想品德優(yōu)秀的,這樣才是國家需要的人才。小學五六年級是德育的關鍵時期,班主任絕對不能放松警惕,應該從思想上重視德育,從行動中狠抓德育,同時積極和家長溝通,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使得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展現出自己優(yōu)秀的品德。
參考文獻:
[1]牛靜, 張傳寶. 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 考試周刊,2020.
[2]湯明,潘紅海. 走進心靈打開心結—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 文學少年,202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