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其慧
(景寧畬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浙江 景寧 323500)
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tǒng)授課、示范方法,以“護生為中心”,為護生創(chuàng)設實際的情境[1],指導護生自己解決問題,達到知識化為己用的目的。本研究探討情境教學法對護生專業(yè)態(tài)度及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
將本院內分泌科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的13名護生設為對照組,2021年3月至11月的14名護生設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18~22歲,平均(23.09±1.04)歲;實驗組年齡18~23歲,平均(23.14±0.98)歲。護生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在我科實習時間≥1個月,期間未缺席或者缺席時間<3天。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帶教老師根據(jù)學校實習手冊、科室實際情況制定護生的實習計劃,對其進行內分泌科專科知識講解及相關示范,教學過程以老師講解與護生觀看模仿為主。實驗組在完成對照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實施情境教學法,(1)設立情境:①入院宣教,內分泌科常見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骨代謝疾病等患者疾病知曉程度不高,面對此類患者應該何時開展入院宣教?如何開展入院宣教?②健康教育,內分泌科疾病大多起病緩慢,癥狀不明顯,患者自覺癥狀到院就診病情多已較為嚴重,故做好健康教育十分重要,面對此類患者應該開展哪些方面的健康教育。③用藥指導,部分內分泌科疾病如糖尿病無法根治,需患者長期用藥,故用藥指導不僅可保證用藥安全性,還能穩(wěn)定患者病情。④護患糾紛,每一位患者及護士都是獨立的個體,護士在護理操作中難免會與患者發(fā)生矛盾,如何技巧性地規(guī)避或化解矛盾十分重要。(2)教學法:每周進行一個情境表演,護生輪流扮演護患角色,展示其溝通能力、專業(yè)知識及護理操作水平。情境表演中讓護生換位思考,從患者角度思考宣教時機與內容、需要哪些知識內容及幫助、需要哪些用藥指導、哪些護理操作/服務態(tài)度容易引起矛盾。(3)情境啟發(fā):在情境表演結束后,帶教老師進行總結發(fā)言,明確護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與啟發(fā),情境a啟發(fā):首先應熱情接待患者,核對患者信息,安置床位,介紹科室、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病友,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huán)境及院內公用設施,介紹科室規(guī)章制度及相關注意事項。耐心回復患者問詢的問題并安撫其情緒。情境b啟發(fā):疾病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及防治方法了解度;心理健康教育可緩解患者心理負面情緒,改善其醫(yī)護行為。情境c啟發(fā):用藥指導應包括藥物名稱、用藥劑量與頻次、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相應處理措施、耐藥性等方面。情境d啟發(fā):護理操作前向患者解釋相關操作目的、過程,囑咐患者如果自覺護理操作不適感應及時溝通,充分尊重患者,注重溝通。
(1)理論與技能考核分別為100分,理論考核中內分泌科疾病知識占比50%,情境分析占30%,其他占20%;技能考核采用情境案例考核。(2)專業(yè)態(tài)度包括認知、情感、行為3個方面,分值分別為30%、30%、40%,分值越高表示態(tài)度越好。(3)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采用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2]進行評價,包括學習意識、行為、策略、評價與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分值5~1分對應“一直”~“從不”分值越高表示該維度能力越強。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
兩組護生入科時理論與技能考核評分、專業(yè)態(tài)度各維度評分、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各維度評分差異均不顯著(P>0.05),出科時實驗組理論與技能考核評分高于對照組,認知、情感、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組,學習意識、行為、策略、評價與人際關系技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和表3)。
表1 兩組理論與技能考核情況(分,
表2 兩組專業(yè)態(tài)度情況(分,
表3 兩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情況(分,
本研究出科時實驗組理論與技能考核評分,認知、情感、行為評分,學習意識、行為、策略、評價與人際關系技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情境教學法將護生帶教過程中主要理論與技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開設為相關情境如入院宣教、健康教育、用藥指導與護患糾紛處理,讓每一個小組進行情境表演,輪流扮演護患角色,學會換位思考,再給予情境啟發(fā),能夠讓護生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化為己用;此外,情境演練會激發(fā)護生學習興趣,端正其專業(yè)態(tài)度,讓其從不同途徑找尋解決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其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因此,能夠提升護生理論與技能考核評分,改善護生專業(yè)態(tài)度及提升其自我導向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