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目的是為評估企業(yè)發(fā)展財務戰(zhàn)略的指標的方法論做出貢獻。采用的基本觀點是將財務指標視為企業(yè)財務戰(zhàn)略評價的必要步驟。綜合運用模糊綜合分析的概念,結合CEI,TOPSIS和熵值法的原理來確定指標。我們假設對一組財務戰(zhàn)略決策的財務因素進行觀察,針對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多維性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方法和結果具有重要意義。所提議的指標可以用來作為一種幫助來發(fā)現所謂的未發(fā)現問題,有助于全面發(fā)展的管理做法。
關鍵詞:財務戰(zhàn)略;模糊綜合評價;隸屬函數;TOPSIS;熵值法
一、前言
戰(zhàn)略最初是運用在軍事上的一個詞語,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被運用到對企業(yè)的研究之中。國外的學者提出了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的區(qū)別,此觀點成為戰(zhàn)略研究的開始。著名學者巴尼的戰(zhàn)略研究提出了企業(yè)的資源理論,以及企業(yè)如何形成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資源觀,這是戰(zhàn)略管理理論中被引用最多的觀點。
財務戰(zhàn)略基于其財務和戰(zhàn)略職能的雙重屬性,能夠有效地支持和協調公司的經營,從而保證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企業(yè)的可持續(xù)成長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魏明海(2001)認為財務戰(zhàn)略是以企業(yè)戰(zhàn)略指導下的價值分析為基礎,促進企業(yè)資金的長期有效流通和配置,以保持企業(yè)的長期盈利能力為目的。其他大部分的學者都把企業(yè)的財務戰(zhàn)略劃分為投資戰(zhàn)略,籌資戰(zhàn)略,運營戰(zhàn)略,成本戰(zhàn)略,利潤分配戰(zhàn)略等幾個企業(yè)生命周期環(huán)節(jié)來進行研究,這個幾乎代表了大多數的一個研究方向。
本文以另外的部分學者的觀點為基礎,認為企業(yè)的財務戰(zhàn)略應該在戰(zhàn)略統籌的基礎之上,均衡分配企業(yè)的資金,促進企業(yè)資金的流動和配置,并實現企業(yè)的價值最大化作為目標,而因此對企業(yè)的現金和資本進行全面長期的籌劃。在這個觀點之上,指標評價成為很好的選擇。比如:胡桂蘭研究企業(yè)長期持續(xù)發(fā)展時建立了一套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為企業(yè)評價提供了參考。利用企業(yè)財務戰(zhàn)略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恰當地衡量一定時期企業(yè)發(fā)展的績效。同時,也是進一步調整公司財務戰(zhàn)略發(fā)展的基礎。(胡桂蘭,2011)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例,企業(yè)融資表現為可持續(xù)增長率。
二、文獻綜述
唐菊香建立了一組經濟評價指標的企業(yè)戰(zhàn)略表現為基礎的平衡計分卡,并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操作結果,盈利能力,特別是在資源利用率,綠色效應,環(huán)境保護,因此發(fā)展?jié)摿ψ龀稣鎸?、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其操作結果和操作風險都有很大的借鑒性。徐建中,馬瑞先(2007)使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層次分析(AHP)反映了發(fā)展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協調、利益、減少資源、重用、健康和穩(wěn)定的七個二級指標設置,和三年級指數集。根據這些相互關聯的影響,三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等。俞敏(2001)采用層次指標體系,先建立目標指標體系,再建立二級指標體系。將經濟分解為金融、生態(tài)效益、循環(huán)經濟三個要素。其中,財務指標分解為綠色生產率和財務健康率,生態(tài)效益指標分解為資源消耗率、控制率排放,循環(huán)經濟分解為資源利用和廢物利用,從而建立了評價體系的整體框架。龐慶華和王普昌采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確定權重。建立了包括經濟效益、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無害化生產、技術性能、管理、社會效益在內的開發(fā)評價體系,共37個指標。該方法將層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綜合法、德爾菲法相結合,消除了單一方法的缺點,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使評價結果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信度。閆俊在其博士論文(2014,遼寧大學)對于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的研究中,把財務競爭力的三個劃分為了核心要素:就是財務戰(zhàn)略管理能力、財務資源配置能力、財務利益協調能力三要素。然后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事先設計的34個指標的檢測體系進行了驗證,排除了9個指標之后得到了包含25個指標的三級指標并運用到了對于企業(yè)的實證上。白芳在其博士論文中(2013,西南財經大學),把企業(yè)劃分為了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且運用不同的指標研究了企業(yè)的籌資戰(zhàn)略,股利分配戰(zhàn)略和投資行為。侯永萍在其碩士論文中(2013,云南財經大學)結合現行的評價指標及模式提出了基于BSC的財務戰(zhàn)略評價體系及動態(tài)優(yōu)化機制。
三、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都證實了使用綜合的指標體系來評價企業(yè)的戰(zhàn)略發(fā)展是一種有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但是單一評價方式的缺點又被指出,各種不同方式的結合是一種趨勢。因此,論文提出使用各種量化的綜合評價方式結合,盡可能客觀地評價企業(yè)的財務戰(zhàn)略發(fā)展。
(一)綜合評價方法
使用的方法是Diakoulaki提出的一種客觀加權法。其基本思想是指標的客觀權重基于兩個基本概念。其中一個概念是對比強度,以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每個評價方案的同一指標值之間差距的大小,每個方案的值越大,差距越大。另一種概念是評價指標之間的沖突,根據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兩個指標之間的正相關性越強,沖突程度越低。
(二)熵值法
在經典統計力學中,先前魯道夫·克勞修斯介紹的熵函數是用概率論解釋為統計熵。統計熵的觀點是在1870年物理學家路德維希玻爾茲曼的工作中引入的。吉布斯熵公式:交叉熵(CE)方法歸屬于魯賓斯坦(Reuven Rubinstein),是一種通用的用于組合連續(xù)多外部優(yōu)化和重要抽樣的蒙特卡羅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據數據更新隨機機制的參數,以在下一次迭代中產生“更好的”樣本。這一步的相關方法是最小化交叉熵或Kullback-Leibler散度。對于具有離散微觀狀態(tài)集的經典系統(即經典粒子的集合),如果 E_{i}}是微觀狀態(tài)i的能量,p_{i}}是系統波動時發(fā)生的概率,則系統的熵為兩者的乘積。 熵值法是系統論中應用的信息管理方法。熵越大,系統就越混亂,它所攜帶的信息就越少,它就越有序,它所攜帶的信息就越多。熵是德國物理學家克勞迪亞斯在1850年創(chuàng)造的一個術語,用來表示能量在空間分布的均勻程度。熵是熱力學的一個物理概念,是系統無序(或無序)的量度,用S表示。在信息論中,熵是對不確定性的度量。信息越多,不確定性越少,熵就越少;信息越少,不確定性就越大,熵就越大。根據熵的特征,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事件的隨機性和無序性來判斷,也可以用熵來確定指標的離散度,首先我們應該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離散度越大,對綜合評價指標的影響越大。3C7D4F95-0118-493B-927E-EE6BECA5C702
(三)TOPSIS
理想解相似偏好排序技術(TOPSIS)是一種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最初由Hwang和Yoon在1981年開發(fā),隨后由Yoon在1987年和Hwang,Lai和Liu在1993年進行了進一步的發(fā)展。TOPSIS的概念是,所選方案到正理想解(PIS)的幾何距離最短,到負理想解(NIS)的幾何距離最長。它是一種補償聚合的方法,通過確定每個方案的權重,標準化每個方案的得分,計算每個方案與理想方案之間的幾何距離來比較一組方案,理想方案是每個方案中最好的分數。歸一化的假設:處理不一致標準維數的兩種歸一化方法是線性歸一化和向量歸一化。
線性歸一化的計算方法如上述TOPSIS過程所示。向量歸一化與TOPSIS方法的原始發(fā)展相結合,并使用以下公式計算:在使用向量歸一化時,一維分數和比率之間的非線性距離應該產生更平滑的權衡。
(四)模糊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對不容易弄清楚的事物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數學方法。用模糊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在現實世界中定義。模糊數學誕生于1965年,其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自動控制專家L.A.Zadeh教授。30多年來,模糊數學在理論上發(fā)展迅速,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利用模糊數學中的模糊集理論對系統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通過模糊評價可以得到各種方案的優(yōu)先級信息,為決策提供參考。
(五)隸屬函數
在數學中,一個指標函數或特征函數是一個函數定義在一個集合X表示會員一個元素的一個子集(X)所有元素的值為1,所有元素的值0 X不答:通常是用一個符號1或我,有時在黑體或黑板上黑體,下標描述集合。
四、模型建設
實證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可以追溯到“減少、再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座右銘和強大的技術支持。其發(fā)展模式和可持續(xù)追求是在資源型競爭戰(zhàn)略的指導下形成的。目前,公司已獲十幾項國家發(fā)明模式,是區(qū)別于其他有色金屬企業(yè)的高新技術企業(yè)。
激勵的發(fā)展階段后,高創(chuàng)新、高市場定位在它面臨著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這是經歷的另一個階段會議股東期望和沖突等賺更多的功能組織的例程,它被定義為活動的規(guī)律的,可預測的模式是由一系列協調行動由個人(舒暢, 2013)。對于管理委員會來說,他們需要經常審查財務戰(zhàn)略,以使其與公司的日常運營相一致。為幫助他們評估財務戰(zhàn)略和他們的工作,有必要建立一個全面的因素框架。因此,考慮了兩組因素,第一組與融資決策有關。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了最早的公司財務理論,融資和資本結構決策可能在財務和戰(zhàn)略管理中引發(fā)了最多的爭論。另一組因素遵循哈瓦維尼的融資策略和維耶里的概念,在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不同的價值創(chuàng)造的專著(投資回報率ROIC-資本成本率加權平均)和現金不足(銷售增長率Gsale-可持續(xù)增長率(SGR))分別垂直和水平軸的一個矩陣,這個矩陣被稱為財務戰(zhàn)略矩陣,提供一個良好的財務戰(zhàn)略的分析工具進行評估。
五、數據描述
O表示要評價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企業(yè)在不同時期的績效水平,也可以是同一時期不同企業(yè)之間的績效水平,O= {o1, o2,…,oi,…,om} I={1,2,…,m};M代表不同的周期R為U所對應的特征值矩陣,即每個評價對象的屬性值屬于隸屬度或特征值。所有的屬性u都可以記錄為r,其中rij對應對象i的屬性j的特征值,可以通過隸屬度函數確定。
W表示各層次指標的權重。權重值表示各指標的重要程度,對應矩陣u,權重集w可以表示為w =(w1, w2,…,wn)。權重值直接關系到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通過指標的建立和賦權,可以計算出各指標的重要程度。本文的重點是研究各種賦權指標的方法。
六、實證結果
(一)O矩陣的建立
O={o1、o2,…,…,oi om} I={1,2,…,m};M代表不同的時期。截至目前,公司財務部門已編制了8年的財務報表,其中8年的財務報表可在深交所網站查閱??偣?7個指標是財務報表計算的,并且按照年度時間進行計算。
(二)指標的無因次處理
由于每個指標的維度不同,類型不同,很難直接比較和計算。因此,評價前必須將這些指標歸一化到一定的無量綱區(qū)間。一般根據指標的實際取值范圍,將維度數據歸一化為[0,1]的范圍。但不能排除個別數據異常的影響。因此,在均值的基礎上引入中間變量,將不同維度的數據統一到[0,1]后,利用指數函數將其轉換為(0,1]區(qū)間,可以避免個體異常數據對評價的影響。評價指標矩陣用R表示。
(三)指標權重的確定
指標權重的確認方法是用的EXCEL中的實現方法,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用EXCEL進行,在原始數據建立好的前提下,打開以上三種方法創(chuàng)建的文件,把上表中的各項數據輸入,進行計算。首先,把所有的指標全部標準化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出最優(yōu)和最劣的方案的歐式距離,最后評價對象和最優(yōu)方案的距離,得出權重結果如下。
1. 綜合評價法(表5)
2. Topsis(表6)
3. 熵值法(表7)
4. 最終權重(表8)
(四)隸屬度函數計算
通過對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單因素評價,得到隸屬度矩陣。矩陣反映了各一級、二級指標的隸屬度條件和不同等級的模糊子集隸屬度函數。對一級和二級會員指標的分析需要綜合單因素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10個組的隸屬度函數結果設置如表9。
七、結語
綜合評價企業(yè)財務戰(zhàn)略的方法有四種:CIE法、熵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不同測度的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圖中所示的擬合曲線在形狀上幾乎是相同的。3C7D4F95-0118-493B-927E-EE6BECA5C702
模糊綜合評價結果的結果不能畫折線統計圖,但是我們可以估計,它基本上是匹配的曲線形狀,在第一組和第六組的最小值,而七組和十組是次高值,第四組是最高的。曲線的方向是向上的,說明經過多年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財務管理的努力,公司的管理隨著財務戰(zhàn)略的進步而進步。振動范圍已經縮小并趨于相對穩(wěn)定,反映財務狀況處于控制之中,策略可行正確。
參考文獻:
[1]Istaitieh,A.and J.M.Rodriguez.Financial leverageinteraction with firm' strategic behaviour: an empiricalanalysis[C].the 12th Meeting of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3.
[2]Mackay,P.and G.Phillips. How Does Industry affect Firm Financial Stru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5,l8(04):1433-l466.
[3]KayhanA.,Titman S.Firms histories and their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
[4]Khanna N.,Tice S.Strategic responses of incumbents to new entry:the effe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capital structure,and focu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0(13):749-779.
[5]Kale,J,R.,Shahrur,H.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iers and customers[J].Financial Ecomonics,2007:83.
[6]MiehaelR.King,ErieSantor.FamilyValues:Ownership structure,Performance and capital structure of Canadian firm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8,11(32):2423-2432.
[7]PaulPovel,Michael Raith.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ex ante vs.ex post incen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4(22):917-949.
[8]JinyingSUN,Yong WU.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Green Buildings[J].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a Greener Future,2006.
[9]Slater,Stanley F.,Zwirlein,Thomas J.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trategy:Patterns in Financial Decision.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J].May/Jun 1996,17(03): 253.
[10]Mallette,Francois.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your financial strategy[J].Corporate Finance Review[J].Mar/Apr 2006,10(05):11.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3C7D4F95-0118-493B-927E-EE6BECA5C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