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海鳳
摘要:小學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部分。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寫作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必修課程,交流評價也是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且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評價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本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習作過程中如何通過交流評價來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并以此為基礎,提出解決策略和教學建議,期望能夠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交流評價;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并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評價,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深入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對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的方式,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習作水平。
一、交流評價在習作教學的重要性
交流評價有助于學生習作思維的培養(yǎng),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最重要的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交流評價可以讓學生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習作內容和同學的習作以及老師之間的不同點,并且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并吸取同學和老師的優(yōu)點。另外,作為一個評價者,他能夠從不同角度的去欣賞習作內容,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習作思維。重視交流評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讓學生吸取優(yōu)點改正缺點,從而提升學生習作能力,能夠為學生在求學之路減少阻礙,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拓展其他領域,學習其他的文化知識,豐富知識儲備,便于作為學生未來進行更深層學習的強大保障。
二、小學生習作教學的策略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交流評價能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重視交流評價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其目的不僅僅是為提升教學水平,更加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課堂氛圍的建設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還能夠讓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才能夠使學生的習作水平有質的飛躍。 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習作講評課中重視交流評價。學生習作后,根據(jù)習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例文中的相關部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學習表達方法,形成習作能力??梢允峭瓿梢欢卧捄筮M行交流評價,也可以是完成一篇習作后再交流評價。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生活萬花筒》中,在學生完成把重要部分寫清楚后,出示評價標準:有沒有用上恰當?shù)姆椒??有沒有把事情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再讓學生交流評價。又如,在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教學《形形色色的人》中,在學生完成習作后,交流評價學生習作:一是所寫的事情能否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點;二是是否用上了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方法進行了細致描寫,方法用得是否合適。通過交流評價,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習作是不是按要求寫了,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完善的地方。首先,讓學生對照評價標準,逐項評價自己的習作。接著,讓學生自主修改有問題的地方。然后,鼓勵學生分享習作,并相機進行互評和師評。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針對問題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而不只是作判斷。如果學生達成了本次習作的目標,要及時鼓勵。如果尚有不足之處,則要指出問題所在,提供可操作的修改方法。最后,鼓勵學生及時修改加工,提高表達質量。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的習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二)交流評價多元化,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是封閉的評價,教師是唯一的“審判官”,學生完成習作后,上交老師審閱批改,對學生來說,太難了,老師不是說這里不好,就是說那里不行,總會挑出不少毛病,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磨蝕了學生的自信心。對教師而言,太痛心了,浪費了很多時間花費了很多精力去把每篇作文改得“滿面滄?!倍鴮W生都不去多看兩眼。因此,我們的習作必須要進行多元化的交流評價,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如,我們可以在習作講評課中設計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回顧習作要求。讓學生齊讀習作要求,對照自己的習作,再交流評價習作是否按要求寫了,能夠避免習作不離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2.整體評價,激勵表揚,歸類整理學生的習作,表格展示。根據(jù)習作的情況,老師對學生習作進行整體評價。先總體上進行概括總結,充分肯定學生習作中突出的優(yōu)點和長處,然后聯(lián)系表格展示的習作,對普片性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評3.抽樣點評、互評。學生們可以自由組隊,幾個人一組,交流意見和看法,對抽樣的作品進行點評,并將作品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分享出來。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思考創(chuàng)造中有效構建思維框架,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每個人都能發(fā)掘自身優(yōu)勢,在互評的環(huán)節(jié)中提升習作能力。4.獨立思考,自讀自評。如果只是一味的進行習作訓練,學生們的積極性不會一直保持下去,那么為保持同學們的習作課堂積極性,可以在進行習作中適當引入自讀自評機制,就能夠有效保持學生們對習作的喜愛程度和完成意識。
(三)交流評價促修改,形成習作能力
魯迅曾說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習作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內容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與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多年以來在修改作文時,大多由老師唱獨角戲,有眉批、段批、總評等,至于修改病句、錯別字,那便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久而久之,學生也不敢興趣了。于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就嘗試著讓學生先交流評價,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打破以往評講模式,能讓學生感受到樂趣,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機會,能在談吐中體驗到習作快樂,評改興趣,逐漸形成習作能力。可以運用以下方法:1.加強與本單元“精讀課文”的聯(lián)系,交流評價是否遷移運用上了本單元“精讀課文”習到的方法。例如,在評講六年級上冊的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時,結合精讀課文《夏天里的成長》、《盼》,交流評價學生習作有沒有從不同方面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的;有沒有運用結構相似的句子,引用俗語、諺語;有沒有抓住心理、動作、語言等描寫,將重要部分寫具體。交流評價后及時修改,學生不但運用到方法,還鞏固了方法。2.加強與本單元“初試身手”的聯(lián)系,交流評價習作在“初試身手”的基礎上進行擴展是否達到習作要求。例如,在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生活萬花筒》習作中,有學生豐富在“初試身手”環(huán)節(jié)寫的家人做家務的片段,把它擴展成一件事。這時,就可以指導學生交流評價:有沒有把事情發(fā)展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是怎么把這件事寫清楚的?最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的方法3.加強與本單元的“習作例文”的聯(lián)系,交流評價學生習作是否懂得借鑒與模仿。例如:我在講評六年級上冊的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時,讓學生再讀習作例文《爸爸的計劃》第一自然段的批注,然后交流作者是怎么寫這個愛訂計劃的爸爸的?交流后讓學生明白最能體現(xiàn)中心意思的重點事例要寫詳細、寫具體,可以用上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等方法把重點事例寫具體。其他事例可以用羅列或者選取典型事例簡單寫的方法。最后相機指導學生圍繞中心意思進行修改,把重點事例寫具體。這樣的交流評價不僅使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體驗了作文修改的過程,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語言的態(tài)度,同時訓練了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形成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生自我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交流評價不僅能調動他們留心觀察、閱讀積累、修改練筆的積極性,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平臺。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發(fā)思考,從培養(yǎng)習作興趣,提高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教學,重視交流評價,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下提升自己的習作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芳.常態(tài)化寫字教學:向課堂40 分鐘要實效[J].新課程(小學),2012(10):170-171.
[2]周彩萍.淺析培養(yǎng)小學生習作評改能力的教學策略[J].山東教育,2019(16):30-31.
[3]周紅.如何通過交流評價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