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中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開展,作文教學也進行了相應改革,但是在教學與學習中仍存在相應問題,主要是因為小學作文教學受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觀念的影響,無法有效適應新課改對作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學需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將作文教學回歸生活本源,通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促使學生對生活的敏銳度、感受力得到有效提升,并通過對生活內蘊的深入挖掘,使學生的作文寫作更坦誠、更真實、更具特色。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淺談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問題
1.1寫作熱情不高
小學語文具體教學面臨的最難的問題就是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薄弱,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其語文基礎相對較差,且語言組織能力也比較差,導致寫作熱情較低,在實際寫作時,整節(jié)課也寫不出多少字,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寫作熱情,出現“作文難”與“難作文”的情況,而且部分學生為了應對考試,只是把寫作看成一項任務,真正喜歡寫作的學生少之又少。如果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且寫作熱情不足,就會把寫作看成一種負擔,致使學生在自己的思想意識中認為寫作僅僅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作為一種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在具體教學時,如果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教師越引導學生寫作,學生會越反感,甚至產生排斥寫作的情緒,這會對學生的作文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1.2教學局限于課堂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通常是將課堂作為作文教學的主要陣地,側重作文知識性內容的傳授,而忽略了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對于學生而言,其在寫作中需要積極汲取生活素材,并通過巧妙運用寫作方式,與自身的真實情感相結合,通過合理化加工,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正確表達,這就是優(yōu)秀的作文。但是,這看似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就當前作文教學而言,大部分教師很少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將生活化理念融入作文教學中,而是選擇傳統(tǒng)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寫作時的自由,而且還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法寫出真實感受,頻繁出現“巧合”“雷同”等狀況,學生寫作時,通常東拼西湊、無話可說。
1.3教學模式化嚴重
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通常是教師提出相應的寫作要求,而學生則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開展寫作活動,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寫作方式、格式、內容上都會出現相似的現象,無法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實際寫作時,都是根據語文教師的規(guī)定進行寫作,不僅會對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還忽略了學生寫作時的生活化需求。
2、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
2.1教學內容生活化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但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對身邊的生活現象疏于觀察,并沒有將其定格于自身的頭腦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平時的生活模式較為單一,面對課外生活時,態(tài)度也較為淡漠,由于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勢必會對其寫作的過程造成影響。基于此,語文教師需依據新課改的要求,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重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從實踐中升華自身情感,積累充足的寫作素材。對于學生而言,無論是在學校、家中、上學路上,都能通過觀察自己或他人,將其作為寫作素材,并注重對生活中的點滴仔細觀察、加以思考,增強學生對于生活的體驗,真正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通過素材的積累,實現情感的真實表達,從而使自身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使作文的寫作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2.2教學過程生活化
小學語文具體教學時,教師需注重讓生活場景進入作文課堂,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寫作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生活化作文教學場景的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寫作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想要實現作文生活化教學,需注重以下幾點:
2.2.1注重生活場景的捕捉
小學生由于其心理與身體的發(fā)展都不成熟,且社會經歷相對較少,不能很好地進行情感表達。而作文寫作的本質是生活場景的再現,因此,在語文課堂具體教學時,教師要融合其他學科,強化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以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作文,促使學生做好相應的生活積累。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需依據學生自身的狀況,積極搜集和作文寫作有關的生活化情境,如激情情境、問題情境、實踐情境等,以促使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問題意識,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強化作文理論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能夠寫出有趣的內容,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2.2.2注重生活場景的創(chuàng)作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需注重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并在課堂上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在作文具體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同時為了使作文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可利用教學外延的方式:
(1)作文的學習時間外延,為了在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場景,教師要做好作文預習與復習的引導,讓學生注重生活知識的積累,為正式教學的開展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
(2)教學內容的外延,由于作文的內容相對廣泛,通常需要較多的材料進行輔助,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外資料的價值;
(3)教學空間的外延,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學習與寫作的視野得到有效擴展,并實現知識范圍的擴大,教師在做好教學內容的同時,還需關注課外相關資源的充分運用,如電子閱覽室、圖書室等,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并使學生寫作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不僅是教學的重要部分,而且還是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充分發(fā)揮生活中的教育資源,通過生活中的素材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因此,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具體寫作中,注重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使學生的寫作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黃秋麗.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1(29):150-151.
[2]王芬.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J].教育界,2021(29):59-60.
[3]吳阿莉.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嘗試[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