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蓮
上課前5分鐘,我如往日一樣開始抽查學生背誦任務的完成情況。為了打消學生的僥幸心理,本學期抽查背誦我使用了抽簽軟件,每次隨機選取5個學號。
每次抽簽,學生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等待學號出現。抽中者或是一臉苦悶,或是自信滿滿。用抽簽軟件抽取學號,比老師指名背誦更公正、公平。這個舉措實行了一個星期后,認真背書的同學多了,畢竟誰都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出丑。
“12號——”小徐神情緊張地走上講臺,好在昨晚下的功夫足,他熟練地將課文背出來了。
“最后一個是16號——”在大家的齊呼聲中,子涵站了起來。也許是因為緊張,她吞吞吐吐地背了幾個字,就再也想不起來了,隨后竟“嗚嗚”地哭了起來。子涵雖算不上天資聰穎,但學習踏實努力。我輕聲安慰她:“一時緊張沒背好很正常,下次努力就行了?!币宦牭健皼]背好”三個字,子涵居然號啕大哭起來,晶瑩的淚珠滑過臉頰,滴落在書上,瞬間,一頁紙被打濕了。
不就是課文沒背好嗎?反應也太強烈了吧!我有點兒不太理解,只好先揮揮手,示意子涵坐下,畢竟馬上要上課了。
上課時,班長雨濛不時朝我努努嘴。原來,子涵還在小聲地抽泣著,班長示意我安慰一下子涵。我剛邁出兩步,又停了下來:她這樣哭哭啼啼,不僅自己聽課效率低下,而且影響了附近的同學。我看著子涵,苦笑了兩下。結果,這表情被她捕捉到了?;蛟S以為老師在嘲笑她,子涵將頭枕在兩臂間,哭聲更大了。
此刻,若是責備,她的眼淚肯定會一發(fā)不可收拾;若是安慰,估計我也要費好大一番口舌。更何況,安慰真的有益于她的成長嗎?我決定先放一放。
我裝作不在意的樣子,繼續(xù)上課。慢慢地,哭泣聲變弱了,逐漸消失了。又過了一會兒,子涵已抬起頭,開始認真聽課。
下課后,子涵臉上的淚痕猶在。我早就聽說過,子涵被同學們戲稱為“雨神”:考試失利,她淚水漣漣;不小心摔倒,她淚流成河;課上回答問題錯誤,她也是淚雨滂沱……其實,班上像子涵一樣心理脆弱的女生不在少數,只是她的表現尤為突出罷了。
有學者提出“逆商”這個概念,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應對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孩子如果“逆商”不足,面對挫折和困難便會手足無措,哭泣也就成了孩子逃避壓力的方式。
如何提高像子涵這樣孩子的“逆商”呢?我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子涵。此刻,她趴在課桌上,用一本《西游記》擋著自己的臉,但每隔幾十秒就聳一下肩膀,說明她的內心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
跟她直接談“堅強”,反而會刺激她敏感的神經。但不解決問題,她回家后定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看到她手上的《西游記》,我頓時有了主意。孩子們每每談起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時,對孫悟空的神通廣大總是贊不絕口,對唐僧則多了一絲不屑,認為他對西天取經沒有起到什么作用。但孩子們何嘗知道,唐僧才是取經隊伍的主心骨!那就從《西游記》中的唐僧和孫悟空談起吧!
我坐在子涵對面,拿起《西游記》翻看了兩下,發(fā)現子涵除了標出精彩語段,還寫了不少批注,尤其是對孫悟空的關注更多。果然如我所料。
我笑著問:“老師也喜歡看《西游記》。你猜,我最崇拜里面的誰?”
“肯定是孫悟空啊!”子涵脫口而出。
“為什么呢?”我看著她的眼睛,目光中滿是鼓勵。
子涵打開了話匣子:“那還用說嗎?神通廣大、疾惡如仇……”子涵如數家珍,列出了孫悟空的優(yōu)點。
“孫悟空固然不錯,但我最崇拜唐僧?!蔽业莱隽宋业挠^點。
果然,子涵疑惑地看著我:“為什么?他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又沒啥本領……”
我一邊收起書,一邊跟她分析:“你瞧,唐僧和三個徒弟比,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
子涵略做思考:“唐僧沒有上天入地的本領,也沒有神奇的法寶——”
“雖然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取經之路。你想想看,取經路上,他要遭遇的是什么?”
子涵皺起眉頭,開始思索起來。我靜靜地看著她,此刻,她仿佛已經忘記了剛才背不出課文的傷心,沉浸在《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中:
“茫茫的沙漠,洶涌的河流,險峻的高山……”子涵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更有兇猛的野獸,兇殘的妖精。”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唐僧卻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你說,他是不是英雄?”
子涵的眸子里有些亮光:“老師,現在我才發(fā)現唐僧更可敬。即使徒弟鬧著要散伙,唐僧也不改初心?!?/p>
我微笑著朝子涵點頭,子涵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老師,謝謝您,我懂了。以后,我會像唐僧一樣,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難險阻,都不會屈服?!?/p>
我欣慰不已,正準備離開,子涵的話又在身后響起:“老師,您開導人的功夫也像唐僧一樣哦!不過,我喜歡……”緊接著,傳來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雙休日,我發(fā)現子涵的QQ簽名已變成“別了,纖纖雨神!鏗鏘玫瑰,我來了”。這是她擲地有聲的誓言。
一周后,班級舉行了一場“我心中的西游英雄”演講活動。我先統計并制作了“西游英雄榜”,發(fā)現喜歡孫悟空的人高達65%,而喜歡唐僧的人只占10%,位列英雄榜末尾。然后,學生按各自喜歡的西游英雄分組討論,整合、修改演講稿,各組代表輪番上場,有理有據,道出心中的西游英雄。這次,子涵心目中的西游英雄成了唐僧。她侃侃而談,將唐僧堅持到底、不屈不撓的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演講結束后,大家重新投票選取心中的西游英雄,喜歡唐僧的學生竟然達到了80%。這是子涵的進步,也是同學們的進步。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善于發(fā)現和捕捉教育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逆商”,讓他們直面挫折,逆風飛揚,這樣,學生才會擁抱陽光,走向詩和遠方。(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