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摘 要:文言文是我國的重要語言文字表現(xiàn)形式,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之所以學習文言文,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字記載方法,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自秦漢到明清,我們都能在古籍書典中看到它的身影。然而今天我們接觸到這一文化瑰寶的方式少之又少,其中最多的就是課本上的系統(tǒng)學習。所以在白話文為主流的今天,文言文呈現(xiàn)式微的趨勢。本論文正是基于此,對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難點進行分析,并對新課標之下文言文教學改革的思路、方法和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標、文言文、教學改革
前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對古代規(guī)則、習俗、禮儀、民族心理、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學習來了解文言文,為繼承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培養(yǎng)學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使學生對中華語言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重要影響。此外,它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文化儲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有深遠的影響。
一、文言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一)加強了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完整有序地保存了我國五千年豐富而深厚的文化,蘊涵著前人不凡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高中語文教學,要肩負起提高高中生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的使命。學習文言文,將為學生今后更好地了解和熱愛祖國文化打下基礎,對學生終生的文化素養(yǎng)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意義非凡。
(二)促進了道德感的提升
倫理道德作為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標準,不僅是人的發(fā)展手段,更是人的發(fā)展目標。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在文言文中傳承了許多寶貴的道德價值。所以,文言文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潛力。文言文教學也在當前重拾責任與美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職能。
(三)使得寫作能力得以提升
20世紀上半葉,包括魯迅、胡適在內的無數(shù)文學巨匠在白話文中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與此同時,20世紀后半期的中國文壇失去光彩與活力,沒有再出現(xiàn)類似的“大師級”作家。這一現(xiàn)象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20世紀30、40年代以來,中小學校切斷了系統(tǒng)的文言教育血統(tǒng),使此后的活躍于人們眼前的作家們,再難以受到文言文系統(tǒng)、深入的教育,很難達到文言文簡潔、清純、高雅、形象、生動的境界。所以,在青少年時期閱讀相當數(shù)量的一流文言文,是非常有利于白話文的寫作的。
二、新課標之下的文言文教學改革方略
(一)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產生興趣
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和教師都面臨著進入高等教育的巨大壓力,在有限的文言文課程中,教師往往側重于“教”,即文言詞匯的解釋和詞匯翻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們只得多次背誦、加深記憶,以求達到考試目標。這種現(xiàn)象使文言文的學習變得枯燥,學生態(tài)度消極。所以,新課標之下的改革中,喚起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文言文感興趣,渴望用心去理解和學習,發(fā)現(xiàn)文言文所帶給人們的文學、藝術、文化之美以及中國傳統(tǒng)道德之美,才能真正學好文言文。比如,教師可結合歷史典故、名人軼事,引起學生對這段歷史的好奇心,并逐步將課程內容介紹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布置相應的戲劇任務,讓學生角色扮演,再現(xiàn)文章中的場景。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文言文釋義結合課文
從先秦文學到漢賦,從唐宋詞曲到明清小說,文言文經歷了中華文明的悠長發(fā)展歷程,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由于較長的發(fā)展傳承時間,如今我們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逐漸力不從心。所以,基于新課標之下的文言文改革,高中語文教師在講授文言文時,要結合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正確理解文言詞中特殊詞組的含義和用法,正確理解文言詞的深層意義。通過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學生可以加深和理解文章背后的歷史知識,體會中國古典文學之美,了解中世紀的深厚傳統(tǒng)文化。
(三)提高高中生審美能力
教師應在新課標之下的文言文改革的基礎上,通過文言文學習,提高高中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審美情趣。由于年齡閱歷、詞匯理解上的差異以及時代上的巨大差異,使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出現(xiàn)了審美偏差。所以,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煉語言特征,引導學生進行感知;《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不難看出文言文往往具有韻律美和聲韻美,這些特點在古文言文中明顯體現(xiàn)了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文言文朗讀時的速度、節(jié)奏、感受等語言特征。要強化導向作用,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并熱愛文言文。二是感受文言文蘊藏的情感。盡管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洗禮,但是一些經典的中國文言文著作至今仍在流傳。千百年來的作品之所以能引起現(xiàn)代人的共鳴,是因為他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深邃的。比如,杜甫在《春望》中寫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國之思溢于言表。這種情感的深刻表達,對學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四)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對高中生來說,文言文往往充滿了許多困難,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較少,情感也不豐富,閱讀過程中很難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內容。這不但影響了文言文教學,而且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課標的文言文改革下,要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新途徑。而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復雜冗長的文言文通過影視手段表現(xiàn)出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文言文教學。
例如,在進行《鴻門宴》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文言文,把精彩的情節(jié)和配圖插入PPT,投影等多媒體設備?;蛘呤遣シ庞耙曌髌贰而欓T宴》,讓學生對比文本和影視作品的區(qū)別,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更容易理解文言文的意義,有助于拓寬知識面和閱讀視野,讓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更加有興趣。
總結
總之,新課標之下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改革,更加注重文言文的文化內涵和語文“育人”的作用。在下一步教師就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改進課堂教學內容與模式,促進學生文言文素養(yǎng)的提升,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趙婭, 胡萬粉. 古人言, 今人說——淺析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文言文創(chuàng)新教學[J]. 文學少年, 2020.
[2]張紅英. 新課標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內容選擇[J].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1(12):2.
[3]邵陸平. 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研究[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4):P.188-188,190.
[4]李毛卓瑪. 淺談高中語文文言文高效教學[J]. 散文選刊:中旬刊, 2020.9A72FCE7-E49E-4467-985E-D6CC06CB31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