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旭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課后輔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組成部分。能夠針對于學生課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困惑、疑難點等等,幫助學生更加針對性的進行解決。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差異性是比較大的,所以,教師也應該將分層理念有效融合在課外輔導當中,讓學生在課外輔導中有更多的收獲。
關鍵詞:分層理念;初中英語;課后輔導
前言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教育領域當中更加倡導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要求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加強引導,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現階段,在英語課后輔導當中,教師也可以對分層理念進行滲透,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分層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后輔導中的利用價值
在課后輔導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對分層理念積極進行滲透和融合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開展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1]。一方面,分層輔導工作的開展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不斷的提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情感、動機、興趣、洞察力和注意力方面得到提高和鍛煉,使得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努力。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學生本身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改善,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方法,學習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產生更多的的學習內驅力,使得最終的學習質量得到不斷的提高。需要教師在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對分層理念積極的進行融合。
二、分層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后輔導中的利用對策
(一)“學生”的分層
要想更好地在課后輔導當中將分層理念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當中首先就應該針對于學生群體來對分層工作進行開展,對各自輔導的目標進行明確。這樣才能夠讓輔導工作在開展的過程當中有的放矢,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引導效果[2]。
例如,第一,教師應該對學生當前基礎加以詳細摸底,根據日常表現以及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產生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從高到低的對學生群體進行ABC層次的劃分,為后續(xù)的分層輔導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第二,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對各自輔導目標進行明確。比如對于C層次的學困生和后進生,主要以興趣輔導為主,幫助學生查缺補漏,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對于B層次的中等生,主要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調整學習心態(tài),在學習策略方面積極探尋,讓學生能夠擺脫困惑,獲取到成功。對于A層次的學生,主要引導學生在課后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和整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使得學生可以在接受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做到有所側重。
(二)“內容”的分層
在對學生層次進行劃分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內容進行有效的分層[3]。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不同的學生在接受課后輔導的過程中獲取到側重點不同的訓練,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更加深刻的感觸和想法。
例如,在講解《I’d like some noodles.》的過程當中,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進行劃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取到相應的成長和發(fā)展。比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主要可以讓學生繼續(xù)投入到句型的鞏固訓練當中,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句型以及基本單詞,使得學生的基礎得到鞏固和夯實。對于B層次的學生,主要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下讓學生可以對對話進行練習,可以結合具體語境以及句式來對對話進行編制,有更多口語鍛煉的機會。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找尋一些拓展類資源,比如有關于一些美國電影當中點餐的畫面,使得學生可以進一步的進行觀看,鍛煉語感,對句式句型進行編寫。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取到不同難度的輔導,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引導效果。
(三)“難度”的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對于班級當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在學習難度方面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的。所以,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在課后輔導時在難度方面也應該進行有所側重的設定。這樣才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取到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例如,在講解《How was your weekend?》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放置在過去時這一時態(tài)的訓練和輔導上。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各有所側重的指導內容進行布置。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后輔導練習題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分別設定出基礎題型、提升類題型以及拓展類題型,與C、B、A三個層次學生進行對應,讓學生任選其一進行完成。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可以適當的進行不同層次的挑戰(zhàn),使得學生能夠在原本的基礎上降低難度,增強自信。在此過程當中,當學生在習題完成中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對網絡的交流平臺進行構建,讓學生可以在微信、QQ上來進行合作探究,或尋求教師的幫助,讓教師的課后輔導變得更加及時和有效。
(四)“評價”的分層
在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評價的分層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在學生接受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及時地帶給學生反饋,讓學生可以明確現狀和不足,對后續(xù)的改進方向更好地進行明確。
例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接受課后輔導中獲取到的微小進步,使得學生能夠提高興趣和自信。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欲揚先抑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既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能夠明確不足,讓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方向更加明確。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將評價的標準放得更高,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更高層次的期待,使得學生得以更好的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在課后輔導的過程當中將分層理念的作用充分展現出來。從而真正的實現課后輔導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讓學生對知識更好的進行掌握。
結論
總之,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在對課后輔導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當中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分層理念有效地進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使得每一個學生在接受課后輔導的過程中都能夠獲取到相應的發(fā)展和收獲,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引導效果。在其中,主要可以從學生、內容、難度、評價等幾個方面讓分層理念得到落實,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小梅. 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2021,(50):158.
[2]申曉艷. 提高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效率的研究[J]. 新課程,2021,(50):168.
[3]徐瑾. 玩轉作業(yè)減負增效——初中英語課后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J]. 知識文庫,2021,(2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