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小學思想品德是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之擁有美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課程。怎樣高效對小學生施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育人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作為一名教師,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認識當代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斷探索好的教學方法?,F(xiàn)結合自身教學工作談談看法。
一、家校共育
人的品性主要是在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家庭在品德教育中所做的工作是學校工作的補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在學生的思想基礎方面起著學校和社會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的品德教育行為是在教師的統(tǒng)一組織和引導下進行的,在培養(yǎng)人的思想品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和學校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
二、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掌握得非常熟悉,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小學生對學習目標通常是模糊不清的,作為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就應該深入研讀教材,對教材的基本內容能夠靈活、熟練地掌握,設計出符合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目標。教學時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適當擴展,運用代表性的例子,讓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模式緊密結合,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心理。
三、善于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不夠集中,教師如果只用枯燥乏味的講解,則教學效果不會很高,必須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尤其是多媒體進入課堂,給教學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品德教育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動畫,學生很樂于觀看,同時還能創(chuàng)建輕松、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的學習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把一些經典的案例運用多媒體制作動畫,結合教師講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進行品德學習。
四、進行談話、講解等說理教育
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上出現(xiàn)的問題并和學生交流看法,讓學生懂得一些道理,對學生的品德特征、家庭現(xiàn)狀、本人表現(xiàn)要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教育。依據(jù)所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可以進行細致的講解,也可簡要交代,還可以通過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自己了解相關內容。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對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當學生的想法或表現(xiàn)不符合道德要求和標準時,做教師的要善于引導,轉化思想,讓錯誤的觀念回歸到正確的方向上來。比如,可以表揚一個內向的學生說: “雖然他有點內向但勞動很積極,樂于助人,只要以后開朗起來就可以和大家融合在一起了?!苯處熞朴诎l(fā)現(xiàn)學生性格或品德方面的缺陷,及時表揚和鼓勵,就會讓該學生重新有自信心,其自尊心也受到了極大的保護。他也知道了自身的價值所在。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還會出現(xiàn)厭學、叛逆等行為,這時教師要善于指導,談話教育,不能強行說教,要充分以品德教材內容為核心,巧妙設計說理教育內容,增強教學新鮮感,讓他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日積月累,提升其道德素養(yǎng)。小學品德教學離不開談話、說理教育,教師要以課本內容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靈活、有效制定說理、談話教學策略,將品德教育課變得高效、生動。
五、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主交流
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圍繞本節(jié)內容廣泛交流意見,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明辨是非,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品德知識的學習中來,使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不斷提升。
六、創(chuàng)建美好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
美好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會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干凈、整潔的教室,井然有序的教學活動、作息時間和良好的班級風氣,都會讓學生如沐春風,產生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而且會使學生對生活產生熱愛之情,對實現(xiàn)個人理想更有促進的力量。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使學生在團結進取、文明向上的環(huán)境中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行為。在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方面,首先輿論方向對學生的品德形成有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教師應旗幟鮮明地提出以勤學好問為榮,以懶惰厭學為恥;以自強不息為榮,以依靠父母為恥。經常倡導這些輿論,學生也會漸漸心有所向。其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覺學習、主動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發(fā)揚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品德,讓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在互助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最后,創(chuàng)建時尚、民主、開放的班級環(huán)境,可以經常要求學生保持衛(wèi)生干凈、整潔,學習用品擺放整齊,愛護公物和衛(wèi)生工具,如期更換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黑板報、標語等,讓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在良好班級環(huán)境中受到長期的熏陶。
七、樹立榜樣,促成良好行為
教師要利用小學生模仿意識強、可塑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舉出先進人物和模范事跡以及樹立班級、學校的同學為榜樣,列其高尚品格和行為加以分析,讓學生感到值得學習,把對英雄人物和先進代表的仰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為習慣。把樹立榜樣這個重要經驗真正運用于品德教育當中。在樹立榜樣進行品德教育時,應當注重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淵博的知識、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并且能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尊重學生的人格,怎樣要求學生的也要怎樣要求自己,這樣才會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從而影響到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另外,學生的榜樣作用也有著重要作用,因為學生之間比較熟悉、親近,先進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渴望自己也變得優(yōu)秀,教師要積極宣傳他們當中的好人好事,引導學生品德走向正確的方向,這些榜樣可以在班干部中培養(yǎng),也可以在學生中尋找充滿真、善、美的行為,這樣會讓學生懂得朝著正確的思想方向前進,促進大家由原來不愿做好事到主動做好事改變,學會控制自己不合道德觀念和標準的行為。只有讓學生感到榜樣的先進事跡,才能激勵他們品德向善,積極進取。
八、把思想品德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思想品德課程實行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將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利用身邊農村便利的環(huán)境條件,讓學生去體驗農村生活和環(huán)境,這樣會使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得到升華。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和覺悟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近代戰(zhàn)爭電影、祭掃烈士陵墓、傾聽英雄事跡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樹立遠大理想,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這樣就能實現(xiàn)良好的品德教育。
九、重視學生道德意志的培養(yǎng)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誘惑,沒有堅定的意志就很難克服、控制自己的行為。小學生的意志力、自主能力、承受失敗的能力都較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意志很重要,要求他們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把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作為鍛煉自己的磨刀石。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首先要將品德教學和法律教育相結合,不斷增強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和提高思想意識水平,有效減少不良思想品德行為。其次,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尊重、激勵學生,有意識地把教育活動變成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的實踐活動,要培養(yǎng)學生的堅毅品格,不要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前,要讓其知道取得成功要毅力加耐性,要不怕吃苦、不怕失敗,信任和激勵學生善于克服困難,養(yǎng)成百折不撓的品質。
十、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
俗話說 “打鐵還要自身硬”,教書育人者要在學習專業(yè)理論和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不斷更新和自省,做一名德高望重的高素質教師,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
總之,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教師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品德教育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形成堅定、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在教育工作中,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寓教于樂、易于接受,達到教學目的。在今后的品德教學中不斷總結更多更好的方法,讓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吳慧珠.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概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章志光.學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3]孟濤.小學德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