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濤
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的靈魂,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新時期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基于此,教師圍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以問題導向為著力點,探究小學語文整體閱讀的問題導向式設置方法,就成為突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瓶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必然選擇。
一、緊扣單元導讀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握閱讀重點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注重導學設置,教師在單元教學中要緊扣導讀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閱讀重點,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一是要緊扣單元學法提示。如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學法為“分清內容的主次”,教師在單元文章閱讀教學中就要圍繞作者詳寫部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在《北京的春節(jié)》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置“作者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哪幾天寫得詳細,哪幾天寫得簡略”等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把握文章主次,提高閱讀效率。
二是要立足單元主題,直截了當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如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為“風俗”,教師在學生首次全文閱讀中可設置“文章寫了什么風俗”等問題,既能使學生明確閱讀目標,又能激發(fā)閱讀興趣。
又如,在《臘八粥》教學中,教師可設置問題:“閱讀課文,說說文章寫了怎樣的臘八粥習俗?”如此,問題導向既能統(tǒng)籌單元主題,又能引導學生概括重難點,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緊扣文章體裁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
不同體裁文章都有其顯著的文體特色與框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文章體裁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脈絡,提高閱讀效率。
一是在記敘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借助記敘文六要素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梗概。教師還可以緊扣記敘順序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如在《北京的春節(jié)》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時間線引導學生了解臘月二十三、除夕等時間點的主要活動,從而把握文章脈絡。
二是在說明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扣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如在《故宮博物院》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總—分—總”的說明順序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脈絡。教師還可圍繞說明方法歸納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此外,教師也可以立足文章主旨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一方面,教師可以直接圍繞文章中心主旨,分散性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順著文章主題開展閱讀,整體感知文章。另一方面,教師也可按部就班,以文章主旨的概括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以收到整體感知的效果。
總之,在問題導向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課堂反饋,靈活地設置問題導向,高效引導學生開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