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堅持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的原則,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隨著小學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入,生動、有效、及時的德育滲透,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提出了促進學生德育建設的具體策略。
關鍵字:德育滲透;小學英語;研究
道德修養(yǎng)是新時期教育的教育目標,也是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教育發(fā)展的價值體現(xiàn)。除了基礎英語教學外,教師還需要在其中滲透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本文就如何將德育思想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小學生的思想和人格還處于發(fā)展和塑造階段,這一階段是小學生人格和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們思想道德建設,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的初級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生的頭腦中灌輸?shù)赖乱?guī)范,使學生的道德素質慢慢發(fā)展成為教育的有機整體。在日常德育教學中,德育素質的培養(yǎng)是在根據(jù)教學內容獲取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
一、在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期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德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1.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時注入情感因素,從教學實踐中滿足學生的具體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如角色扮演、配音、游戲、競賽等,讓學生有真實的感受。例如,學習如何使用禮貌用于一節(jié)課中,老師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生需要幫助的情境,并要求學生表演“Thank you.”和“You’re welcome.”,這不僅能使學生學習知識,而且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不僅是思想啟蒙的階段,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指導思想,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通過不同的視角進行精神文明的內容講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小學德育的核心,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從而學會與他人相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或通過小組競賽,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和意義。因此,將活動與情感體驗相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互助品質。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1.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引導學生理解道德知識
生活是以學生為中心,承載著學生的一切活動,對學生的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在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使學生認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自覺地進入道德教育課堂,理解道德教育的內涵。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更容易理解道德知識和道德教育作用。然而,一些教師在進行道德教育時,只講解理論,偏離了生活,學生難以將其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使得學生無法意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會導致學生的消極心理,從而降低道德教育的效率。在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時,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
例如,在學習“Hello!I’m Monkey.”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禮貌用語在交際中的作用,讓學生知道相互尊重是獲得真誠情感的唯一途徑。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消極的情境使學生在比較中感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意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 .在教材與德育之間架起橋梁,加深學生對德育的印象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可以幫助學生建構學習框架,是學生的動力源,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將教材與德育之間架起橋梁,加深學生對德育的印象,打破學生在學習中的孤立,使學生把德育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鼓勵學生形成自覺的慣性反應,實踐道德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說英語,讓學生體驗互相幫助,感受問路的樂趣,學會使用There be句型、祈使句等句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教材中尋找德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以及禮貌和樂于助人的態(tài)度。
3.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擴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信息技術應用的好處,小學英語的教學也不例外?,F(xiàn)代信息技術拓展了學生道德教育的范圍,使學生對道德教育有了更多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對道德教育的認識,使學生能夠掌握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并在獲取信息量的基礎上實現(xiàn)德育的質的轉變。因此,在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必須熟悉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有效地改進德育工作。
例如,在進行“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生去動物園的視頻,同時也可以借此機會宣傳和展示動物園里瀕危動物的信息。認識到野外動物生存的現(xiàn)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查閱有關動物保護的相關資料。通過對動物的研究,使學生在總結后,結合查閱的資料進行思考,對相關的動物保護提出吉祥有效措施,養(yǎng)成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德育意識。
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闡明了德育與學校英語教學的密切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人文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通過在教科書與德育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中西文化的融合,英語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德育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教育的印象,擴大學生的德育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對道德知識的認識。同時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在德育中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還缺乏培養(yǎng),針對學生的具體需求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個人水平。此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自己,不斷學習德育新知識。更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德育氛圍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曹淑萍.小學英語課堂德育滲透實踐[J].中小學班主任,2021(12):50-51.
[2]扈瑞芹,蔣興福.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06):15.
[3]衛(wèi)白潔.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