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雯 蒙立健
摘 要:物理作為高中階段難度系數最高的學科之一,其知識理論也相對抽象和繁瑣復雜。同時該學科也具備極強的人文價值,通過對物理公式和理論的實驗探究,可以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在嚴謹的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促使學生形成規(guī)范化的物理思維意識,可以從物理學角度出發(fā)看待各種事物和分析解決問題。本文從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化視角;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教學模式
引言
物理知識有著極強的實用性,生活中諸多現(xiàn)象和問題都可以通過物理學知識來解釋和處理,如何讓學生形成規(guī)范化的物理思維,強化學生的物理實踐探究能力,已成為高中物理新課程的主要內容。根據體系結構的劃分,可以將高中物理教學分為學科教育和人文教育兩個方面的內容,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重視學生自主積極性的發(fā)揮,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革,潛移默化的指導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促使學生均衡發(fā)展。
1.從教師角度對高中物理新課程的思考
1.1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圍繞學生成長革新物理教學手段
物理課程既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理,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做出完美的示范,以嚴格的物理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尊重不同個體學生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次教學和管理,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起物理規(guī)范化思維,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保持強烈的探究熱情。同時挖掘學生的潛能并發(fā)揮出學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機會。
1.2 樹立起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對物理知識形成終身學習意識
物理知識的學習是沒有盡頭的,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不僅要完成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還應當以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進行每一堂課的教學活動,全過程全方位的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為學生呈現(xiàn)出精彩紛呈的物理教學藝術。物理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進行仔細的驗證,因此教師需要嚴格規(guī)范自己,以嚴謹的態(tài)度面對每一堂課,不斷深入學習和提升自己的物理專業(yè)教學水平,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物理人才而奮斗[1]。
2.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實踐思考
2.1 拉近現(xiàn)實生活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諸多物理公式和定理都是源于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深入探究和歸納整理,同時物理知識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認知世界與改造世界。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應當拉近現(xiàn)實生活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進行物理知識的詳細講解,然后為學生布置適當的探究實踐活動,將學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具體實例當中,強化學生的物理實踐應用能力。以“相互作用”這一單元的知識為例,用生活中常見的自行車為例講解摩擦力、彈力和重力等基本概念,然后借助信息技術對自行車結構進行詳細的分解,在自行車的運行過程中需要哪些部分的零件增大摩擦力,哪部分的零件減小摩擦力,以及人坐在自行車上靜止不動時力的相互作用是怎樣的?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為學生布置探究自行車運行過程中力的相互作用探究任務,強化學生的物理思維,這樣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增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
2.2 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探究的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物理的探究屬性極為明顯,高中物理知識的層次較為復雜,不同層級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態(tài)度也存在差異,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應當積極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探究學習,以“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的速度”實驗為例,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描述物體運動的能力,明確參考系、時間和質點的概念,明確位置和位移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功能。為學生提供標準的打點計時器和小車等道具,方便學生進行物理探究實驗,更為深入的理解物體運動的基本概念,在實驗過程中強化自身的實踐探究能力[3]。然后就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對于打點計時器獲得數據進行整理和繪制平面直角坐標系,分析物體在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物體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學生可以大膽的提問和質疑,敢于向教師提問和質疑定理的正確性,并自行設計實驗來驗證定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反思意識,引導學生逐漸提高自身的物理思維意識。
2.3 實施多層次多樣化和科學合理的評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構建體系
不僅物理知識體系十分嚴密,物理知識點也十分復雜和嚴謹,在結束物理課堂教學活動后,教師還應當關注教學評價的高效合理實施,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層次、多樣化和科學合理性,根據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準確的評價幫助學生找出學習的不足之處,實現(xiàn)查漏補缺的目的,促使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物理知識框架,為后續(xù)知識的填充打牢基礎,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自信心。以“拋體運動”為例,根據學生對曲線運動的掌握情況以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知識的運用熟練程度,為學生更為細致的講解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透徹的掌握相關的知識。
3.結束語
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需要教師自身和課堂教學兩方面都作出調整和轉變,物理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物理的意識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圍繞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拉近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距離,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探究,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趙小東.探析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644-2646.
[2] 張馨月.文化視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J].考試周刊.2019.(07):170.
[3] 李佳瑤.基于文化視角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19.(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