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勇
摘 ? 要 ?小學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開展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體育健康知識,提高學生運動積極性,讓學生掌握專業(yè)技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APP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技術持續(xù)發(fā)展的背景下產生,其依托于當代互聯(lián)網技術,主要特點是對使用者運動數據進行追蹤,具有督促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的效果,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對社會生活的適應水平,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關鍵詞 ?小學體育 ?智能運動APP ?天天跳繩 ?核心素養(yǎng)
智能運動APP種類繁多,功能多樣。本文以“天天跳繩APP”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智能運動APP在小學中的普及情況,分析其在學生體質增強、運動習慣養(yǎng)成和體育鍛煉次數方面的效果。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小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鍛煉小學生的身體體質,讓學生能夠通過運動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進而能夠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增加體育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進一步提升,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研究目的
天天跳繩APP產生時間較短,但是結合互聯(lián)網平臺已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推廣和應用?,F(xiàn)如今其擁有了非常大的用戶集群,該APP需要把小學生作為目標群體,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運動習慣。該APP之所以能夠快速發(fā)展,主要是因為具備追蹤運動數據的功能。除此以外,還具有運動交友、共享數據、推廣運動經驗等多種功能。據統(tǒng)計,小學生在使用該APP的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三項功能分別是運動計劃、好友排名以及卡路里消耗記錄。這些功能的充分發(fā)揮能從各個方面鍛煉小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小學生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發(fā)展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育,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研究對象
本篇文章把在課外體育鍛煉中應用天天跳繩APP的小學生群體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實踐研究的方式展開探索。從中挑選56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平均分成兩組開展課外體育鍛煉,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共56人。
三、研究方法
實驗法: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都需要完成體育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開展為期半年的實驗。在整個實驗當中用天天跳繩APP記錄實驗組小學生的運動情況,在后期對實驗數據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和整理。
四、結果與分析
本篇論文從顯性和隱性影響兩個角度研究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時使用天天跳繩APP的效果,對于顯性影響來說,把體質和心肺功能作為切入點;隱性影響方面從體育鍛煉頻率、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探討,分析天天跳繩APP對小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產生的變化。
(一)對小學生體質的影響
對學生開展體質測試,主要測試六個項目。比較實驗前后學生體質數據的差異,得出結果。由調查可知,對照組學生身高變化不大,但體重值有增加的趨勢。肺活量基本無變化,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跳繩略有增加,說明速度、協(xié)調、方面明顯增強。實驗組學生的身高普遍增加,但是對于體重來說,原先基數比較大的學生的體重出現(xiàn)了持續(xù)降低的趨勢,表明應用該APP可以幫助學生減肥。另外,肺活量、50米短跑、一分鐘仰臥起坐和一分鐘跳繩均有所增強。實踐表明,長期依托“天天跳繩APP”開展體育課外鍛煉可以提高學生速度、靈敏、協(xié)調、力量等素質,有效促進學生心肺功能。
(二)小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頻率的變化
在衡量參與體育運動時可以把鍛煉頻率當成參考指標,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實際會對體育鍛煉效果造成明顯影響,也可以作為評估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依據。根據實驗數據發(fā)現(xiàn),在使用該APP之前每周參與體育鍛煉次數在兩次之內的人群占總體的64.29%,使用該APP之后減少到14.29%;使用該項APP之前每周鍛煉頻率在三次以上的人群占總體的35.70%,而使用天天跳繩APP后占85.71%。由此發(fā)現(xiàn),使用該APP之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明顯增強,每周與頻率在兩次之內的學生群體占總體的比例大幅下降,體育運動頻率在三次以上的學生占比大大增加。由此發(fā)現(xiàn),使用該APP之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明顯增強,每周鍛煉頻率在兩次之內的學生群體占總體的比例大幅下降,參加體育頻率在三次以上的學生比重大幅提升,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
(三)小學生體育態(tài)度的變化
態(tài)度是人們融合之后對事物的一種看法。對此,學者劉一民在研究天天跳繩APP和小學生體育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是把三個指標作為切入點。
結合上表數據可以了解到,有30.36%的學生在應用該APP之前就認為很有用,在使用該APP之后這一比例提高到35.71%,在使用該APP之前有42.86%的學生認為有用,在使用之后這一比例提高到58.93%,在使用該APP之前有16.07%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在使用之后這一比例下降到3.57%,在使用之前有17%的學生認為不重要,在使用之后這一比例下降到3.57%。利用方卡檢驗計算得出,說明小學生在應用該APP前后的體育認知出現(xiàn)非常大的變化。
結合上表數據了解到對于情感的態(tài)度來說,在使用該APP之前有46.43%的學生認為體育無所謂甚至產生了厭倦心理,在使用該APP之后這一比例下降到3.93%。利用方卡檢驗計算得出,說明小學生在應用該APP前后體育情感態(tài)度出現(xiàn)非常大的變化。
結合上表數據可以了解到,使用該APP之后,非常想要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從原先的四名提高到十名,想要參與鍛煉的學生由原先的12名提高到14名,認為體育鍛煉無所謂的學生從原先的10名下降到3名,不想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從原先的2名下降到1名。利用方卡檢驗計算得出,表明小學生在應用該APP前后體育參與意愿出現(xiàn)了非常大的變化。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信息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使用該APP的情況,也會對其造成一定影響。
(四)小學生體育價值觀的變化
體育價值觀展現(xiàn)的是人類腦海中的體育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對體育價值的看法,當人們對體育問題進行判斷時往往受到體育價值觀的影響,是人們對體育運動價值理解和評價的總和,主要有體育認知價值體系和價值取向兩方面組成。在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該APP和手機的融合程度更高,讓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方式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而這一改變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育價值觀。
從表格中可知,使用天天跳繩APP前后在體育價值認知體系排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使用天天跳繩APP后健康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價值的占比都呈現(xiàn)出顯著提高的趨勢。
五、結論與建議
智能APP產生的顯性影響反映在使用APP之后小學生的等素質都獲得了明顯提升。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參與體育運動中,使用智能APP可以幫助學生鍛煉體質,增加耐力,增強心肺功能,減肥塑形,智能APP和學生體育鍛煉的融合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強身體素質。
學??赏七M體育休閑運動,多層次、多方位地按照實際需要融入季節(jié)或主題活動元素,基于運動類APP平臺,借助相關條件推出活動或比賽;利用運動類APP的強大組織功能,將中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合理提升體育鍛煉活動的頻次。
參考文獻:
[1]王立軍.運動類APP對大眾健身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10):48-49.
[2]張洪銘.跳繩網絡打卡對少兒健身行為的影響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1.
[3]張健.“互聯(lián)網+”背景下手機在跳繩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