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傳英,石 卉,王奐生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青島) 山東青島266000)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高齡產婦人數(shù)增多,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1]。由于剖宮產產婦需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手術,延長了產后恢復時間,對產婦盆底肌康復造成不良影響。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無法滿足剖宮產產婦多層次、多樣化的護理需求。本研究利用互聯(lián)網模式對產婦進行一系列的護理干預,通過綜合有效的護理方法和技巧,給予產婦心理疏導及正確的術后指導,促進產婦盡快恢復,改善產婦術后生活質量[2]。本研究對剖宮產產婦實施互聯(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行剖宮產分娩的36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足月、單胎妊娠初產婦;②無溝通障礙;③未合并內、外科疾病;④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⑤無病理妊娠情況;⑥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期綜合征;②既往有剖宮產史;③精神疾??;④依從性差;⑤生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急??;⑥臨床資料不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80例。對照組年齡23~36(29.1±3.5)歲;孕周36~42(38.6±1.5)周;受教育程度:中專及以下40例,高中57例,大專及以上83例。觀察組年齡25~35(28.2±3.0)歲;孕周36~42(38.1±1.6)周;受教育程度:中專及以下36例,高中59例,大專及以上8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常規(guī)的飲食、運動、出院護理等。術后密切觀察并記錄產婦切口情況、陰道流血情況等,定時協(xié)助產婦翻身,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
1.2.2 觀察組 實施互聯(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護理干預。①組建互聯(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護理小組:指導產婦或家屬加入微信群,介紹此微信群的運作方式和內容。護理人員每周通過微信群推送術后護理相關知識和視頻。②健康教育:給予產婦剖宮產知識講解,包括產后恢復、注意事項等。關注產婦產后疼痛情況,嚴重時需遵醫(yī)囑予產婦鎮(zhèn)痛泵或鎮(zhèn)痛劑,切口定期換藥,避免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③基礎護理:囑產婦多飲溫水,拔管后護理人員鼓勵產婦自行下床排尿并做好清潔。④產后訓練:產后護理人員積極引導并協(xié)助產婦起身、坐定、站立、緩慢行走,動作應輕柔、過程循序漸進;術后拔除導尿管后產婦可離床活動,活動時間和活動強度以產婦自覺適宜為準。出院后,指導產婦在家屬的幫助下進行鍛煉。⑤產后營養(yǎng)指導:術后囑產婦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⑥心理護理:產婦產后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負性心理,擔心術后身體恢復進度、切口是否發(fā)炎等情況,護理人員應多與產婦溝通,根據(jù)產婦心理狀況,給予疏導,以促進產后恢復。⑦利用互聯(lián)網定期、定量為產婦發(fā)送產后康復護理教程,囑產婦術后根據(jù)護理方法進行康復訓練,護理人員定期隨訪并記錄產婦的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盆底肌壓力情況:使用盆底治療儀檢測兩組盆底靜息壓和收縮壓。②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簡明健康調查問卷(SF-36)評價產婦生活質量。量表共8個維度、36個條目,評分范圍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產婦生活質量越好。③比較兩組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滿意度情況。>85分為滿意,75~85分為較滿意,<75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壓力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盆底肌壓力情況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例)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高齡產婦人數(shù)不斷增加,剖宮產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在可順產的情況下,臨床醫(yī)護人員一般會推薦順產分娩方式,但順產會降低盆底靜息壓及收縮壓功能,導致陰道松弛、盆腔臟器脫垂等情況發(fā)生[3]。剖宮產雖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順產對盆底肌群的損傷,但在妊娠期間,盆底肌功能因胎兒不斷增大而出現(xiàn)問題,產婦術后盆底肌能力逐漸降低,出現(xiàn)盆腔臟器脫垂的情況[4]?;ヂ?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理念近年來逐步應用于臨床,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比較,其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效果顯著[5]。
3.1 改善剖宮產產婦盆底肌力 剖宮產是臨床分娩方式之一,而產婦在妊娠期盆底組織會因胎兒及子宮的增大受到損傷,隨著時間的延長,影響盆底正常功能,加重盆腔臟器脫垂。剖宮產會因子宮的增大、激素水平的變化對產婦的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若在術后不給予護理干預,將對產婦術后恢復造成不利影響[6]。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的盆底肌收縮壓、靜息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互聯(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護理是利用微信平臺對產婦圍術期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促進產婦術后恢復,緩解其緊張、焦慮心理[7]。利用互聯(lián)網建立微信群,能快速、準確地聯(lián)系到產婦,使護理措施在第一時間被產婦知曉或執(zhí)行,加快產婦術后康復進程,實現(xiàn)產婦與醫(yī)護人員無障礙交流,改善盆底肌收縮力[8]。
3.2 提高剖宮產產婦生活質量 剖宮產產婦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直接影響剖宮產手術進程[9]?;ヂ?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理念可幫助產婦保持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提高產婦對剖宮產手術相關認知,改善負性心理?;ヂ?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理念在剖宮產圍術期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為:該模式具有快速、針對性,目的性強,護理干預具有相對的安全性;調動了護理人員、產婦、家屬等多方面的積極性,改變被動局面,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同時給予產婦心理護理。
綜上所述,將互聯(lián)網模式的快速康復理念應用于剖宮產產婦盆底肌康復訓練中,可有效改善產婦的盆底肌收縮壓和靜息壓,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