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以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的習作教學走進了新的研究開發(fā)階段。作為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應如何更新教學理念、調(diào)整和豐富教學方法?關鍵旨在以學生意識為本。看圖寫話教學不應局限于對一幅圖的靜態(tài)認識,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打開自己的感官,不斷豐富學生語言和寫作素材的積累,真正做到讓“圖”動起來,讓學生感官活起來,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诖?,本文結(jié)合筆者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以下幾方面探討了小學低年段看圖寫話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二年級的小學生,有著對大千世界的奇妙的想象與獨特的思考,他們像是天生的詩人和哲學家。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過多地關注寫作技法及遣詞造句上,急于希望學生能“一步登天”,卻壓抑和阻礙了孩子們興趣與童心的表達,讓日后的寫作難上加難。因此,在教學中應順應孩子的天性,激發(fā)起孩子們心底的奇思妙想,讓孩子對寫話寫作的興趣自然生成。孩子有了興趣,獲得了更多的寫作動力,習作質(zhì)量及水平自然得以提高。
1 激發(fā)學生“眼動”,以畫促寫
能細致敏銳地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形成畫面,這是寫好看圖寫話的第一步。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觀察事物時,對于新鮮事物或許在初期會抱有較大的耐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會感到無趣,失去耐心,觀察事物往往會比較籠統(tǒng),無法把握圖中的重要信息。
如何引導學生學會看圖?不妨從一年級開始,跟學生來做一些有趣的游戲。例如:用一周的時間記憶一幅畫,每節(jié)語文課前兩分鐘觀察,每天回家后憑記憶復畫出來,最后畫出的作品和原畫最接近的小朋友會得到獎勵。游戲的刺激,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吸引力和專注力,每天的觀察比前一天更加深入,更能挖掘到細節(jié),無意識中學生慢慢掌握了如何捕捉細節(jié)的能力,專注力也有所提高。還可以進行畫畫猜謎游戲,一個學生畫出圖畫最主要的特征或是輪廓,其余的學生去猜。這時,任何細小的部分也可能是猜出答案的關鍵。這樣“觀察”會更加的細致,甚至還需要加以想象聯(lián)系。這樣可解決學生不能篩選出圖片中有效信息的問題,對學生“看圖”的水平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孩子天性喜歡圖像和聲音等表達方式,教師應抓住這一特征,巧妙將“圖”變“文”,引導學生用文字進行描述表達??吹揭环鶊D畫時進行“有序說話”:首先,按照一定順序、多方位地觀察畫面內(nèi)容,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其次,說出圖畫想要表達的含義,教給學生如何分清主次,促使他們能夠抓住問題的重點。
2 激發(fā)學生“口動”,以說促寫
教師還需要關注口語交際活動的開展,真正實現(xiàn)以說促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留給學生充足的表達時間。比如在講授口語交際《奇妙的動物世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作為主導,自由談談動物界的聲音奧秘、動物的樣子以及各種奇特的習性,然后讓學生分析不同動物之間的區(qū)別,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人。有的學生比較消極和被動,性格內(nèi)向,很少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給學生一個肯定的眼神,這種無聲語言的評價模式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由內(nèi)而外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結(jié)合個人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進行自主分析和大膽判斷。
同時,在教學中,多以學生感興趣的題目、人或事等為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留出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想象。還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寫話空間,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有話想寫,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鍛煉,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的提升,進而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 激發(fā)學生“手動”,培養(yǎng)學生動筆積極性
兒童天性愛玩,活潑好動,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一天性,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那么學生將會產(chǎn)生更多的靈感火花。在開展低段寫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大膽創(chuàng)新。比如在語文課中,老師給學生帶來一支泡泡,讓學生一起觀察記錄吹泡泡的過程,學生參與其中,老師解說拓展。
在活動結(jié)束之后,教師就可以相機提問,很多學生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后,非常積極,躍躍欲試。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主動說出個人的想法,學生通過觀察五光十色、調(diào)皮可愛的泡泡時,無意間將泡泡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精靈……比喻、擬人等手法不教自通,孩子心底的奇思妙想汩汩流出。這種玩中學的形式不僅能夠激起了學生的寫話的興趣,而且在學生們有了真實的生活情境后,文字表述出來的事情經(jīng)過、動作語言、心理感受等自然真實生動具體,無疑也是為寫作積累下了生活素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4 激發(fā)學生“腦動”,捕捉生活積累素材
小學低年級寫話訓練題材比較有限,部分題材與現(xiàn)在小朋友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積極引入生活化素材,營造最佳的情境,讓學生學會記錄自己的生活。例如鼓勵學生以繪畫、日記、錄像等多種方式記錄生活,激勵他們多捕捉、分享生活中的“小事”,呵護孩子的大膽想象,讓寫話寫作“自然發(fā)生”。老師也可給學生補充拓展課外的生活和知識,以生活元素的引入為依據(jù)積累素材,給予學生更多的寫話指導,讓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源泉。
看圖寫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時間跨度較大,教學難度偏高的難題,如果只依靠課堂教學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取得的效果將會非常不理想。對此,教師需要主動開辟課外教學空間,積極豐富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及形式,巧妙利用教材中課外閱讀板塊的三個欄目,將“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三個欄目相互滋養(yǎng),讓學生更為集中地獲得鍛煉,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學習資源。看圖寫話訓練得法于課堂,實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根本來源,讓學生充分觀察生活,捕捉生活,才能為寫話寫作積累下情感的積淀和生活的素材,讓孩子有內(nèi)容可寫,有感情而發(fā)。
參考文獻
[1]張宇.看“圖”寫出一片精彩——淺談低年級看圖寫話現(xiàn)狀及策略[J].課外語文,2020(22):78-79.
[2]許燕萍.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幾點探索[J].品位經(jīng)典,2019(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