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慧
【摘 ?要】課外作業(yè)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同時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但是很多高中英語教師過度注重課外作業(yè),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題目,反而扼殺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于課外作業(yè)來說應該體現出趣味性、開放性以及層次性等原則,這是為了推動學生綜合發(fā)展。本文對高中英語個性化課外作業(yè)設計進行分析,提高課外作業(yè)實效性,達到從“量變”轉向“質變”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英語;個性化;課外作業(yè)
課外作業(yè)對于教學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鞏固課堂教學、反饋課堂教學成果,但錯誤的課外作業(yè)設計形式,只會起到負面作用。因此,優(yōu)化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形式,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應改變傳統書面作業(yè)過多的問題,可以適當增加交際性作業(yè)、實踐性作業(yè),以此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學生的興趣被消磨殆盡。
一、趣味性課外作業(yè)設計,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
當前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應遵循趣味性原則,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強調主動參與完成課外作業(yè)任務,提高復習鞏固效果,增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想要真正實現從“量變”轉向“質變”的目標,必須要把握好課外作業(yè)數量,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完成,這樣學生也能展現出相比以往更高的求知欲,懷揣著濃厚的興趣完成課后作業(yè)。例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1 Back to school,在即將要學習該單元的知識前,告知學生要在課堂中開展主題辯論賽環(huán)節(jié),因此在作業(yè)設計中要求學生以“返校季”為主題收集資料,在課后主動收集辯論素材,同時將自身的觀點融入到文稿中,不斷提高辯論的深度與新穎度。注意將學生分為兩個群體,每個群體對返校季持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并根據自身的觀點去收集資料,設計出完整的辯論文稿。在辯論賽資料收集過程中,學生始終基于濃厚的興趣基礎上,能夠充分開動腦筋主動參與,并且具有明確的目標,從而為課堂辯論賽打下良好基礎。
再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在課外作業(yè)設計中,首先,要求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日進行英語寫作,由于學生對不同的節(jié)日存在不同情感,因此更容易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其次,要鼓勵學生不能拘泥于形式,在寫作過程中要大膽,讓作文內容看起來更加個性化,從而反映出內容的真實性。在寫作過程中運用以往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包括單詞、語法以及句型等,將新舊知識充分結合,發(fā)揮出綜合運用的效果,確保整個作文內容看起來情感真切、內容豐富。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查詞典、看例句等形式,促使英語寫作一氣呵成,清楚表達自己對于節(jié)日的熱愛與印象。通過增加興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動力,改善以往課外作業(yè)千篇一律的問題,但是需要注意適當放寬作文的詞數的限制,切實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相比要求學生每天練筆,帶著興趣寫作無疑效果更好。
二、合作性課外作業(yè)設計,增強學生互動交流
以往高中英語在作業(yè)設計上形式單一,并且由教師進行布置,學生只能嚴格遵循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實現互動交流。當下想要優(yōu)化高中英語作業(yè)設計,首先,除了改變傳統數量優(yōu)先的設計原則,還需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樣學生才能實現全面發(fā)展。其次,作業(yè)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針對學生個人設計,所以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要減少各自為戰(zhàn),要按照新課標提出的合作學習,以小組形式去完成課外作業(yè)。例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中,考慮了課后作業(yè)的合作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個小組4~5人為宜,確定好人員后,要求小組在課外時間以“與他人相處”這個主題,用英文撰寫看法與總結,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英語書面表達屬于十分復雜的腦力勞動,在撰寫之前必須要明確寫作方法、應該用哪些時態(tài)、如何使用過渡詞等,保證緊扣主題表達清晰,所以在撰寫前每個學生都應提出建議,通過商議討論的形式明確寫作框架。在寫作過程中小組成員必須各自分工,有人負責收集資料、有人負責思考論證、有人負責撰寫文字等,通過集思廣益以本單元的知識點完成作業(yè)任務,這樣學生就能在互動過程中獲得更多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再回到英語課堂后可以將各小組寫出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換閱讀以及相互評比,以此來提高小組之間的競爭性,因此這也是一種比較高效的學習方法。
再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1 Lights, camera, action!在學習該單元后,教師布置一些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拍攝校園公益廣告視頻,由于缺乏經驗必須要去收集資料,了解更多公益廣告片,總結拍攝形式與創(chuàng)意,每個小組都要完成一組廣告拍攝視頻。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并選擇其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在校園內的屏幕播放,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學生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成功的樂趣。也可以要求學生拍攝有關校園生活的視頻,在拍攝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發(fā)揮,同時鞏固了課堂中掌握的知識,加上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完成具有創(chuàng)意且精美的視頻內容,切實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三、實踐性課外作業(yè)設計,加深學生學習體驗
現階段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應從多方面展開優(yōu)化完善,除了減少總量、提高質量的基本方法,教師應該注重課外作業(yè)的實踐性特點,尤其是英語課程本身以實踐為主,對于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要求極高,若課外作業(yè)缺乏實踐性必然會影響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形成。由此可見,實踐也是課外作業(yè)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應改變以往大量書寫作業(yè)的形式,多讓學生實踐才能加深理解。例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4 Exploring literature,讓學生選擇一本經典英語文學作品進行賞析,通過品讀其中的文學味道,達到欣賞語言之美的境界,以Lost Horizon為例,在這部文學作品中必須要做到精讀,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語言運用,同時加強自身的語法與詞匯功底格外重要,若學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就會忽略英文原著中較為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包括某些詞語應用精要之處永遠都體會不到。如學生對過去完成時不熟悉,在賞析該文學作品時就無法體會had burned low中所蘊含的時間感,不了解詞語引申義和本意的條件下,自然無法明白其中的文學色彩,像xxx is afflicted with 代表患病,若將疾病替換成幻滅感,文學色彩自然會變得濃厚。由此可見,想要探索文學,最好做到精讀避免流于表面,在該單元的學習中,借助課外閱讀實踐作業(yè)設計,學生充分理解了文學作品的含義,為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奠定良好基礎,還能適當拓展知識視野,在閱讀實踐中做好詞匯、語法積累。
再如高中英語譯林版Unit 2 Be sporty, be healthy中,該單元主要學習有關運動和健康的內容,在課外作業(yè)設計中,教師提出三種不同運動,包括跑步、太極拳、體操,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選擇其中一項運動進行參與。如早上跑步20分鐘,或到公園觀察其他人打太極拳,在親身參與后完成教師布置的經典句型作業(yè),1.( ? ? ?) that active people tend to have better immune systems and are at lower risk of diseases. 2.Flexibility training( ? ? ) helps stretch your muscles and improve your body range of movement. 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觀察,加深對某些事物的理解,這樣學生就能準確完成習題,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實踐性課外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點在于靈活多變,且生動有趣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傳統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中的抄寫背誦不同,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通過課外實踐將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充分理解、運用,不斷深化課堂中掌握的知識點。
四、層次性課外作業(yè)設計,重視學生個體差異
以往教師在作業(yè)設計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導致班級內的學困生無法自主完成作業(yè)任務,而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學生認為作業(yè)過于簡單,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就在于課外作業(yè)設計統一,沒能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層次化設計。當下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必須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滿足學習需求,從而發(fā)揮出課外作業(yè)的真正價值。例如將課后作業(yè)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以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為代表的必做內容,第二種是按照學生能力差異設計的選做內容,通過搭配的形式提高復習鞏固效果,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當然,也可以把課外作業(yè)設計成不同“套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進行選擇,如a套餐的作業(yè)內容相對靈活,側重于高中英語理解、運用,b套餐則要比a套餐適當降低難度,c套餐盡量選擇鞏固性作業(yè),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除此之外,也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并根據各層次中的學生能力制定作業(yè)形式、內容,能力強的學生盡量選擇多元化作業(yè),能力稍弱的學生應從簡單內容做起,這樣學生就能夠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任務。首先按照學生的成績進行層次劃分,英語能力突出的學生為A層,英語能力稍弱的學生劃分到B層,班級內的學困生統一為C層,在作業(yè)設計中按照學生層次把握尺度, A層學生由于成績突出、英語水平較高,從日常教學中就能看出,在課堂中相對活躍,愿意表現自己,所以A層學生在作業(yè)設計方面應遵循有難度的、開放程度高的原則,在學習某篇文章后要求學生以續(xù)寫為課外作業(yè),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相比之下B層、C層學生的作業(yè)可以適當降低難度,一般來說掌握最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巧即可,如果教師布置寫作方面的內容,A層學生必須設定較高的標準,而B層、C層學生只要求寫出一個段落,但注意句子必須符合語法規(guī)則、單詞要拼寫正確。以往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設計,教師雖然花費不少心思,但始終沒能獲得良好效果,其實只要基于層次性原則,就能充分改善以往作業(yè)設計中的不足,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避免造成兩極分化現象。
五、結束語
以往高中英語受到錯誤的教學習慣與各類考試的影響,不斷增加著學生的學習壓力,而教師在作業(yè)設計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通過大量練習題進行鞏固,學生在課外時間仍然要耗費大量精力,導致課業(yè)壓力進一步增大?,F階段必須改變以往的作業(yè)布置形式,遵循“量變”轉向“質變”的原則,打造更具個性化的作業(yè)內容,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揮出課堂學習反饋的作用與功能。
【參考文獻】
[1]桑美紅.高中英語個性化作業(yè)的設計方法[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9(3):73.
[2]郝瑜珠.個性化作業(y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8.
[3]趙春艷.高中英語作業(yè)個性化設計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