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華
【摘要】目的:分析抗高血壓常用藥物的不合理應用情況與不良反應。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壓患者,回顧其病歷資料,分析抗高血壓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不合理用藥情況。結果:通過分析78例患者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較少,但患者出現(xiàn)不知道、不確定有用藥禁忌證的人數(shù)相較于其他不合理用藥類型更多。患者常用藥物包括α1受體阻滯劑、利尿劑、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及CCB,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20.51%、15.38%、14.10%、17.95%、15.38%、16.67%,不良反應包括頭痛、低血鉀癥、水腫、心動遲緩、咳嗽、支氣管痙攣、低血壓等。結論:醫(yī)師要掌握相關藥物特征與用藥禁忌證,了解不良反應,根據(jù)相關體征、病程嚴重程度等指導患者用藥,減少不良反應,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抗高血壓;常用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不良反應
Analysis of ir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GAO Zhonghua
Xintai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Xintai, Shandong 27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r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78 hypertens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rrational drug use of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78 pati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fewer cas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in patients, but more patients had unknown and uncertain drug contraindications than other irrational drug use types. Commonly used drugs for patients include α1-blockers, diuretics, ACEIs, ARBs, β-blockers and CCB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0.51%, 15.38%, 14.10%, 17.95%, 15.38% and 16.67%, respectively.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d headache, hypokalemia, edema, bradycardia, cough, bronchospasm, and hypotension. Conclusion: Physicians should master the relevant dru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aindications to understand adverse re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igns,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course, etc., the patients are guided to take medication to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Antihypertensive; Commonly used drugs;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
高血壓(hypertension)的含義是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明顯升高,具體指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另外可伴隨重要臟器的功能或器質性受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1-2]。 在臨床上高血壓是很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同時也是引發(fā)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正常情況下人的血壓會隨著外界的環(huán)境而發(fā)生小范圍的波動。高血壓是目前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發(fā)生原因與飲食、生活方式、家族史等有一定的關系[3]。出現(xiàn)高血壓后,患者需要終生用藥。目前,抗高血壓常用藥物有受體阻滯劑、CCB降壓藥、利尿劑、ACEI降壓藥等,因患者機體的耐受度不同,故患者所用的降壓藥反應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故而用藥后不良反應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差異性[4]。因此,分析不同抗高血壓藥物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機制,保證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探究不良反應,依據(jù)相關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本文取78例高血壓患者,分析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使用的不合理情況以及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抽取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壓患者,回顧其病歷資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5.54±6.87)歲,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61±2.66)年,收縮壓144~190mmHg,平均收縮壓(165.35±12.39)mmHg,舒張壓84~120mmHg,平均舒張壓(103.35±14.39)mmHg。
納入標準:①根據(jù)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②患者以往的就診記錄均有記載,并且均為原發(fā)性高血壓;③患者對本次使用的治療藥物沒有表現(xiàn)出過敏情況或者不耐受情況。排除標準:①患者以往存在精神疾病史,或者具有認知障礙情況,導致不能有效的配合醫(yī)護人員;②患有腦血管疾病后出現(xiàn)了高血壓情況者;③患者在近期進行過高血壓治療或者正在進行治療,導致對本結果或產(chǎn)生影響者。
1.2 方法
應用相關軟件,對患者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的種類、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用藥情況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藥類型有同類異名藥聯(lián)合應用、自行增減用藥劑量、頻繁換藥、藥物禁忌證、不按醫(yī)囑按時用藥、同時應用多種降壓藥等。而不良反應的標準參照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及監(jiān)測標準進行評價,即指在合理用藥情況下,產(chǎn)生與藥物無相關性的毒害反應,包括副作用、過敏反應、毒性反應、其他反應等。
1.3 觀察指標
分析抗高血壓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不合理用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78例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比較
通過分析78例患者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較少,但患者出現(xiàn)不知道、不確定有藥禁忌證的人數(shù)相較于其他不合理用藥類型更多,見表1。
2.2 78例患者常用藥物種類及不良反應
患者常用藥物包括α1受體阻滯劑、α1受體阻滯劑、ACEI、ARB、β受體阻滯劑及CCB,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20.51%、15.38%、14.10%、17.95%、15.38%、16.67%,不良反應包括頭痛、低血鉀癥、水腫、心動遲緩、咳嗽、支氣管痙攣、低血壓等,見表2。
高血壓屬于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而引發(fā)此病癥的原因較多,患者以動脈血壓上升為主要表現(xiàn),也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且還會在高血壓病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心、腦、腎等器官病變,屬于老年人群中最常見心血管疾病[5-6]。據(jù)研究表明,多數(shù)的腦血管病患者與部分冠心病患者的發(fā)生均與血壓異常上升有一定的關系。如高血壓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導致其出現(xiàn)病變,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7]。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其會因機體功能下降,再加上其他基礎病的影響,導致患者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如心肌梗死、腦出血、眼底病變等合并癥,其出現(xiàn)將會極大地威脅患者的生命、身體健 康[8]。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講,選擇合理的抗血壓藥物、叮囑其堅持按醫(yī)囑用藥,對提升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抗高血壓藥物較多,常用的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α1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鈣離子拮劑劑等,但在用藥物過程中,不同藥物會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如患者在應用鈣離子拮抗劑藥物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水腫、惡心、水腫等不良反應,但是以上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癥狀比較輕微,患者可以長時間的服用藥物來治療[9]。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治療高血壓的應用中也較廣泛,同時引發(fā)的不良反應也不明顯,患者通常護出現(xiàn)頭暈、頭痛、咳嗽等癥狀。α1受體阻滯劑也是目前抗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應用后其能直接作用在血管的平滑肌突后膜受體上,可以擴充患者的小動脈、靜脈血管,將周圍阻力顯著減少,而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后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有頭暈、頭痛、惡心等。β受體阻滯劑會降低心率,但如果長時間應用此藥物,會引發(fā)糖脂肪代謝紊亂、支氣管痙攣等。研究表明,CCE的應用,能改善患者動脈的順應性,同時還能改善舒張血管的平滑肌,且應用后不會對血脂的代謝、糖代謝等產(chǎn)生影響,用于高鹽飲食的高血壓患者中,具有顯著療效,還可以降低飲酒患者的血壓水平,具有較強的降壓效果,能長時間應用,且此藥物還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10]。利尿劑是常用的降壓藥,降壓效果顯著,也是降低收縮期血壓水平的最佳藥,但其不良反應較多,對于腎功能衰退者效果不佳。ARB可以改善心室的舒張功能、血流順應性,能降低血管內的阻力,但其會引發(fā)頭痛、頭暈等表現(xiàn),對于有腎病者不適合應用。通過以上研究表明,對于合并有腎動脈狹窄的患者,要禁忌服用此類藥物。
總之,要加強高血壓患者用藥不合理情況的管理,醫(yī)師要掌握相關藥物特征與用藥禁忌證,了解不良反應,根據(jù)相關體征、病程嚴重程度等指導患者用藥,減少不良反應,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建軍,劉揚河,曾校,等.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血小板活化功能、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0,18(20):3384-3387.
[2] Yu P,Ning Y,Gao Y,et al.Hypertension among Mongolian adult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control, and related factors: Hypertension among Mongolian adults in China[J].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1,23(9):1786-1801.
[3] 魏世強.老年高血壓患者常用藥物的合理用藥及不良反應[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8):210-211.
[4] Iniesta R,Campbell D,Venturini C,et al.Gene Variants at Loci Related to Blood Pressure Account for Variation in Response to Antihypertensive Drug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Individuals[J]. Hypertension,2019,74(3):614-622.
[5] 劉琳琳,劉松雅.氨氯地平聯(lián)合貝那普利對急性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及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24):4015-4017.
[6] 羅曉華,郭曉珮,黃玉蓮,等.蛋白Z、蛋白Z依賴蛋白酶抑制劑及其他凝血指標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20,47(2):186-189.
[7] 劉杰,黃鵬,張慧敏,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老年高血壓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9):20-24,42.
[8] 林璇.老年高血壓患者常用藥物的合理用藥及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31):131-132.
[9] 鄭萍,李晉,張家興,等.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高血壓病患者不建議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20,22(3):165-169.
[10] 謝海琴.高血壓常見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合理應用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9,16(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