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碧招兄舱f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lǐng)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标慂Q琴說過“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yǎng)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笨梢姷掠ぷ魇切W教育的重點, 通過德育教育能提升學生的品德, 而對于班主任來說, 做好德育工作更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
作為一名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我面對的孩子年齡比較小, 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就不能單靠班規(guī)校紀,而是如何將教育活動滲透到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以下淺談幾點我在班主任德育教學方面的策略:
一、與學生交朋友,了解學生內(nèi)心
盡管小學生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但他們還很稚嫩,在很多事情上的認知能力都不強。因此,小學班主任不能用固定的條條框框?qū)W生進行約束,必須從關(guān)愛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努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更好地管理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在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時,老師應該照顧好兩個或幾個學生的共同感受,而不是簡單地從矛盾本身對學生進行訓斥。這樣既能解決好矛盾,又能很好地避免此類矛盾的再次發(fā)生。
二、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農(nóng)村小學的留守兒童占有很大的比例,缺少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學生們的自信心受影響很大,小學生的心理非常脆弱和敏感,因此,小學班主任的道德教育應更加重視表揚和鼓勵。例如,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問題學生如果經(jīng)常批評,會使學生感到自卑。應該多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分析犯錯的原因。有些學生犯錯,并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會感到難過,教師應該安慰和鼓勵,并相信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被愛與自信很重要。因此,在正常教學中,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這些策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同時在班級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樣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增加集體榮譽感,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這樣更能增強自信心。
三、充分采用小組機制,民主制定班級規(guī)則
當小學班主任制定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并從民主的角度出發(fā),形成易于學生理解以及實用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具體來說,小學班主任可以深入到學生中間,以幫助學生為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做出貢獻。特別是班主任必須首先向?qū)W生解釋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重要。其次,班主任幫助學生提供有關(guān)課堂管理系統(tǒng)的意見,這可以激發(fā)班上同學之間的集體討論。當學生討論班級規(guī)章制度時,班主任只需要加強指導,具體規(guī)則的制定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討論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最后,班主任將其整理成文檔并打印出來的,課堂教育者和課堂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課堂管理系統(tǒng)的特定要求,才能進行課堂管理工作。良好的班規(guī)形成后,各個小組之間形成比學趕幫的好氛圍,組與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比拼,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四、與學生建立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在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制定科學合理的德育計劃,并以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實施。小學生尚未成熟,需要他人的支持,因此班主任在對小學生的道德教育中必須充分尊重。當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和認可時,他們將更愿意聽老師的教育,從而使班主任更容易接受道德教育。當課堂教育者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他們應該照顧和愛護學生,并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更重要的是,班主任應公平對待每一個小學生,并讓小學生感到誠實,這對于小學生的發(fā)展非常有利。在課堂教育者的工作中,如果他們能夠尊重,信任理解學生,那么學生將以相同的情感來回應課堂教育者,他們在面對課堂管理和培訓時會更加理解和同意,這對于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發(fā)展非常重要。只有班主任保持融洽的關(guān)系,才能對班主任的道德教育有所幫助。
五、家校溝通,共同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
在正常教學中,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行家長會。家長和老師可以公開和開放地交流。班主任可以及時了解,與父母討論,同時也有助于孩子的道德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班主任進行家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了解家庭環(huán)境,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并在防止學生犯錯和提高德育質(zhì)量方面發(fā)揮很好的作用。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最重要,最基礎(ch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小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小學生的管理,加強對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教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