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教育形勢下,仍有許多班主任認為班會的教育意義并不大。部分班主任在舉辦班會的過程中較為倉促,班會的模式過于單一,并沒有達到開展班會的真正目的。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學校、教師、學生對主題班會理解不充分,導致主題班會失去其真正的價值。
一、根據(jù)學生需要,設計科學的班會主題
時代在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模式下的班會內容已無法滿足高中生的需要。對此班主任在開展主題班會時,應結合學生的需求想法,設計具有科學性的班會主題,以此來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班會所設計的主題也應適應學生不同時期的發(fā)展變化,對高中三年所設立的班會主題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利用主題班會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開展班會的過程中收獲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剛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未完全適應高中生活,出現(xiàn)了成績后退、不愿與同學交流的情況。針對這種問題,班主任可開展“正視自我”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在班會中介紹自己,說出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拉近學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快速適應新環(huán)境,早日投身到學習中來[1]。
二、面向全體學生,使班會內容具有針對性
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的教育,班主任在開展主題班會的過程中要注重班會內容應具有針對性。不同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各不相同,在班主任開展班會時切記不可一概而論。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來開展班會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從而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然后加以改正。班主任應針對班級的情況有計劃地開展主題班會。學生在班級衛(wèi)生管理中存在欠缺,班主任就展開“培育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主題班會;學生在課堂中狀態(tài)萎靡,班主任就開展“我的課堂我做主”的主題班會。針對學生不同時期的發(fā)展需求來開展班會活動,進行管理指導,從源頭上理清學生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通過開展主題班會,使學生回顧、反思學習生活中的不足,對此進行整改。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整改想法,并依據(jù)學生的觀點進行班級大改造。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良性發(fā)展[2]。
三、內容豐富,使班會具有多樣性
傳統(tǒng)模式下的班會內容過于死板,教師下達指令,明確管理體系,利用短短幾分鐘就結束班會,這樣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感受不到班會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應豐富班會內容,令班會形式呈多樣性,激發(fā)學生參與班會的熱情。班會內容不一定是嚴肅的,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班會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班會中。班主任也可以在班會中設立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幾人組隊的模式來進行比賽,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增強集體榮譽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尋學生所感興趣的星座、測試、游戲比賽等方面的知識,在班會中相互交流、探討。多樣的班會形式使學生在班會活動中收獲了知識,同時與班主任之間的親密互動也加深了師生間的情感聯(lián)絡。打破傳統(tǒng)班會的局限,建立有水平、有內容、有樂趣的班會形式,以此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3]。
四、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體。對此,主題班會的開展,也應圍繞學生展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其主體身份。以往的班會模式都是班主任在講臺前照本宣科,下面的學生則是不知所云。新形勢下開展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將舞臺交給學生,將言論自由的權利交給學生。使學生能抒發(fā)內心的真正情感。同時班主任也可鼓勵學生指出班級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及不足,聽取學生的意見進行整改。主題班會為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舞臺,使學生也成為班級的主人,增進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不僅如此,班主任還可通過班會來開展“班干部輪流制”,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班干部,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通過對學生工作的觀察,班主任可在主題班會中進行獎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培育了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想要有效進行班級管理,班主任不能忽視主題班會的重要性,通過開展班會來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展開指導和幫助。對此班主任應設立科學性班會主題,使班會內容具有針對性、多樣性,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主題班會對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黑慶茂.探索新形勢下高中階段班會課的組織與設計實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8):32.
[2]李莉莉,黃喜珊.積極心理學與高中生涯規(guī)劃主題班會課結合的實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1):32-35.
[3]湯加付.如何利用主題班會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時效性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7):125.
作者簡介:馮治國(1988—),男,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