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教室是小學生在學校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同時又是校園文化建設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精彩的教室,良好的教室文化,有助于學生道德情操的陶冶。教室文化,是校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精心,營造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文化
1.全家?!嗉壞哿Φ谋憩F(xiàn)。每年的國慶節(jié)前一天下午,我都會帶領著學生們上一節(jié)愛國主義教育班會課,課后發(fā)給他們每人一面小國旗,然后在室外照一張“全家?!?,曬出來掛在班的墻上,讓他們懂得我們是一個大集體,我們和祖國媽媽在一起。這樣有儀式感的集體照,不但增強了班級凝聚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2.圖書角——課外閱讀的“圣地”。教室的圖書角是學校圖書館的補充,是孩子們課外閱讀的好地方。考慮到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量不大,藏書不多,我班的書架里的圖書都是新購置的,由全體學生投票喜歡閱讀書目,老師總結(jié)整理,家委幫忙購買的。這些圖書故事內(nèi)容健康有趣,篇幅不長,適合二年級學生閱讀。
3.植物角——走近大自然的一隅。在我班的走廊邊,我們設置了一個植物角,先上網(wǎng)購買了一些可愛的塑料花盆,取來一些泥土,全班的孩子共同播下鳳仙花、太陽花、格桑花等的種子,等待著一棵棵鮮活的生命發(fā)芽、抽葉、開花的過程。植物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激發(fā)起他們對自然的興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求知欲望。
4.衛(wèi)生角——衛(wèi)生習慣養(yǎng)成的陣地。我在教室里設置了衛(wèi)生角,在垃圾桶上面的墻上寫著“衛(wèi)生角”三個字,還有一條“教室干凈,美好心情”的標語,我們把拖把、掃把都整整齊齊地掛起來,要求學生們每次用完都要放回原來的位置。整齊、干凈的衛(wèi)生角,讓它成為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不可欠缺的陣地。
二、精細,展現(xiàn)良好的管理文化
1.樹立意識,增強主人精神。精細化管理,就是讓學生們?nèi)巳擞惺伦?,人人會管理,達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這種方法,有利于喚醒班級的小主人意識,凝聚班級合力,學生們通過為班做事、為班出力,能強化自身“我為人人”的思想,不僅鍛煉他們的能力,還增強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有利于班級團結(jié)。
2.小崗位,大能量。根據(jù)班上的各項事務,我班設置了以下的崗位:學習班長、紀律班長、勞動班長、8個學習小組長、圖書管理員、植物管理員、書包柜管理員、垃圾桶(小白)管理員、儀表管理員、課間管理員、紙巾管理員、黑板管理員(全班輪流,每天一個)、早讀管理員、午休管理員、雨傘管理員等崗位,每個崗位發(fā)給他們一塊可愛的綠色胸卡,讓他們持證上崗,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學生們在所在的崗位上,有絕對的管理權,其他同學都要配合他的工作,這樣他們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
三、精妙,創(chuàng)建暖心的制度文化
1.精美的班徽。我們班的班名是小方格班,班徽是由兩只粉紫色的大手(一只代表家長,一只代表老師)托起一本綠色的書,書上是4塊菱形的小方格,兩塊紅色(代表女孩),兩塊藍色(代表男孩),這個班徽的寓意是家長和老師共同托起了熱愛閱讀的44個小方格,在班徽的上面,有一道孔橋,孔橋上寫著我班的班風:悅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
2.有趣的班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需要有規(guī)矩,班級更是如此。班規(guī)是一個班級關于共同的行為標準、思想道德標準和文化標準的約定,是教師班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在一個班級的日常運轉(zhuǎn)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我班的班規(guī)是由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形成的,只有4句,簡單、押韻、好讀好記,適合低年級的特點。
3.暖心的標語。例如,圖書角里有“讀一本好書,交一個益友”,在衛(wèi)生角上有“教室干凈,美好心情”,黑板旁邊有“擦黑板四部曲”:濕布、擦黑板、洗布、收拾講臺,在公示欄邊還要“清潔課室八部曲”:掃地、拖地、擺放潔具、擺桌子、關窗、關燈、關風扇、關門。黑板上方還貼有下課“四部曲”:收拾文具、準備書本、桌子一條線,垃圾都不見……
4.可愛的名字。他們把自己的桌椅叫做“小藍藍”“小橙橙”“小黃黃”等,把班里的垃圾桶叫做“小白”,通過這樣給班上的物品起名字,他們就能感覺課室里的桌椅、書包柜、垃圾桶都是自己同伴、朋友,每天都在陪著自己上課,能主動地去愛護好這些“同伴”,不會隨意去傷害它們。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