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唐曉娟
兒童是社會及幼兒園內(nèi)的小公民,是我們教育中的重要主體。作為園所公民中的一員,他們有能力來感受、體驗甚至建設、服務幼兒園。我們積極鼓勵幼兒以園所小公民的身份主動走進幼兒園這一“秘密花園”,不斷探究、發(fā)現(xiàn)并建構自己對園所的理解,進而與園所同頻共振,共同創(chuàng)造充滿新鮮感的在園生活。
一次偶然的契機,大一班的幼兒當起了“小導游”,這讓他們更加了解幼兒園,有機會把自己對幼兒園的“看見”介紹給其他人。幼兒以小公民的身份成為這個幼兒園最有趣、最有溫度的人,也讓我們看到他們身上的力量與執(zhí)著。
小導游的由來
新學期剛開學的頭幾天,班上的懿懿和可可一連幾天都比往常晚到班級。一問才得知,他們每天都在護送校車上剛入園的弟弟妹妹到教室??墒亲鳛楦绺缃憬?,他們也需要花一點時間、問一些人才能準確找到弟弟妹妹們的教室。這讓教師有些意外,難道擁有2年居住史的“原住居民”對自己的幼兒園還不熟悉?為此,教師通過晨間談話展開了一個小調(diào)查。
懿懿:我好朋友就在彩虹2班,可是現(xiàn)在怎么找不到了?
可可:我昨天還不知道,我問呀問,今天就知道了。
七七:我們有時能找到,有時找不到,但是我們比弟弟妹妹厲害一些。
金剛:我們要是有個導游就好,我們就什么都知道了。
滿滿:那我們可以自己當呀!
……
在談話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的確不太清楚某些班級的具體位置,但是他們又非常渴望當?shù)艿苊妹玫南驅?。作為幼兒園幼兒公民群體中的“老成員”,大班幼兒渴望和周圍人建立一種和諧、信任的關系,也對幼兒園有一定的歸屬感。幼兒園作為幼兒發(fā)展環(huán)境最重要的微觀系統(tǒng),教師應鼓勵并支持幼兒探索園所,增強對園所的了解,在兩者間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聯(lián)結。經(jīng)過一番主題價值討論以及對班級幼兒興趣的分析與評估,我們決定在班級開展“小導游”主題探究活動。
小導游的第一步
什么是導游?怎樣才能當好一名導游?當導游最重要的本領是什么呢?為此我們開啟了第一次集體談話。教師播放了一些與導游有關的視頻,幼兒逐漸意識到導游需要對自己導覽的地方非常了解。他們都知道了當好幼兒園小導游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自己的幼兒園。
·繪畫表征幼兒園里最喜歡的地方
我們讓幼兒講述自己在幼兒園中最喜歡的地方,并用繪畫的方式把它表征出來。在幼兒表征的過程中,教師仔細詢問他們喜歡這些地方的理由、具體發(fā)生的事件和這些地方的具體位置。通過詢問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無法準確描述自己最喜歡地方的位置,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對所處的位置認識不清;二是表達的過程中不能采用更為準確的方位詞如“旁邊”“左邊”“右邊”等。面對這一狀況,我們決定采用實地走訪和閱讀地圖相結合的方式來引導幼兒了解幼兒園的區(qū)域分布以及格局,并在此過程中讓幼兒掌握一些方位詞。
·幼兒園尋寶大行動
我們引導幼兒認識幼兒園平面圖,并讓他們根據(jù)地圖去尋找對應的區(qū)域。通過數(shù)次練習之后,幼兒對幼兒園的整體布局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基本能看懂平面圖。我們就此設計了一次有趣的尋寶大行動:在幼兒園某些地方“藏寶”,然后把藏寶的地點標記在平面圖上,請幼兒根據(jù)圖上的標記去尋寶。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幼兒園的整體布局有了更深層次的把握,他們閱讀平面圖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具身認知到一些方位詞所表達的意義,如上下、左右、前后、旁邊等。
·繪制幼兒園地圖
通過尋寶大行動,幼兒對整個幼兒園的空間布局有了全面且具體的了解,并能準確地與幼兒園平面圖對應起來。為了進一步了解幼兒對幼兒園空間布局的認知狀況,幫助他們重新梳理相關經(jīng)驗,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升他們對幼兒園空間布局認識的水平,我們請幼兒動手繪制一幅幼兒園地圖,把幼兒園的空間布局畫下來。
從幼兒的表征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幼兒園主要的空間格局有一定的認識,知道幼兒園類似橢圓形布局,也知道園內(nèi)有A、B、C、D四棟樓,但是對它們的具體方位及周邊一些重要器械設施的認識還不夠準確、清楚。這反映出幼兒空間智能的發(fā)展需要經(jīng)歷一個過程,需要在不斷的實地觀察中建立空間思維與實體物質(zhì)之間的聯(lián)系。
·創(chuàng)編兒歌與海報
如何讓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我們的幼兒園呢?幾名男孩子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編一首兒歌,這樣既簡單又清楚。但是自編兒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時教師緊急出馬,和幼兒一起討論并創(chuàng)編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以便讓人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在一次次傳唱兒歌的過程中,幾名女孩子提出要將兒歌的內(nèi)容畫出來,做成一張大大的海報,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幼兒園是什么樣的。其他幼兒對此提議紛紛表示贊同。那要如何制作海報呢?幼兒經(jīng)過討論決定分組合作制作海報。最后,大家根據(jù)兒歌的句數(shù)分了組,各組合作共同制作了導游海報。
小導游第一次帶團失敗了
在熟悉幼兒園的同時,我們還在教室開辟了新的游戲區(qū)域“星辰導游公司”,設計了導游旗、旅客參觀邀請函、導游工作證、導游服等,為當真正的小導游做著積極的物質(zhì)準備。經(jīng)過幾輪宣講和練習后,萱萱和詩苡自信滿滿地提出要讓小導游出去帶團。教師覺得只是練習,沒有真正實操,幼兒獲得的經(jīng)驗還比較單薄,也就同意讓小導游帶領其他班級幼兒游覽我們的幼兒園。第一天上崗的小導游是金剛、北北和小寶,他們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但是出乎他們的意料,小導游們第一次帶團失敗了。面對真正的“旅行團”,他們要么不知道該說什么,要么就是走著走著就忘了自己說到哪里了,或者是想帶“旅行團”去某個地方,卻不知道該怎么走。面對這一狀況,我們及時請來了真正的導游提供專業(yè)支持。金剛的爸爸認識兩位專業(yè)導游,我們干脆就讓專業(yè)導游和幼兒來次零距離接觸。專業(yè)導游一共來了幼兒園兩次,解答了幼兒提出的各種與導游相關的問題,順便熟悉一下幼兒園,為示范帶團游覽幼兒園做準備。專業(yè)導游帶領幼兒游覽了一遍幼兒園,講解怎么樣才能更好地介紹幼兒園。在近距離的體驗和傾聽觀察中,幼兒獲得了與導游相關的直接經(jīng)驗。
在游覽完幼兒園后,幼兒又聚在一起討論,得出當好一名導游需要做好幾件事。
灣灣:當導游一定要記住邊走邊說,到一個地方說一個地方。
琪琪:導游說話不能太少,不然別人不知道這個地方。
滿滿:導游說話聲音要大,還要告訴別人不要講話,不然聽不到聲音。
赫赫:當導游要什么都知道。
小導游再次出發(fā)啦
在專業(yè)導游的指導與示范下,很多幼兒又想嘗試帶團了。這一次,七七、豆豆、洋洋三位小導游雖然都有些緊張,但還是努力完成了工作。跟上一次相比,幼兒明顯自信了很多,能邊走邊和其他班級幼兒介紹每個地方的特點,并靈活地用自己的方式邀請大家以后多來這些地方玩。更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的“小游客”們聽得極其認真,在戶外都能保持安靜,眼里投出對導游哥哥姐姐們的羨慕和欽佩的目光。這次帶團的經(jīng)驗不僅增加了小導游們的膽識,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和自我認同感。
在回顧時間,三位小導游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正式帶團的感受:感覺非常好,帶的團也都很聽話,隊伍也排得不錯,但是介紹完“景點”大家分散活動再次集中時,需要提醒很多遍,而且導游說話小游客們好像都聽不見。洋洋在一個點位上介紹完所有地方的行為也遭到了其他小導游的批評,認為應該帶去每一個地方再詳細介紹才好。隨后,幼兒討論了后續(xù)需要改進的地方:下次出去帶團的時候可以帶一個小鈴鐺以吸引小游客的注意力;帶團過程中需要帶小游客去實地體驗一下,不能光是介紹;除了事先有邀請函,帶團結束后可以送風光明信片。
隨著每次做導游回來后的討論總結,小導游們不斷進行“戰(zhàn)略”調(diào)整,“旅行團”也帶得越來越好。隨著名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幼兒以游客的身份加入我們的“導游”游戲中,讓幼兒園“半日游”的游戲愈加熱鬧。
我們可以當園級小導游嗎?
有一天,懿懿和金剛突然問教師,以后幼兒園有客人老師來參觀的話,可以讓他們帶團介紹嗎。順應幼兒的期待,教師讓他們向園長媽媽申請。園長媽媽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會在下一次客人老師來參觀的時候,讓他們做導游。很快,幼兒園來了一批客人老師,園長媽媽提前通知幼兒,讓他們選出一名小導游。最后,經(jīng)過自我展示和民主表決,在班級里擁有3次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工作經(jīng)歷的詩苡獲得了以園級“金牌導游”的身份向來園參觀的客人老師介紹幼兒園的機會。
“大家好,我是星辰一班的周詩苡,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來參觀我們的幼兒園。我們幼兒園一共有四個區(qū)域……”
詩苡大方流暢的講解引來客人老師的贊賞。詩苡進行過兩次園級導游講解后,很多幼兒都表示自己也要去門廳為更多的人講解幼兒園,隨后班級里又誕生了更多的園級“金牌導游”。
更讓人開心的是:隨著幼兒對幼兒園的了解深入,很多導游已經(jīng)不滿足于常規(guī)線路的導覽,他們提出要推出“特色旅游路線”,如銀杏樹參觀路線、楊梅樹參觀路線、最有趣的游玩路線等。
面對我們天天生活的幼兒園,因為導游活動的契機,幼兒仔細地觀察它、走進它,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幼兒園,心里對幼兒園的感情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能講起幼兒園里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最難忘的故事,幼兒園一些微小的變化都逃脫不了他們的眼睛。希望導游課程真正走進幼兒的情感意識里,這份爭當幼兒園主人翁的智慧與勇敢能伴隨他們一生,愿這場從腳下走向心靈的旅行能承載小公民快樂的童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