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課程作為地理啟蒙課程,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觀念發(fā)生轉(zhuǎn)變,不僅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課堂知識,還需注重提升核心素養(yǎng),鍛煉各方面的能力。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形式化教學嚴重、教師教學質(zhì)量和專業(yè)素養(yǎng)偏低、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不高等問題。結(jié)合課堂實踐可知,自主學習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溝通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陳金旺(1985—),男,江蘇省鹽城市鹽城文港路初級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初中地理雖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但對學生日后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育雖主要是為學生打基礎,但也需要關注和重視。當下,初中地理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如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熱情普遍不高。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提升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一、當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形式化教學現(xiàn)象嚴重
雖然現(xiàn)階段以素質(zhì)教育為主要目標,但不少教師還受應試教育的思維和模式影響,雖能讓學生獲得較高的成績,但未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利于其日后進行深度學習。要想讓學生避免“唯分是從”的思想,教師就需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切切實實地得到收獲,其中最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老師一直講,講完就做題”的教學方式。教師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地理課堂的魅力,心甘情愿地接受知識的洗禮。
(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低,教學質(zhì)量低
由于初中地理不是中考必考科目,許多老師對其不太上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不高。地理雖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但是仍對學生日后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端正態(tài)度,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意愿帶入教學中,讓學生認為地理是一個沒用的學科,造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1]。另外,部分教師不經(jīng)常使用多媒體設備,無法結(jié)合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是當前地理教學較為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大原因。
(三)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低
有的學生不重視地理科目的學習,在上課時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課堂;有的學生對學習地理有興趣,但因為考試沒獲得好的成績導致對學習地理失去信心。地理學習不是靠一時的努力就能得到回報的。有些同學想速成,有的同學在努力了一段時間仍未收到成效后會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消極心理。對此,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改變現(xiàn)狀,如讓學生對地理的認識不只停留于課本,還可以借助紀錄片等形式輔助教學,擴寬學生眼界。
二、自主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一)讓學生的課堂興趣得到提升
教師一味埋頭講課的方式并不能使學生有效獲得知識。初中地理中較少有晦澀難懂的內(nèi)容,如果教師不停地灌輸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得不償失。自主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方式,讓學生參與課堂、自主學習,將講臺讓給學生,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成績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不要只關注學習成績好不好,還要關注學習知識時是否用心。
(二)讓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得到加強
自主合作學習會讓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試著自己獨立解決,但是解決不了的時候就要懂得向外界尋求幫助,因為有些事情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而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夠?qū)W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一起解決困難,更有益于拓展思路,溝通友誼,使班級學習氛圍變得更濃厚[2]。
初中地理課堂有許多話題可以討論,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我們居住的星球,這涉及的話題有很多,例如天氣、地形、地貌,等等。這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這些有趣的故事,不僅可以讓他們掌握其中奧義,還能讓他們在課堂上感到快樂,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但課堂的快樂與有趣需要建立在學生完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而忘了課堂的本質(zhì)。
(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地理是文科中較為偏理科的科目,與政治、歷史的學習方法是有區(qū)別的。政治與歷史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很多,但是地理除了背誦,還需要懂得運用,如洋流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僅靠背誦是不夠的,這給了自主合作學習極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生不能再照本宣科進行表達,而是需要加入多種多樣的演繹方式將其中的原理展現(xiàn)出來。這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其綜合素質(zhì)如演講能力、組織能力、整體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怎樣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提升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想要提升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教師首先要提高學生對地理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動力,是提高地理學習綜合素養(yǎng)的先導因素。教師可借助教輔工具,拓寬學生地理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比如,教師充分利用好地球儀、地圖等地理學習工具,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地理位置;利用幻燈片、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增強地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促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鍛煉自主能力,提高學習信心,讓學生愛上地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地圖類的拼圖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夯實學生對地區(qū)劃分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實現(xiàn)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巨大飛躍,可以更好地在地理課堂上展現(xiàn)自己,挖掘自身潛力,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激發(fā)其繼續(xù)學習地理的動力。
(二)引導探索,讓學生挖掘自己的學習途徑
自主學習主要以學生為主體,是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使學生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自主學習進行查漏補缺。初中生在學習地理時有時會感到迷茫,不知道該用哪種方式、如何進行學習,其學習的目標和學習的方向不明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學習的重點,讓他們通過自主預習課堂學習內(nèi)容、自主整理課堂筆記、自主解決課堂例題,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比如,在學習《地區(qū)劃分》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學生總是分不清各地區(qū)的位置、名稱及簡稱。這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用縱向記憶法、 橫向記憶法,尋找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或者背誦一些簡易的記憶口訣,巧妙地將地圖上各省份地形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如黑龍江像一只白天鵝、內(nèi)蒙古如同翱翔的雄鷹、甘肅似舉起來的巨大啞鈴……將新知識與舊事物勾連的方式進行想象記憶,遠比死記硬背印象更深。學生在尋找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還可以向其他學生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與別人的交流溝通中汲取經(jīng)驗,同時結(jié)合自身情況,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
結(jié)合地理課堂的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通過情境的構建,可以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課堂學習,并且對學習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將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相結(jié)合,能夠使學生自動融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來給學生營造適當?shù)膶W習氛圍。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對地理這種偏文科的科目來說,其學習內(nèi)容主要以大量識記為主。大塊知識點的學習容易讓人產(chǎn)生疲憊心理,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學習氛圍的營造有利于消減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大大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3]。
比如,在學習民族知識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應先創(chuàng)設此板塊的學習情境,帶學生觀看介紹少數(shù)民族特點的有關視頻,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特色、服裝特點以及居住習慣。教師要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關民族學習的情境,在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了大致了解后,再讓其結(jié)合書中內(nèi)容對“民族的分布特點”進行總結(jié),并分析他們這樣分布的原因。視頻展示的教學方式可以打破地理課堂枯燥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提升和課堂效率的提高。
(四)學生合作交流,提升課堂主體性
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當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應當占據(jù)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面對一些自己感覺有難度的、學生們看法不一的問題時,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合作解決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自行討論并闡述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
比如,在學習與氣候相關內(nèi)容時,學生會討論氣溫南北差異對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因為學生在生活當中的關注點不同,有的同學關注地方美食,可能會想到不同的溫度帶會出產(chǎn)不同的水果;有的同學關注房屋建筑,覺得氣溫是造成南北兩方建筑不同的關鍵因素,不同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再由小組長將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意見整合,上臺進行匯報講述。
讓學生交流討論的形式可以讓他們在思想碰撞中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還能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種課堂交流討論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大大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總結(jié)
文章通過對當前初中教育模式的分析,結(jié)合當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提出教師應在課堂上踐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并就初中地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展開了討論,旨在讓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重視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鍛煉。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作為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的一種課堂教學探索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觀察學生所思所想,幫助學生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同時,教師應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在其學習成長中提供必要的幫助。
[參考文獻]
董繼春.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分析[J].學周刊,2022(03):75-76.
張立盛.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踐方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26):147-148.
任興榮.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21(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