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霞
摘要:家教和家風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學前教育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應該被重視。新時代大背景下應該注重孩童的學前教育,對于教育的實施是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新背景下教育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運用“活教育”理念指導教育的實施。盡可能實現(xiàn)家長和老師密切溝通,利用共同教育來促進家園共育,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學前教育;“活教育”;家教;家園共育
隨著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更加重視[1]。為有效提高教育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有效的方法會事半功倍。教育家陳鶴琴提出 “活教育”理論[2-3]。在教育中要促進觀察,從各方面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仔細分析,更好了解孩童,提出“活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先學做人,從實踐中學習。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將教育推給學校老師,家長也有責任和義務。習總書記多次指出家教、家風的重要性。2021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以法律的形式說明家庭教育的作用。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很多的學校注重家園共育,著名的實例是江蘇省的幼教改革?,F(xiàn)代教育中“活教育”的作用顯而易見。
一、什么是“活教育”
“活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盎罱逃睆拇蠓较蛑v就是教會我們?nèi)绾巫鲂聲r代的“中國人”,學習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盎罱逃钡乃枷肜碚撆c我們所講的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盎罱逃边\用在教育實踐中主要提倡教育無處不在,自然和社會都是教育活生生的題材和課堂。兒童的教育不能將重心放在知識,應該能夠走進課堂也能走出課堂,在大環(huán)境中學習課堂中沒有的知識。兒童的教育不僅要注重文化知識的教育還應該注重實踐的教育??茖W的規(guī)劃時間,要盡量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注重兒童的健康、社會、文體、科學活動,從各方面著手幫助孩子將學習和生活構建相應的聯(lián)系。
兒童的教育應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結果。國家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的教育環(huán)境,那么教育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努力。兒童判斷力較弱,因此會下意識進行模仿,就體現(xiàn)了榜樣的力量。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應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中學,學中教。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和教學。老師和家長應該進行大量的實驗和觀察更好的了解兒童,并且及時進行總結。家長和老師還應該明確家長、老師以及兒童自己的分工,要明白在兒童的教育中應該指導他們做自己應該做的,想自己應該想的,要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兒童的教育中更多的應該是家園共育。
二、如何利用“活教育”促進家園共育
(一)讓“活教育”思想融入老師和家長的思想
在學前教育中應該注意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應該以培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興趣為主要內(nèi)容,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老師仔細閱讀相關的資料,系統(tǒng)學習“活教育”理論,并將理論中的精華與現(xiàn)代教育背景相結合。大數(shù)據(jù)時代,要求我們將“活教育”與網(wǎng)絡教育相結合,規(guī)范兒童對網(wǎng)絡的使用。老師應該進行課堂教育實踐交流,定期進行研討會,分享教育實踐經(jīng)驗。幫助老師明確如何建立兒童與自然和社會的聯(lián)系。
作為家長應和老師共同學習教育思想,在生活中應仔細觀察自己孩子的行為習慣。工作之余帶孩子接近自然和社會。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能力,鼓勵孩子與自己不熟悉的人進行交流。多和年齡相近的孩子玩游戲,在游戲中學東西。最重要的是家長應該克制自己,改掉一些壞習慣,例如吃飯玩兒手機、說臟話等。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因此家長應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該認識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從思想上重視這一問題,將“活教育”融入自己的思想。
(二)將“活教育”應用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踐
在學校教育中老師應注重兒童思想道德層面的教育,對于思想的教育應該重于對文化素質(zhì)的教育。教育機構應該注重對學校教育的考察評估,多進行教研活動。應該從兒童的位置想問題,發(fā)現(xiàn)兒童的優(yōu)點和力量,使用游戲的方式進行相關的教育教學,注重游戲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此外還應該支持兒童的個人想法和興趣愛好,鼓勵兒童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在幼兒園生活和學習中觀察發(fā)現(xiàn)兒童的行為習慣,思想導向,認真總結,并且給與正確的指導。注重孩子在游戲或者其他活動中的反應,及時和家長反饋交流。
作為家長除了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更應該注重孩子在生活中的細小的個人習慣。培養(yǎng)孩子有自主動手的能力。與老師及時溝通,將孩子在學校和家里的情況做到與老師的積極溝通交流,及時反饋,就相關的問題及時做出處理處置措施。
(三)如何更好的實現(xiàn)家園共育
首先,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培養(yǎng)幼兒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尤其作為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帶領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家長和老師應該學會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兒童自身的意愿。然后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為兒童創(chuàng)造利于成長的最好環(huán)境,老師和家長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線上或者線下進行共同的教育活動,比如親子閱讀打卡、郊游、親子運動會等。在幼兒園老師可以采用游戲或者排練簡短節(jié)目的方式對兒童進行學前教育,增加每個孩子的參與感。最后應該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學習活動,以家庭為中心老師為輔助的教育活動這樣更能加強老師和家長的了解,有助于促進家園共育。
為更好實現(xiàn)家園共育,可以創(chuàng)建家長和老師聯(lián)系的有效方式,每周書寫家園聯(lián)系手冊、定期家長會,對教育進行總結。可以建立老師、家長的微信群,建立幼兒園公眾號等,老師可以將幼兒的表現(xiàn)以視頻形式上傳,更便利的實現(xiàn)家園共育。
三、結語
相關法律的頒布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社會環(huán)境,學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礎,為更好的進行教育,應該注重將“活教育”思想融入家園共育,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完成孩童的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1]龔書靜,張玲玲.家園共育視角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策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2,37(01):78-82.
[2]劉天子,曾曉東.解決學前教育市場信息不對稱的三種機制及其協(xié)同——一個治理框架的建立[J].基礎教育,2021,18(04):44-51+112.
[3]王瑩瑩.“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前教育家園共育模式創(chuàng)新策略[J].決策探索(下),2021(0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