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古詩詞是培養(yǎng)高中生審美能力的重要資源,可以讓學生領略古代經典文學的無窮魅力,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從審美教育的視角出發(fā),探討開展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方法,提出教師應對有關古詩詞文體的知識展開教學。在文本解讀方面,教師可運用畫面聯(lián)想法和意象解析法,讓學生感受意境美;可從意義和聲音層面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同時應重視對作者人格美的探究。教師還可基于同類古詩詞組織專題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古詩詞的能力。
關鍵詞:審美教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當前我國不斷深化教改的背景下,對高中語文課程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古詩詞的背景、含義,還需要通過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情境化教學作為近些年來在古詩詞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手段,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1培養(yǎng)審美感悟力
第一步,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美進行感悟的欲望,只有他們產生了審美欲望,才能夠更好地落實審美教育。要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古詩詞中所蘊含的各種美感,并在不斷體會美感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審美欲望,就需要教師抓準時機,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導入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并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教學《登高》這首詩時,教師需要在為學生講解文章釋文的過程中融入豐富的情感色彩,讓學生感受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何種景象,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作者是以怎樣的情感來寫下這首詩歌。在學生有了基礎的審美欲望之后,第二步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大部分詩歌都是講究韻調的,而古詞的創(chuàng)作原本也是為了歌唱,因此可以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感。例如,在教學《短歌行》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多次朗讀,并要求帶有感情色彩,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曲目用歌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種歌詞一般的詩詞美感,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感悟力。
2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應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興趣
在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比較關鍵,為此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將微課運用于導入環(huán)節(jié),其中的內容既要包括古詩詞的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還要涵蓋朗讀指導,通過微課確保學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對古詩詞有初步的了解,給予學生引導,通過生動形象的微課短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興趣。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微課時可采用錄讀、錄講解的方法,使學生自主開口朗讀。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而慢節(jié)奏的誦讀更能夠使學生體會其中的魅力。在制作微課時,教師可自錄詩詞的誦讀,同時搭配動聽的音樂,增強體驗感,以此來引導學生開口朗讀,在反復的吟誦中,語感也得到了提升。在微課中,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的簡介除了文字解說以外,還融入了圖片、動畫、音頻等,直觀地展示刺激了學生的感知,探究興趣會越來越強烈,同時也便于學生記憶。例如,在《蘭亭集序》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先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整理作者簡介及背景,進而完成微課制作,在微課中設置王羲之的生平、創(chuàng)作經歷、思想、名句賞析、誦讀五大模板,在誦讀環(huán)節(jié)加入樂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且與微課中的關鍵詞結合,在古詩詞關鍵詞的引導下,將詩詞流利地讀下來,使學生對王羲之有了充分的了解與認識,同時給予學生啟發(fā),感受作者獨特的寫作風格,對本詩的情感主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微課導入給予了學生不一樣的體驗,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動畫、圖片、音頻、視頻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的思考、思維更加活躍,使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激發(fā),學習狀態(tài)也更好。
3展開聯(lián)想,走入詩中畫面
許多古詩詞都描繪了具有美感的畫面,在其中寄托了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因此對意境美的感受往往離不開對詩中畫面的感受。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說:“詩中有畫,而不全是畫。畫中有詩,而不全是詩?!庇袆e于畫作中已然固定的空間安排,詩歌的畫面中往往可以容納更多的想象,進而令欣賞者在自己心中構建一個意境,而非眼前可視化的意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立足文字展開聯(lián)想,走入詩中畫面,切身感受詩境。例如,在《歸園田居(其一)》中,第五句至第八句為描繪意境的主要部分。師生可逐句賞析這一部分,還原其中描繪的自然田園之景。教師提出:“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寫居所;“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三句寫居住環(huán)境,分別寫近景、遠景以及聲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說說每句詩在自己大腦中引發(fā)的聯(lián)想。如針對“狗吠深巷中”句,學生提到:“讀這句詩時,我并不感覺聲音很嘈雜,而是覺得寧靜、平和。因為鄉(xiāng)間安靜,狗吠聲才顯得特別突出?!蓖ㄟ^對畫面的聯(lián)想,學生感受到了田園生活的可愛之處,體會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4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再現(xiàn)情境
對于古詩詞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與其它藝術形式之間存在通感,因此無論是圖畫、音樂,都能夠用于古詩詞情境化教學活動中,通過這些藝術形式,直觀地向學生們展現(xiàn)古詩詞的意蘊,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情緒,進而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內涵深入探究,使學生能夠融入到古詩詞的意境當中。
結語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僅包含著耐人尋味的人文品質,而且還涉及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具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傳統(tǒng)文化所帶來的魅力。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與內涵,為了能夠便于學生理解,將微課應用于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有效結合,在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下,古詩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會越來越高,同時可以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與弘揚。
參考文獻
[1]殷天容.淺談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微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以《聲聲慢》為例[J].漢字文化,2020(12):32—33.
[2]錢健.基于微課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15.
[3]劉新玉.巧用微課打造高效語文課堂[J].文學教育(上),2018(12):106—107.
[4]范家輝.巧用微課之“眼”賞詩歌之“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