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時期,語文學科教學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文章基于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深入分析,以案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方法來探討如何通過靈活應用教學內容、落實生活化教學等策略來增強口語交際教學的效果,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趣味性;綜合素養(yǎng)
作者簡介:傅寶榮(1975—),女,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蛟洋中心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讀寫是口語交際的基礎,聽說是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語文課程口語交際教學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落實口語交際教學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態(tài)度、能力,更好地理解對方表達的要義,使其能用適當的語氣、語調有條理地向對方清晰表達觀點、傳達思想以及敢說、會說、善說,勇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等。小學生的年齡小,學習的可塑性較強,在小學階段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口語能力和語文誦讀能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有利于促進其他學科學習
語文是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工具性。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時,往往具有比較大的優(yōu)勢。例如,傾聽與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理解其他學科教師的講解,促進其更好地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交流探討;交流能力提升能促進學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提問、探討和溝通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效率,讓學生的學科成績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交流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完善,因此對外界很多事物的認知都依賴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難免會受到不良影響?zhàn)B成不良的用語習慣。教師盡早開展口語交際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轉變在生活中形成的不良用語習慣[1]。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始階段,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大膽的想象力。教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段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讓他們的求知欲得到滿足,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口語交際教學中沒有實現(xiàn)信息的互通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能夠培養(yǎng)學生聽與說的能力??谡Z交際更加注重信息的互通,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中能夠實現(xiàn)真實的交流,然后反思自身的學習成果,進而獲得交流能力的穩(wěn)步上升。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信息互通的重要性,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這篇文章時,教師一般是先給學生展示一些鳥類的圖片和視頻,為學生介紹鳥類的生活習性,再講解文章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僅僅只是教師單方面的行為,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使教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不但無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沒有注重對語言進行規(guī)范性引導
每個地區(qū)都有各自的方言。我國雖然在教育教學中要求教師普及普通話,但是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在一些偏僻的農村小學,在進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交流,很多教師還使用方言開展教學工作。久而久之,學生的普通話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語言習慣深受方言的用語習慣影響,盡管掌握了教學的內容,但是其口語交際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忽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有效指導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時,部分學習積極性較高或表達欲較強的學生能時刻對教師教學的內容保持學習興趣,并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互動,而部分學習積極性不足或者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較少主動參與教學互動。為了能夠高效地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對表達能力較差或者不敢表達的學生給予有效的指導,促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堂互動情況和學生心理情況的了解,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口語交際方面的問題,沒有針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給予有效的指導,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2]。
(四)忽視了對學生交際習慣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習慣。當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交際習慣,無論是在學習中或是在生活中都能夠與他人進行流利的交流。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交際習慣的培養(yǎng),這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比如,學生在表達觀點的時候聲音過小、眼神游離,或在他人發(fā)言尚未結束時打斷別人的發(fā)言等。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對學生的不良交際習慣進行指導改正,就難以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整體提升。
(五)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語文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應試能力和學生的考試分數,甚至存在“口語交際教學可有可無”這樣錯誤的認識,導致口語交際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部分教師因為不夠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在教學中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滿堂灌”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輸給學生,并不關心學生是否能夠接受,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難以實現(xiàn)提升學生口語交際水平的教學目的。
(六)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課堂參與度低
教師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乏味枯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弱,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導致學生難以融入教師的教學情境中,降低了口語交際課堂的效率。
三、增強口語交際教學趣味性的策略分析
(一)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運用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充分考慮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和當前的教學條件,充分利用教材,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使口語交際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多個部分,然后選擇其中一部分,利用口語交際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達到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目的。此外,教師靈活運用教材內容進行口語交際,還能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話題,增加學生表達觀點的機會。
(二)借助生活話題,傳授學生口語交際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其通過掌握一些簡單的交際方法,從而能將自身想表達的內容更加清楚和準確地表達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話題開展口語交際教學,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領悟并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從而實現(xiàn)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入生活話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春游經歷。學生一般對春游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其表達欲望會比較強。為了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對學生提出要求:第一,在講述春游的經歷時要說明時間和地點;第二,不能擾亂課堂秩序,要有序進行講述,同學在講述時,其他同學不能貿然插話;第三,當所有學生講述完后,共同評出整體表現(xiàn)最好的學生。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促進其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對課文留白處進行想象,提高教學趣味性
留白是一種文章創(chuàng)作方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經常出現(xiàn),為的是留給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利用課文留白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坐井觀天》這一篇課文結尾部分為小鳥建議青蛙跳出井口,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空間。教師可以據此展開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想象并續(xù)說故事的結局,想象青蛙是否跳出進口,跳出來后會怎樣等,并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而后請小組代表講述。這樣既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夠使學生在討論中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尋找趣味主題
對學生來說,趣味性強的教學內容更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會讓學生更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教師可以提前尋找趣味性較強的主題,為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通過對視頻進行慢放處理,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母親的動作和表情,這樣不僅能夠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深切體會視頻中母親的付出和對孩子的愛。在完成文章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給母親寫一封信的作業(yè)。這樣既能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情感,也能夠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五)與多媒體結合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口語交際教學的興趣,使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活動時更加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教師在講述這篇課文前,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學生不認識的生詞和生字,然后帶領學生通讀,再讓學生觀看圓明園的相關視頻,讓學生結合課文與視頻內容,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觀看視頻之后的感想,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六)多與生活相結合進行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基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教學,能讓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更加多元化;將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相結合,能有效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比如,同樣是教學《慈母情深》這一課,教師講解課文之后,再讓學生說出各自的母親在某些方面對自己的愛,讓學生切實領會文章的內容,并更好地理解母愛。將日常生活與口語交際教學相結合既能讓學生產生熟悉的感覺,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總結
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其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二是引導學生參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完成口語交際訓練,最終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新瑞.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09):57.
奚志英.農村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