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華
摘要:以成果導向的促學評價理論強調評價的重要性、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在課程教學中應結合評價的優(yōu)勢做好具體的設計。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施過程中基于成果導向的促學評價要從課程思政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評價方案,提升課程評價的質量助力課程思政的有效發(fā)展。
關鍵詞:成果導向;促學評價;高職英語;課程思政
前言:促學評價是學生、老師和同伴之間日常實踐的一部分,尋找、反思并回應從對話、展示以及觀察中得到的信息,用來促進正在進行中的學習,其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使學生根據(jù)評價信息來決定今后教學和學習活動的教學決策者,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質量,高職英語課程思政中實施促學評價對教師教學評價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做好課程教學優(yōu)化工作[1]。
一、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促學評價改革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實施以來高職英語課程積極從思政角度出發(fā)開展課程教學設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效滲透思政教育的內容、思想,對高職英語教學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課程思政的實施需要做好教學設計與優(yōu)化工作。以成果為導向的促學評價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符合課程思政的理念,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方案,在促學評價過程中以成果為導向強調英語課程思政中思政課程實施的效果,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不斷提升課程思政的政策性和實效性,對學生發(fā)展產生了積極作用[2]。從社會發(fā)展來看符合社會對高職生的學習需要,主要體現(xiàn)在價值觀的認同方面,從課程改革來看符合評價發(fā)展的趨勢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二、基于成果導向的促學評價理論在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改革與實踐策略
(一)明確評價目標,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通過以成果為導向的促學評價理論與實踐可以進一步明確評價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培養(yǎng)的目標來看,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方案基本是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為主的評價方案,評價的內容、思路和模式都較為固定但在課程思政的體系下,除了常規(guī)的專業(yè)知識評價以外還需要強調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性,通過明確目標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目標以知識目標為主,如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單詞、句式、語法等內容,但在課程思政的體系下課程評價的目標要進一步的深化,除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外還應增加價值觀的目標,如學習了本節(jié)課讓學生樹立起了什么樣的學習觀念,尊重文化差異等,通過明確評價目標的方式提升學生能力并落實課程思政的要求[3]。教師在課程指導過程中的評價要從每一個具體的章節(jié)內容入手,基于課程思政的思路下開展價值觀塑造的設計和分析工作,在塑造的基礎上完成價值觀目標的確立,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的效果。此外,價值觀的目標明確以后要突出評價的目標和課程思政的關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的價值和內容,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目標引導,落實思政教育成果。
(二)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注重思政引導
以成果為導向的促學評價在評價方式方面強調了成果和思政的引導,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流程性的評價,如課前評價、課中評價等以外還強調了評價的內容,明確課程評價的內容要貼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學習表現(xiàn),以學生品改進的方式展開評價而不是單純停留在流程上,體現(xiàn)課程評價的優(yōu)勢和方案。
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注重思政引導是指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高職英語以成果為導向的促學評價要從成果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評價的方式,每一個評價都要貼近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同時體現(xiàn)課程思政成果的導向,如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案:自我評價主要是學生在高職英語學習過程中對自身學習能力的一種評價方案,通過自我評價評估自身學習獲得的感受包括能力、技能成長和價值觀;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同樣如此,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的方式在學生學習能力、技能成長和價值觀方面進行點評,通過點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落實課程思政的要求。
(三)堅持成果導向,促進課程思政
堅持成果導向促進課程思政是高職英語開展促學評價的重要思路。成果導向的核心在于評價結果的完整性,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實施過程中要貫穿于學生一個學習的成長,在評價的過程中突出評價的指導性和發(fā)展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體現(xiàn)課程思政的價值。
以成果導向促進課程思政符合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教師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以成果的方式展示自身學習的實際效果,如學習了關于文化差異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份英文本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可以是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組共同完成,在報告中要求學生詳細寫出自己對文化差異的了解以及將課本中的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對比,讓學生以調查報告的方式完成知識內容的學習,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除了調查報告,以成果為導向落實課程思政的方式還有很多,如課程的討論、辯論、各類的實踐活動、課堂學生講課、微課等方式,在具體的成果選擇方面還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吻合,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落實課程教學的目標,提升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四)完善評價體系,優(yōu)化評價內容
完善評價體系優(yōu)化評價內容是基于成果導向的促學評價實施思路。高中英語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評價體系的方案可以進一步明確評價的內容,在評價指導過程中做好課程思政導向的內容,真正將思政納入到課程評價并確保課程思政得到順利的實施。完善評價體系是促學評價理論的重要思路,也是基于成果導向的重要實施思路。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評價一般是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來組成,這種組成方式決定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學習表現(xiàn)都有考核但在實際過程中這兩種的考核評價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課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評價要完善評價的體系,要求教師不僅要著力于期末考評和學生的出勤等日??荚u還要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實踐等內容納入其中,如高職英語教學中組織了英語口語競賽,參與競賽的學生都應該得到評價且將其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通過完善體系的方式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廣泛參與,積極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完善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貼近學生實際開展成果導向的教學評價方案,不斷優(yōu)化評價內容和發(fā)展的目標,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結:基于成果導向開展的促學評價要從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實際出發(fā),做好課程思政的具體落實和指導,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和成果導向,落實課程思政的要求,提升思政在高職英語落實的具體效果。
參考文獻:
[1]陽爍.基于“智慧職教云”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索[J].海外英語,2021(19):174-175.
[2]徐業(yè)紅.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改革中有效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4(19):102-103+106.
[3]袁艷艷.課程思政理念下POA理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新生代英語》為例[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