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媛 甄 凱 袁哲沛
近年來,我國院前急救工作發(fā)展迅速,院前調度工作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隨著MPDS系統(tǒng)的運用,調度員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在MPDS系統(tǒng)應用早期,調度員越詳細地捕捉三要素,受理時間就越長,派車時間也隨之延后,而調度人員有限,在呼入高峰期,受理臺長時間被占用,若完全遵從MPDS正規(guī)流程和建議的模式進行接警[1],必然會導致排隊電話的增加。為了避免過多占用受理時間、減少電話排隊,調度員只能選擇精簡調派模式,并減少進入MPDS系統(tǒng)次數,減少指導,盡量縮短受理時間,這與MPDS使用的初衷不符[2]。若不及時采取新的、合理的調派模式,勢必會增加患者和急救中心的矛盾。2018年下半年起我中心在受理時采取受理-調派分離模式,本文對受理-調派分離和受理-調派一體兩種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兩種調派模式對院前急救效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方法,從我中心2017年7月-2020年7月間的院前出診任務中選出2311例次命令單進行對比研究,將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1030例次命令單作為對照組(受理-調派一體模式),2018年8月-2020年7月間的1281例次命令單作為觀察組(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對照組患者男593名,女437名,年齡18~85歲,平均年齡(52.54±22.29)歲;觀察組患者男737名,女544名,年齡21~89歲,平均年齡(52.41±22.25)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對,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兩組模式實施方案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調派一體模式,即調度員摘機后詳細詢問完所有問題后落單并通知急救分站值班車組。觀察組采取調派分離模式,是將調度席位分為受理席和派車席,由受理席專人受理,在獲取詳細地址等受理三要素后首次將任務掛起,派車席開始派車,迅速通知相應急救分站值班車組,并要求3分鐘內出車,由派車席監(jiān)督。受理席再進一步獲取相關信息并在完成MPDS指導后落單。
1.3 觀察指標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不同年份的平均派車用時、平均落單時間、平均到達時間、電話排隊率、空車返回率及滿意度。
1.4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院前急救用車;應用MPDS系統(tǒng)完成受理;調度員實時工齡大于2年。②排除標準:欲派無車;長途轉運用車;市內非急救轉院用車;死亡鑒定;報警人醉酒、方言等語言溝通困難。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調派模式效率因素比較 觀察組采用受理-調派分離模式下的平均派車用時、平均落單時間、平均到達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調派模式效率因素比較
2.2 兩種調派模式電話排隊率、空車返回率及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采用受理-調派分離模式下的電話排隊率、空車返回率及滿意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種調派模式電話排隊率、空車返回率及滿意度比較 例(%)
院前急救調度員是報警人與急救人員之間的聯(lián)系樞紐,不僅需要及時有效地處理求救者所提供的信息,還需合理調配醫(yī)療資源并實時掌控患者病情等,以達到最短時間進行院前急救目的,從而促進院前急救工作順利開展[3]。選擇合理的調派模式是做好調度工作的關鍵,用最短時間及時精準地派車,可有效提高調度的受理效率,提升調度工作質量。
本研究通過數據分析發(fā)現(xiàn):我中心采用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后的平均派車時間、平均落單時間、電話排隊率及平均到達現(xiàn)場時間均優(yōu)于受理-調派一體模式,表明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可以提高調度員的工作效率。這是因為受理席通過規(guī)范受理用語和預案提高遵從度,能夠減少報警人干擾所出現(xiàn)的間題,當及時引導報警人快速說清受理三要素后,在不中斷受理的情況下及時掛起待派,保證派車席盡早將急救車派出,使派車時間節(jié)點前移,縮短了派車用時。同時受理席可以及時告知報警人急救車已經出發(fā)、從哪里出發(fā)等準確情況,不僅使報警人情緒穩(wěn)定,容易配合后續(xù)的電話指導,也減少了其反復催車的無用對話,這樣落單時間也會相應地縮短,電話排隊次數相應明顯減少。派車席通過指揮系統(tǒng)全面、直觀地掌握急救車輛動態(tài),宏觀調派,在任務掛起后及時派車,實時監(jiān)督任務進行、保障出診人員溝通流暢、觀察車輛的行進路線,指導最快捷的路線,必要時聯(lián)系交警進行道路疏通,從而可以縮短急救車達到現(xiàn)場的時間,為挽救生命創(chuàng)造最佳的搶救條件和贏取更多的搶救時間,從而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效率[4]。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受理-調派分離模式的空車返回率低于受理-調派一體模式,滿意度高于受理-調派一體模式。這是因為在受理-調派分離模式下,受理席不需要分心去找車、派車,可以專心地繼續(xù)使用MPDS系統(tǒng)進行指導,使患方積極參與急救,降低了急救反應時間,降低了患者因等車過久而選擇盲目自行入院的可能性,而后續(xù)的電話指導也可穩(wěn)定報警人情緒,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去向,如患者自行離開可以及時召回急救車[5],減少不必要的空車,從而降低了空車率。另外,派車席及時派車滿足了報警人的心理預期,打消了急救車派車不及時的顧慮[6],受理席的后續(xù)急救指導滿足了報警人的心理需求,滿意度自然就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和首警負責制并不矛盾,調度員不能因為席位的分割,就彼此互不關注,急救無小事,急救調度工作更是如此,受理席和派車席各司其職,相輔相成,受理席從受理開始便持續(xù)關注患者動態(tài),對受理任務負責,派車席派車后持續(xù)關注車輛動態(tài),對車輛負責;受理席在落單后不僅要及時向出診急救人員反饋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還需要及時掌握在派車輛位置信息,以便在催車電話進來詢問“急救車從哪里過來”“急救車到哪里了”等問題時,能快速而不敷衍地回復,更利于縮短受理時間。另外,受理席還要關注其他受理席受理內容,尤其是地址相同時,要及時核對,既要防止漏單,也要避免重復受理制單[7];派車席還要對完成任務的車輛及時提醒改變車輛狀態(tài),增加待命車輛。
綜上所述,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充分利用了MPDS系統(tǒng)的先進技術,采用集中受理,專席派車,一方面能使派車時間前移,提高了出車反應速度,讓急救車能夠更早地到達急救現(xiàn)場,使患者受益。另一方面提高了調度員的受理效率,也使調度員受益。保證了調度員在受理過程中的連續(xù)性、直觀性和可持續(xù)性,極大提高了整體急救工作的效率。因此,受理-調派分離模式對院前急救調度工作的運行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