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軼
摘要:《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既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第一步,也為學生接受新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一生都很重要。
關鍵詞:預習方法;英語學習;自主學習能力
預習,它是什么?
許多學生甚至家長認為語文要預習,數學要預習,但因為英語是一門外語,看不懂,不會讀,也就無法預習。那到底什么是預習呢?預習,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在課前預先獨立地學習有關資料,為課堂學習做準備,對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預習很重要,為什么?
1.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預習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
記得在教授 《Dolls》這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眼睛eyes、耳朵ears、鼻子nose等分不清楚,我布置的預習作業(yè)就是讓大家準備一個玩具娃娃,聽錄音記住它們五官的單詞。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學生可以拿出自己帶來的玩偶介紹它的五官特征,如“big eyes”“ small ears”等。由于大部分學生都積極預習了本課知識點,原本一節(jié)新授課倒像是一節(jié)展示課,課上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爭先恐后想表達自己。碰到學生精彩的表現,我常常會說:“Great! Clap hands for them!”接著全班就會鼓掌表揚該同學。通過預習,老師上課的效率高了,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2.預習有助于英語聽讀能力的提高
小學生英語的預習作業(yè)主要是聽課文錄音并跟讀。在小學階段,小學生聽英語和讀英語的習慣很重要,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聽是前提,只有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
預習很重要,怎樣做?
1.讓孩子明確預習的內容和要求
每個單元都有“Story time”“Cartoon time”等諸多版塊,如果一次性預習完,內容多,效果差,所以我采用分版塊預習,這樣就減輕了學生預習的負擔。因此我在布置預習任務時,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將學生分成三個等級:A級:緩進生;B級:發(fā)展生;C級:快進生。對每個層次的學生,我提出了不同的預習任務(如下所示)。
A級:能聽讀錄音,理解意思。
B級:能跟讀錄音,找出本課中的疑點和難點。
C級: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通過一些途徑自行解決問題。
2.讓孩子采用合理的預習方法
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無窮。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預習中多思考、多分析,學會讀、劃、查、思、記。
讀一讀:聽錄音初步掌握生單詞的讀音,讀順課文或了解新授內容,從語音起步,要求盡量讀準。
劃一劃:劃出讀不準的單詞、看不懂的句子。
查一查:查閱字典、詞典等資料,嘗試讀準、弄懂不理解的地方。
思一思:聯系上下文仔細揣摩,或結合課后練習的內容再讀再悟。
記一記:記下自己的預習情況,如在家庭作業(yè)中記下“I can… ”“I cant…”。
3.讓孩子堅持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需要堅持,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預習根本沒有效果。我們需要采用不同方法鼓勵學生堅持預習。
可以結合多種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我能做,我會做,我要做”,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在喜悅中真正收獲知識和本領。
合作中促進孩子的發(fā)展。由于學生的預習很多都是在課外進行的,所以要求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英語教學,更加關注子女的學習,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習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敲門磚,是學習全過程的第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讓我們持之以恒做好預習,順利地敲開英語課堂教學的大門。3B36E9D2-FCB4-4A94-84CC-AB2374FBC5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