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運用拓展訓練,設計多種活動項目并模擬自然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與體驗。文章分析了中職體育教學中運用拓展訓練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
關鍵詞:拓展訓練;中職體育;體驗式學習
拓展訓練本質(zhì)上屬于體驗式學習,是在體育訓練的基礎上,融入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等理論,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因此,在設計體育課程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社會生活需要,通過模擬自然環(huán)境鍛煉學生的團隊凝聚力和個人意志力。
一、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遇到的問題
(一)存在安全隱患
安全問題一直是拓展訓練的爭議點,由于拓展訓練的運動特點和教育目的,加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在訓練中難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對此,教師要認識到拓展訓練的危險性,正視拓展訓練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在實施拓展訓練時將安全工作做到位,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尤其是在戶外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多組織集體活動,讓學校放心,讓家長放心,也讓學生放心。
(二)資金有限
近些年,拓展訓練雖然在國內(nèi)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受到了學校、企業(yè)和相關組織的歡迎,但并未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得到普及,很大原因是缺乏資金支持,導致教師在創(chuàng)新和改革過程中有心無力。
同時,部分拓展訓練項目對器械和場地的要求較高,如越野訓練需要專業(yè)的服裝、場地和設備,僅靠中職學?,F(xiàn)有的設施難以正常開展,而專業(yè)的設備和器械不屬于基礎設施范疇,需要中職學校另外準備資金采購。如果中職學校缺少拓展訓練資金或是資金數(shù)額有限,會直接影響拓展訓練的效果,進而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二、拓展訓練應用于中職體育教學的策略
(一)借助拓展訓練,設計教學內(nèi)容
開放的環(huán)境和較高的挑戰(zhàn)難度是拓展訓練的特征。在設計訓練項目時,中職體育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拓展訓練的目的,提高拓展訓練的效果。
在拓展訓練中,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基于學生的實際運動水平設計訓練項目,適當調(diào)節(jié)難度,促使學生積極投入訓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拓展訓練中接受精神和力量的雙重挑戰(zhàn),通過拼搏和努力不斷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己,激發(fā)身體潛能。
例如,在講授“跳躍”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教師可以設計“袋鼠跳”的拓展訓練,這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項戶外游戲。在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準備好若干個布袋,將學生帶到空曠的操場,用明顯的標記畫出各隊的起跑線和跑道線,兩條起跑線間距為30米,每條跑道寬1.2米左右。準備工作完成后,教師要向?qū)W生詳細介紹游戲規(guī)則:每10人分為一隊,再將每支隊伍分為a、b兩個小隊,相向排成一縱隊。比賽開始前,a隊第一個成員將布袋套在腰部,聽教師的命令向b隊前進,中途布袋不能脫離雙腿,前進到b隊后脫去布袋,再由b隊第一個成員套上布袋向a隊前進,依次交替循環(huán),直至最后一個成員完成游戲。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想要在游戲中獲得勝利,就要跳得遠,跳得快,掌握一定的跳躍技巧。這在無形中讓拓展訓練項目與體育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了聯(lián)動,學生不僅可以在拓展訓練中鍛煉合作精神和力量,還能在訓練中主動探究跳躍技巧。
(二)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彰顯團隊合作精神
拓展訓練是在戶外進行的,學生可以從自然環(huán)境中感受和體驗到更多樂趣,因而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達到提高訓練質(zhì)量的目的。因此,在設計拓展訓練時,教師要合理運用自然環(huán)境,借助地形和地勢鍛煉學生克服困難、勇攀高峰的寶貴精神。同時,在拓展訓練中,團隊項目占比較大,教師可以設計帶有適度危機感的項目,讓學生在壓力和危機感中產(chǎn)生競爭意識,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為集體爭取榮譽。
例如,在講授“跑”時,為了讓學生敢于超越自己,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內(nèi)容,組織徒步越野的拓展活動。在拓展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分成多個小隊,每個小隊有自己的隊名和口號,再帶領學生到當?shù)氐娘L景區(qū)或?qū)I(yè)場地開展拓展訓練,路途上有陡峭的山坡、崎嶇的小路、刺手的荊棘、清澈的小河和險要的獨木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講清楚規(guī)則:無負重徒步行走或奔跑10千米,每個小隊的隊員要相互扶持,爭取做到不掉隊。
在過獨木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才能順利通過獨木橋?通過獨木橋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如“恐高的人可以選擇慢慢蹲下來降低重心,再放慢速度摸索著過橋”“過獨木橋時要相信安全措施,穩(wěn)住心態(tài),保持身體平穩(wěn),慢慢走過去”等。通過交流和互動,學生的團隊互助精神能得到有效提高。
教師以徒步越野為拓展訓練的主要項目,在活動中設計豐富的運動環(huán)節(jié),鍛煉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團隊配合能力。
(三)豐富拓展訓練項目,增強集體榮譽感
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職學生存在缺乏學習自信、自我管理能力差、集體榮譽感不強等問題。而拓展訓練能夠讓學生在團隊項目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擺脫教師的束縛,實現(xiàn)自我管理,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獲得成就感,樹立體育學習的信心。
在拓展訓練中,教師不僅要擔任設計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還要做好指導者,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尤其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用激勵性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敢于面對訓練中的困難,不斷突破自己。
除此之外,部分中職學生存在社交障礙,所以在設計團體項目時,教師要多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完成訓練項目的同時,促使團隊成員積極溝通和交流。
例如,在講授“體育活動中的人際交往”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能力,也為了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積極交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模擬背景:生活在金沙江邊的少數(shù)民族,每年春暖花開時都要舉行聲勢浩蕩的渡江比賽,有趣的是,他們渡江的工具不是“船”而是“橋”。然后,教師要求學生以10人為一組,利用紙板箱、封箱帶、百得膠等材料自行設計和制作兩座相同的橋,將其作為“渡江”的工具。同組的組員需要全部站在第一座橋上,然后把第二座橋放在第一座橋前面,10個人全部轉(zhuǎn)移到第二座橋上時,再將第一座橋放在第二座橋前面,如此不斷前進。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前進過程中橋不能坍塌,任何人也不能從橋上下來。如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兩座橋?這需要學生共同探討和交流,并從穩(wěn)定性、承重性、美觀性等角度進行分析。
在制作橋的過程中,小組長要對組員進行合理分工,讓每個組員完成自身的任務,最后將各自負責的任務拼接在一起。為了保證游戲的公平性,也為了小組組員更加積極地開展互動,每個組員都要積極提出想法,通過投票選出合理的意見,再進行討論,集合眾人的智慧設計出優(yōu)秀的橋。在這個游戲中,學生既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又學會了傾聽、思考和溝通,有效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
(四)努力完成訓練項目,重新樹立學習自信
在拓展訓練中,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在項目挑戰(zhàn)未開始前就懷疑自己能否成功,導致他們難以突破和提升自己。針對這一情況,在設計拓展訓練項目時,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完成訓練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遵循由易到難原則,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對學生展開引導。
對一些在拓展訓練中表現(xiàn)不到位的學生,教師應及時了解情況,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完成訓練科目。同時,考慮到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在設計拓展項目時,教師可以融入各專業(yè)的特點,強化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的能力。
拓展訓練與田徑訓練有很多相通性,二者在訓練方法和表現(xiàn)內(nèi)容上也有相似性,對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表現(xiàn)有著較高的要求,這為拓展訓練融入田徑訓練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講授“源遠流長的田徑運動”時,為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教師應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豐富的拓展訓練項目。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兩人三足游戲,考驗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參與游戲的學生需要齊喊口號前進,在默契的配合中完成游戲,在達成目標的同時收獲成就感。其次,教師要逐漸提高訓練難度,設計“運西瓜”游戲,以籃球代替西瓜,三個學生為一小組,第一個成員根據(jù)教師指令帶著籃球繞過障礙物后返回,第二個成員繼續(xù)重復上述運動,直到最后一個成員到達起點,將籃球放在指定位置上,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這個游戲既考驗了學生的個人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部分學生在帶球繞過障礙物時,籃球總是會掉落,教師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
(五)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在開展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安全管理是不能被忽視的,體育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每項拓展項目開始前,要再三檢查安全措施,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中職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較少參加體育勞動,身體素質(zhì)參差不齊,拓展訓練雖然可以鍛煉他們的運動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但也要結合他們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針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無法參與拓展訓練的學生,教師要了解其意愿并及時采取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訓練開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讓他們認識到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哪些安全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免受到傷害,進而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在遇到危險或意外時懂得自救。
在講授“投擲”時,為了鍛煉學生的投擲能力,教師應設計以投擲鉛球為主題的拓展活動,選擇無風且寬闊的平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先講清楚規(guī)則:投擲者不能通過助跑來加快投擲速度,投擲時只能用手,不能借助其他工具,投擲鉛球時腳不能超過投擲線。拓展訓練開始時,教師要先對每個小組進行提問,回答正確的小組可以選擇一個人投擲鉛球,累計投擲距離超過50米的小組獲勝,并獲得糖果、水果、蛋糕等獎勵,其他小組則可以獲得花生、瓜子等獎勵,以此調(diào)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為了讓活動更加安全,教師要先提問:“投擲時大家要注意什么問題?”學生根據(jù)學習過的體育知識或者生活經(jīng)驗回答:“投擲時不能穿鞋跟過高的鞋子,容易扭到腳?!薄巴稊S時要看準方向,不能盲目投擲,以免傷到他人。”“在觀看同學投擲時,要注意鉛球的運動方向,避免誤傷?!边@樣一來,學生會提前有心理準備,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此外,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無法參與拓展訓練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擔任志愿者、裁判等角色,盡量保證所有學生參與拓展訓練。
參考文獻:
[1]羅鋒.中職體育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思想的途徑研究[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12).
[2]劉太廣.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方式[J].學園,2020(36).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