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芬
摘要: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時應正視眼下存在的不足之處,持續(xù)改革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深刻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與內容,合理挑選更能吸引學生關注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有效滲透,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學角度,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引言:面對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梢约訌娊處熽犖榻ㄔO,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fā)重要,因此,對于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xiàn)實意義。
一、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必要性
(一)高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提出要培養(yǎng)高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學校需要應國家要求對學校的教育模式做出調整。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的理念如今也已經深深扎根于人們的心中。然而,在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實踐中,往往很難從根本上扭轉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趨勢,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無法實現(xiàn)。學生學習任務重、身體素質下降、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低,已成為阻礙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頑石。
(二)高中生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對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高中生物的實際教學任務繁重,實際教學時間短且重視學生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只能使用講授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很多年,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在中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教育部提出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的領導下,核心素養(yǎng)與生物課堂的融合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上如今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加持,以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為高中生物課帶來了活力,促進了高中生物課程改革新理念的實施。
二、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策略
1.靈活的計劃實驗內容,調起學生的探索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實驗課程是其主要核心,并且也是學生真正掌握生物知識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若是想利用實驗來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欲望,那么就要重視實驗室的條件和進行實驗的目的,這樣才可以設計好實驗課程,為其提供更多的機會,提升實驗教學效率。在進行實驗課程活動時,因為生物實驗本身就具有多樣性的特征,以此教師應按照不同的實驗內容合理利用實驗器材,進而設計出更適宜學生認知的實驗方案,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其可以從實操中不斷增強自身的水平,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應用,從而切實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教師需在課前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相對應的生物細菌實驗,使其能夠對實驗過程有一個大致的掌握,緊接著教師在對他們提出問題:艾弗里的實驗的精妙之處是哪里?能夠直接用眼睛看到細菌嗎?然后再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培養(yǎng)大腸桿菌來取代肺炎雙球菌,使其明確菌落的形成。雖然沒有辦法重復上述實驗,但是通過培養(yǎng)菌落也可以使學生清楚體外轉化的觀測指標,同時也為之后的學習做好鋪墊。在學生了解到菌落的特征之后也更容易理解上述實驗的精妙之處。這種實際操作的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在生物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并在合作學習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生物探索能力。
2.采取小組探究學習方法,增強學習效率
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以此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以組為單位使其在交流和評價中獲得知識。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植株的向光性并讓他們之間進行探討:在外面能看到這種生長的情況嗎?指引其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并表述圖中植株生長的方向有什么特征,分析其中的原因,對植物有沒有好處等。進而使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其生物學習的效率。
3.將高中生物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很多學生都認為高中生物課程內容充滿趣味性、便于掌握,在考試時能夠取得好成績,卻忽略了學習的主要目標并非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做到學以致用,用自身所學解決實際問題;促進能力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適應社會發(fā)展,做出自我貢獻等。大部分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升,實際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主要還是依靠教師課堂上的講解,沒有形成通過其他渠道獲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導致在理解相關知識時存在較強局限性,并不具備分類概括的學習能力,也無法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要注重將生物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選取學生更感興趣的內容展開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積累更多生物基礎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直觀認識生物學習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讓其進一步形成應用自身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引導學生在發(fā)現(xiàn)、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理解相應的生物知識,潛移默化中提升生物核心素養(yǎng)。
結論:我國全面推進核心素養(yǎng)教育,是黨和國家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做出的重大決策。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生物學科教師素質要相應提高。高素質的生物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基本保證。
參考文獻:
[1]裴佳星.簡析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高考,2021(28):53-54.
[2]陳洋芳.淺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高考,2021(28):67-68.
[3]黃鵬.關于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79):127-129.
[4]秦秉乾.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深度學習策略初探[J].甘肅教育研究,2021(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