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李春 卞睿睿
摘要: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都會面臨上臺演奏的情況,多年的學習要通過上臺演奏為觀眾留下最好的舞臺表現,因此在上臺演奏時保持平和的心境對于演奏者來說至關重要。這就會牽扯到另一個問題——怯場,怯場是每一位學生都可能面對的情況,導致學生產生怯場的因素很多,要有效控制心態(tài)、避免產生怯場就需要認真分析產生怯場的因素,針對這些因素制定策略,從心理意識和行為上克服怯場現場,為觀眾呈現一場優(yōu)秀的演出。有效避免怯場對演奏者造成心理陰影,全面改善演奏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使演奏者不斷提升心理素質和音樂演奏水平。
關鍵詞:音樂演奏;怯場心理問題
一、怯場產生的主要心理行為表現
音樂演奏是一門表演藝術,需要學生保持穩(wěn)定的心境才能給觀眾呈現一場最好的舞臺表演,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怯場的情況[1]。怯場對于學生演奏表演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好好處理甚至會導致學生患上心理疾病。經過研究發(fā)現,學生在音樂演奏中怯場現象表現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可以具體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技術性怯場。學生在音樂演奏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選擇演奏曲目,如果選擇合適的演奏曲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產生怯場的心理,給予演奏者一定的信心支持[2]。另外,音樂演奏技術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形成的,需要經過勤學苦練,只有不斷練習才能形成學生的慣性記憶,降低學生演奏時的緊張感。如果學生為了炫技,只是一味想要展現自己的高超技巧,在演奏中選擇難度比較高或者不適合自己的曲目就會在心理上給予自己過高的壓力,比較容易造成怯場問題。另外,如果學生臺下練習超負荷的話,也很容易出現比較多的錯誤,給學生心理上帶來更大的壓力,影響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因為多次障礙產生挫敗心理,影響臺上正常發(fā)揮。如果學生對自己演奏的曲目不自信,會在演奏時產生比較多的顧慮,一旦到臺上表演很容易會出現動作僵硬、記憶混亂、無法控制肢體動作和心跳呼吸等情況,導致正常的演奏節(jié)奏被打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演奏的靈敏性和準確性[3]。這種現象就是典型的技術性怯場。
二,心理性怯場。學生大多心理活動比較豐富,而且感情充沛,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并沒有深入的融入到社會中,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比較少,因此當情緒波動過大時很難及時有效的處理情緒。一旦面臨比較重要的大型表演,學生很容易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造成怯場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心理,很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演奏表現。由此可見,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不強,心理素質有待提升。其實不管是技術性怯場還是心理性怯場都會或多或少的反映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方面,可見要有效解決學生的怯場問題需要從心理角度入手,認真分析影響學生演奏表現的心理因素,有針對性制定優(yōu)化方案,進一步解決學生在音樂演奏中產生的怯場問題,確保學生可以給觀眾呈現一場優(yōu)秀的演出。
二、在音樂演奏中避免怯場現象的有效措施
(一)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
在音樂教學方面,教師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情況,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確保學生上臺演奏的時候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完成演奏,降低怯場產生的幾率。不過,音樂知識積累和技能提升都需要一個過程,學生只有通過勤學苦練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師需要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正面面對失敗和挫折,教會學生處理失敗情緒的正確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從失敗和挫折中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記憶,在正式演奏時盡可能避免產生這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降低怯場現象。
(二)采用科學的方式,避免超負荷練習
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需要不斷練習,很多時候學生過于在乎演奏技巧和訓練程度,但是卻忽視了個人素質和練習方法等因素,沒有正確認識到練習方法對于演奏效果的影響。因此,學生在練習的時候需要注意采用科學正確的方式,避免超負荷練習和無效練習等情況。首先,學生在視奏階段需要注意速度,提升自己識譜速度,要求識譜時準確完整,并且及時反映到手指上,控制手有目的運動,配合聽覺監(jiān)督,形成完整的演奏流程,建立音樂思維。其次,學生在技術攻克階段需要認真分析作品,尋找技術難點,集中精力攻克技術難點,每日定期練習,在攻克技術難點之后,開始練習整個曲目。在練習作品的基礎上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情況、作家生平以及作品蘊含的情緒,更準確理解作品內涵。最后,學生在熟練演奏階段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演奏欲望,確保自己可以熟練背譜,形成習慣性記憶。
(三)運用心理療法,提升心理素質
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及時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在練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另外,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確保學生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放松心態(tài)。其次,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需要時常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及時消解學生的負面情緒。
結語
在演奏過程中產生怯場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有很大負面影響的,處理不當的話輕則會影響學生演奏的表現,重則會讓學生產生心理陰影進而影響到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因此,學生需要正視怯場問題,認真分析自己產生怯場的原因,通過正確的方式處理怯場問題,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在必要的時候需要積極尋求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和教師及時溝通排解消極情緒。教師也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溝通,認真分析學生產生怯場現象的原因,通過改良教學方式,不斷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確保學生采用科學正確的練習方式進行音樂練習,避免學生出現超負荷練習的情況,盡量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努力最大限度避免怯場,確保學生利用自身積累的音樂知識和自身的音樂技能為觀眾展現一場視聽盛宴。
參考文獻:
[1]林琳. 音樂演奏中怯場心理問題探析[J]. 北方音樂,2014(18):185.
[2]楊薇. 音樂演奏者的怯場問題研究[J].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4(03):173-177.
[3]馮繼鋮. 音樂演奏中怯場心理問題探析[J]. 音樂天地,2010(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