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榮
摘要:對學生來說,會閱讀且具有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學到文化知識,還可以構建知識體系,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但現(xiàn)在,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只注重文本知識的講解,卻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閱讀教學活動,實踐“雙減”政策,合理安排閱讀資源,使學生在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下,得到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伴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教育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新課程改革,新課程要求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全方位人才,作為最基礎的小學階段要守好第一班崗。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進行學校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比較薄弱,學校應加強小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閱讀能力、概括能力...語文作為我們國家的母語,應該發(fā)揮它的特殊性和人文性,所以語文教師肩負著重要責任,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為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設置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綜合概括文章主題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喿x我們能收獲知識,開闊眼界,從文字中感悟生命,獲得生命的哲理。所以在小學階段,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力,這就要求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悟人生,那么如何感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僅僅依靠教師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發(fā)揮指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當中體會、概括文章的主旨,與作者產生思想共鳴。
比如,在講授《軍神》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欣賞重點段落,通過賞析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在欣賞結束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學習完這篇文章,你們最佩服誰呢?”在問題提出后,可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用文中的話來分析回答,學生的回答當然不是唯一的,有說沃克醫(yī)生因為他醫(yī)術高超,有說劉伯承因為他意志堅定,在學生回答回答后一定要給予肯定評價,然后引導學生“這篇文章的題目叫軍神,那么主要表達向誰的敬意呢?”學生進行討論,得出最后是對劉伯承先生,從而實現(xiàn)了對課文主題的有效理解與概括。
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無論從整體上還是從部分方面來看,都非常重要。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各不相同,教師應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給予有效的引導。通過反復朗讀或分析文章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如何閱讀、理解課文。因此,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后,將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容,閱讀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例如,在閱讀《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把生字詞教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引導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景和物產有一定的認識。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學生朗讀時情緒是否飽滿、準確。為了加強學生對相關語句的認識,體會課文中遣詞詞造句的特點,教師應該再一次讓學生重復朗讀,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運用重復朗讀法來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感情,對某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可結合整體、局部地進行學習,使學生從整體上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詳讀課文,領會分析文章內涵
學習時不僅要掌握表面重點的詞語,而且要懂得深刻的含義。小學階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知識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不能僅僅概括文章,而應通過不斷的分析了解文章的內涵。初學時學生會處于混亂狀態(tài),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專業(yè)知識,帶著學生去欣賞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如:運用哪種修辭方法,以及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用,用什么描寫方式突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等等。舉例來說,在講授《聽聽,秋的聲音》這篇文章時,教師在講完重點字詞后,引導學生進行概括,這時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地進行課文賞析,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教學生分析的要領。教師這時就可以說:“每一段開始都寫了聽聽,秋的聲音,那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大家開動腦筋來思考一下?”通過中引導學生看固定句、找名詞、動詞等關鍵字,來實現(xiàn)對文章內容的更深層次理解。
四、注重學生閱讀體驗,激發(fā)興趣提升能力
閱讀興趣是教師必須關注的重點。一旦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想要閱讀,在閱讀中,就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去理解。事實證明,在寬松、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以輕松、積極的心態(tài)來閱讀,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課文中的人、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覺和理解,會更愿意參與到閱讀中,并且閱讀體驗會更好。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著重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知等方面入手,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產生更多不同的情感,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從而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最終自然也就可以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長期的學習與積累,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教育學生。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發(fā)展中,教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根據(jù)學生成長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世界,使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得到鍛煉,體會到閱讀的美妙感覺,并促使學生從整體上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佟淑君.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28.
[2]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