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振
摘要:我國新時期的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全面素質的人才。良好的初中音樂教育能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對我國初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此進行了探討。以吸引新的想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問題;解決辦法
一、現(xiàn)階段初中音樂教學概述
音樂教育是綜合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教育觀念的不斷轉變,初中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音樂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學生的審美水平,增加孩子的審美體驗。同時,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一些被歷史沖刷掉的民族文化精髓。同時,中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解放思想,激活想象力,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新水平。正如朱光潛在《談美》中提到的,美是需要個人去發(fā)現(xiàn)和欣賞的,音樂可以引導人去探索、感受和創(chuàng)造美。這對于中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二、限制初中音樂教育改革的主要問題
(一)音樂基礎差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因為缺乏良好的社會藝術氛圍,只有少數(shù)中學生嘗試著參加一些音樂學習活動。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音樂的認知都是比較簡單的,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更多集中于流行歌曲,而對一些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均不夠。大部分學生不會讀音樂,即使是最基本的音樂韻律也無法分辨。因此,中學生音樂基礎薄弱已成為影響和制約初中音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音樂教育觀念不夠重視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初中音樂教育一定程度上還沒有具備完全的學科獨立性。大多數(shù)都是被歸類為道德教育或智力教育的范疇。由于學校未能正確認識初中音樂教育的藝術特點,從而使得初中音樂教育目標更多地強調智育性和德育性,忽視了初中音樂教育的藝術特點,脫離本源。另外,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以技能為主。教育目的忽視了音樂知識、天分和素質的培養(yǎng),一味追求專業(yè)目標。導致音樂教育沒能體現(xiàn)初中音樂教育的本質特征,不符合初中音樂教育的特點。
(三)初中音樂教材更新速度相對較慢
在初中音樂教材中,要對教材進行相對統(tǒng)一的編排,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音樂教學方法的統(tǒng)一規(guī)定,積極拓展教學內容。第一,音樂教材的改革要以新課程大綱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音樂教學經驗作相應的更新和擴展。中學生目前處于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為此,新教材的更新應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吸收一些古中外優(yōu)秀的聲樂,使其能有效地發(fā)揮中學生音樂教材的作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音樂教室的布置要體現(xiàn)美感;要使課堂中充滿強烈而有力的音樂美學元素,就必須發(fā)掘和利用課堂中的美學特征。
(四)教學模式單一
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許多中初中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提高,導致其教學能力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要求。很多初中音樂教師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老師對學生說”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學習被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與此同時,由于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學生音樂技能的掌握情況,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優(yōu)化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教學技巧,提供多種教學方法。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于中學生而言,由于年齡較小,對未知事物充滿渴望,因此教師更需要開發(f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需要逐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巧,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去享受音樂,才能逐漸提高教學質量。比如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樂曲,從故事開始由簡單到復雜,逐層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在音樂課中,教師應結合授課內容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才藝展示的舞臺,通過表演舞蹈,做游戲,猜謎語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主動融入其中,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也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感知能力,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內容緊貼生活,創(chuàng)造一個有凝聚力的互動平臺。
在初中音樂教學實踐中,要把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實踐經驗盡可能結合起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制約著教師的思維,阻礙學生的發(fā)展。音樂教師要從生活、學生熟悉事物入手,這樣才能讓音樂無處不在,進一步感受音樂的價值。正如俗語所說的“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必要的。比如,當老師給學習欣賞歌曲《百鳥朝鳳》時,可以先播放電影版《百鳥朝鳳》,讓學生們了解其中故事,然后老師借此介紹新課的內容。利用這種教學模式,逐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年歌帶來的快樂。
(三)創(chuàng)造游戲形式,豐富教學游戲是中學生經常參加的活動。
大多數(shù)孩子天生愛玩,很難長時間專心學習。對此,初中音樂教學中設計的內容更加游戲化,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了解音樂知識。作為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以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在初中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課程需要,充分發(fā)揮音樂游戲的教育功能,為學生營造有趣、體驗的音樂氛圍。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特點、愛好等,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按需要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保衛(wèi)黃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通過欣賞,了解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體會在《保衛(wèi)黃河》中所表現(xiàn)的黃河的洶涌氣勢和中華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團結人民、鼓舞人民、打擊敵人的戰(zhàn)斗作用。這既能了解曲子的創(chuàng)作背景,又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氣氛,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初中音樂教育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教育理念的號召,結合時代要求作出轉變。通過明確教學目標,轉變教學觀念,在正確的教學策略指導下,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差異化的思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樂趣,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音樂,進而實現(xiàn)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從而進一步促進初中音樂教學,保障音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