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要:“雙減”工作事關國家發(fā)展和民族未來,是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大事。為落實“雙減”,回應群眾關切,各地市要建立多部門參與的閉環(huán)管理機制,堅持源頭管控、從嚴治理,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家校合作、部門協(xié)同、實時監(jiān)測與評估等長效機制。學校要落實“雙減”政策,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發(fā)揮學校主陣地作用,為學生和教師構筑一個更加人性化的空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地展開“雙減”政策的教學課堂的建設,不僅可以適應當前的教學背景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雙減”不是單純的“減負”,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必須緊扣“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研究,破解“燈光+汗水”苦讀提分的教學瓶頸問題,實現(xiàn)減負增效,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好“雙減”質量關。通過分析我國教育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一直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阻礙之一。因此,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始終都在為了解決這方面問題而努力探究,這也是“雙減”政策在我國應該得到落實的重要原因。
一、小學語文課堂落實“雙減”政策的現(xiàn)狀
小學語文一般來說是對于學生的最基本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社會經驗都不強,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為什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還總是覺得特別困難,并且感到有壓力有負擔的,最主要的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問題,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為了追求教學速度,就忽視了教學質量,這樣的教育思想是非常錯誤的,教書育人雖然看起來是一項工作,但是其本質是為了進行知識的傳授,所以,讓學生真正的學到東西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感受,教師應該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多個方面包括對于課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學結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回歸人性和理性、優(yōu)化教學節(jié)奏,科學的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面都要兼顧到才能夠達到最終的效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將生活和語文學習結合到一起,讓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的生活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感悟。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注重導入的多樣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作為課程教學的伊始,導入的質量,導入的方法,導入的效果直接決定了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毫無疑問,高質量、精彩的導入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產生一探究竟的想法,有繼續(xù)學習的熱情,從“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椤拔乙獙W”積極學習狀態(tài)。此時,再展開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教學,自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努力改變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的單調導入方式,而是能夠通過精彩的音視頻、圖片等資源,幽默詼諧的語言,新聞實事,生活資源等來導入課程教學,盡可能地豐富導入的形式,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課程內容的教學開一個好頭,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我是什么》這篇文章時,就可以懸念式的提問導入課程內容的教學:“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那么我到底是什么?”這一個問題的提出,也讓學生產生了疑問,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此時帶領學生進入文章內容的教學,學生當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能夠為接下來文章內容的學習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豐富,例如低年級的識字、閱讀、音節(jié)以及普通話的學習和高年級的寫作等,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學習內容都極易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困難,從而難以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便需要教師運用合理且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實際的教學問題。針對于上述情況,教師要及時地轉化自己的教學思路,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來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結構。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除了在講解語文知識以外,要留給學生一定的討論時間,結合于教學當中的重難點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以便于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而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自己在課堂學習當中不是很理解的內容記錄到筆記本上,以便于隨時查缺補漏,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尊重課文主體
小學階段的語文主要是以對話或者一些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內容組成,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盡量的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能夠使教學更加簡單,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上的每一個任務都是有血有肉的,教師也應該保持這樣的思維,和學生一起去探索課本中的內容和知識,而不是進行知識的灌輸,語文的涉及范圍比較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穿插一些趣味的小知識,這樣也能夠促進學生了解到更加廣泛的知識,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也要充分將這一點體現(xiàn)出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內容,讓學生輕松愉悅地進行語文學習,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研究方向。“雙減”政策的高質量落實有助于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進程,對于更優(yōu)質教學效果的獲得有著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當然需要加以重視,并確保其落到實處。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幾個簡單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夠實現(xiàn)的,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完善,希望更多的教師能夠在這些策略的引導下,繼續(xù)探索、研究、總結問題,繼續(xù)在“雙減”政策的時代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淑超.對小學語文實現(xiàn)減負增效的策略分析[J].祖國:教育版,2020(6):58.
[2]郭文龍.小學語文減負增效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研究[J].學周刊,2020(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