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澳 郭玉鵬
摘要:隨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逐步深化,高校應細致研究計算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以使計算機基礎課程能夠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計算機應用中,扎實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固然重要,但計算機思維仍然不可或缺,它起著駕馭知識和經(jīng)驗的重要作用,要想在計算機應用上取得大的成績,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思維是必不可少的。計算機思維并不屬于理論,也不是某種方法論,而是一種思維習慣和模式。
關(guān)鍵詞:計算機思維;計算機應用;關(guān)系分析;模式
引言
計算思維的成功運用對我國計算機大學教學工作、計算機科研工作等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裨益。隨著計算思維地不斷完善,以及通過將其運用到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中,大大地推動了教學改革進度。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對問題進行未知求解、系統(tǒng)設計和行為理解的過程,就是建立計算思維。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單純的知識傳授方式,利用計算思維在腦中形成簡單圖示,對知識系統(tǒng)進行基本演繹和歸納,有意識地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來介紹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的基本構(gòu)架,強調(diào)計算機領域的思維方式,聯(lián)結(jié)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教學的關(guān)系
計算機的基礎教學同樣是需要一個時間性的磨合。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對問題進行未知求解、系統(tǒng)設計和行為理解的過程,就是建立計算思維。在計算機應用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教學,計算機應用型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如果只是利用理論課講一些上機程序,學生是很難感興趣的,上機操作學生就會遇到各種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多參與上機環(huán)節(jié),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計算機技術(shù)來進行上機演練測試,積極地運用計算機來進行實踐檢驗,將所學的程序,通過上機的形式來自主的編寫出來,并通過計算機相關(guān)軟件來檢驗程序的正確性與否。
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面對的計算機相關(guān)程序可能是固定的,但計算思維卻不是一成不變的。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教學關(guān)系具體可以劃分為:計算機原理與技術(shù)為計算思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計算機教學角度來看,計算思維是計算機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性思維,在具有了計算思維后,方可促成計算機能力地快速培養(yǎng)。首先,計算性思維的形成就不是特定的條件,所以計算思維應該具有多元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的發(fā)散思維,讓學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每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各不相同,所以沒有對錯之分,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有效地擴散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秉持一種包容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的程序設計或者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提示學生從更簡單的切入點著手,但不能否定學生的努力,正確審閱學生的計算思維,針對學生多元化的計算思維,教師也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來合理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
3計算機思維在其應用中的作用分析
計算機思維要求我們在遇到難題時要冷靜下來,透過問題的表面探究其中深層次的潛在問題,全面客觀的反映問題實質(zhì)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大前提。計算機思維要求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是查明問題原因,排除問題隱患。因為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尤其是計算機編程、設計等具體應用中涉及到的數(shù)字和部件都非常多,如果學生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問題導向,在遇到問題時只想著逃避和等待,那么問題就很難被解決,計算機理論也很難轉(zhuǎn)化為相應的計算機應用成果。在計算機應用中,計算機思維要求學生永遠保持主動,自發(fā)主動地去尋找問題。即使計算機系統(tǒng)能夠較為良好地運行,也要及時地查看是否存在缺漏之處,這樣才使問題解決于萌芽之中。
4在應用中培養(yǎng)計算機思維的策略分析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若從計算機應用型課程角度考慮問題,部分教師在計算機知識講解中,多習慣使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探究式教學方式若細致探究可以被看成一個有實踐性的教學系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計算思維目標培養(yǎng)課程,讓教學具有針對性,從而創(chuàng)立教學條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帶動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目前,中國的人才需求方向開始逐步向著實踐性人才需求傾向,所以計算機人才應具有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學生對某類知識點有興趣時,就能主動投身到知識學習進程中,從而深化知識學習。當然教師也要進行合理的引導,以包容的心態(tài)來應對不同學生的思考方式,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測試或者個人評價時,更加傾向于去肯定學生的多元思維,對其中正確的加以鼓勵,存在偏差的也要幫助改正,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導向。計算機思維的樹立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說教,傳統(tǒng)“灌輸式”地進行知識傳授,是不會起到相應作用的。
總結(jié)
所以,將計算思維滲透于課程內(nèi)容知識點中,全面合理地規(guī)劃和建立起一個與計算機相關(guān)的課程體系。在計算機課程體系的建設中應體現(xiàn)專業(yè)區(qū)分度,還要考慮課程體系中不同課程所處的層次。通過對計算機應用的過程使得計算機思維不斷得到鍛煉和試驗,最終定型;而有著相當?shù)挠嬎銠C思維才能使計算機應用中在第一時間找到最優(yōu)解,從而解決計算機難題。
參考文獻:
[1]楊春麗,邢英俊.計算機應用與計算思維關(guān)系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03):254-256.
[2]成龍斌,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途徑[J].新校園(閱讀).2016(03).
[3]劉瑞玲.計算思維在高職信息技術(shù)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職工教育.2014(04).
[4]劉風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