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云
當前,互聯(lián)網媒體的快速興起,給中小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蝕中小學生的心靈,中小學生精神空虛、行為失范。學生的道德觀一定程度上受到沖擊,普遍存在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客體化”德育,以“服從”“聽話”為培養(yǎng)目的,以灌輸和強制為主要方法,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判斷選擇能力的培養(yǎng),無視主體性道德人格教育,沒有把學生作為道德實踐活動的主體。學生對道德規(guī)范的遵守不是出于自身的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壓力,處于被動服從地位,缺少獨立思考和自我內化,導致學校德育效率低,不盡人意。如何深挖德育內涵,從“心”出發(fā),深化德育,順應社會發(fā)展需求,已成為當今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近年,我校在“尊重差異多元發(fā)展”的辦學理念下,實施“主體德育”模式,“辦有溫度的教育”,試圖實現(xiàn)“品德成人,學習成才,做事成功”的育人目標。為此,我們提出“民辦初中溫度教育下‘主題德育’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度的人文關懷和適切的人性熏陶,從“心”出發(fā),通過體驗式活動、感動型的溫情,形成讓學生從“要我變”到“我要變”的校園文化,促使學生自我內化,形成習慣的育德過程。
一、探索出主體德育下的“雙主體育人”模式
“主體德育”是“全員德育”的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與“全員德育”相比,“主體德育”在強化教師全員育人的基礎上,賦予學生德育主體地位,培育學生的道德自覺,實現(xiàn)“雙主體”育人(如下圖)。
在“主體德育”下,我校不斷完善以“德育導師制”為特征的全員育人德育模式,探索轉變全員育人方式,培育學生德育自覺的策略。
通過對學生道德需求現(xiàn)狀進行調查,我校教職員工轉變教育觀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尋求有效啟發(fā)、引導學生內在的道德需求的對策,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huán)境,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能夠自主、能動、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
每個老師圍繞主體德育下的“溫度教育”研究課題,系統(tǒng)研究主體德育理念和“溫度教育”實施策略。學校在不同場合舉辦主體德育論壇,就主體德育下的“溫度教育”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和分享,改變了學校的育德模式。
二、總結出學生自主管理行動計劃
1.培養(yǎng)自主型、學習型和研究型的學生干部隊伍
學生干部是學生自主管理的主力軍。學校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挖掘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潛能,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能力與才華的舞臺。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重視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意識,讓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置身于活動中,不斷完善自己、調節(jié)自己,使學生干部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活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我們在主體德育下“溫度教育”研究過程中,提出“四自教育”,爭取讓每一個干部通過鍛煉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揮自我、發(fā)展自我,通過實踐體驗、研究型學習和啟發(fā)討論等途徑,培養(yǎng)一支自主型、學習型、研究型的學生干部隊伍。
此外,通過探究學生干部的思想特點與心理特點,研究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對他們進行公仆意識、民主作風與管理方法的系列培訓;我們完善校級、年級、班級;學習區(qū)、生活區(qū)、運動區(qū),校園、家庭和社區(qū)學生自主管理網絡,創(chuàng)造更多崗位機會讓學生得到鍛煉,在管理中得到自我教育。
2.構建學生“同伴教育”機制
“溫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幸福,從而找到自信感和成就感。我校從2019年開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在學生學習、性格、性別等因素優(yōu)勢互補的前提下,組建學生學習共同體的機制,加強同伴之間相互教育的功能。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加強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意識,讓每個學生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觀,提高自我意識水平,能夠主動自主的發(fā)展;同時,鼓勵學生互相溝通,尋找伙伴幫助,及時解除心理困惑,獲得健康成長。
3.完善學生主導的俱樂部教育特色
根據學?!白鹬夭町?,多元發(fā)展”的辦學理念,更加廣泛地建立俱樂部制學生社團,為學生展示才華搭建眾多的“舞臺”,為學生個性才能的培育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發(fā)揮學生社團在學生自我教育和激勵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價值。學生俱樂部遵循自主、自立、創(chuàng)新、進取的宗旨,鼓勵學生推出更多喜愛的俱樂部,并加強俱樂部管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目前我校已經涌現(xiàn)出“健美操”“開講啦”“佳片有約”“合唱”“籃球”“武術”“素描”“手賬”等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社團俱樂部。
三、構建出“鴻志教育”文化建設方案
“人無志不立?!惫磐駚?,凡是社會上有影響的成名成家者,大多數(shù)在少年時期就立下了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并為理想奮斗不已。對學生來說,他在追求一個崇高的志向,在此過程中具備廣博的胸懷,高尚的精神品質,強大的動力和能力,他的人生也將變得更精彩。因此,我們根據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我?!爸黧w德育”特色,反復探索提煉后,確定打造“鴻志教育”特色品牌,倡導莘莘學子立下鴻鵠之志,磨煉堅韌的意志,塑造奮發(fā)有為的精神氣質,追求高尚的人格品質,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質,從而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繼而提升學校的文化影響力。
1.提煉學校樣態(tài)描述
“立鴻鵠志,積跬步行”這個樣態(tài)描述一提出,得到廣大師生擁護,形成了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凝聚了全校師生的智慧和力量,描繪了全校師生共同的愿景。
①“鴻志”之德:微德育、慢德育、暖德育,打造個性東安
②“鴻志”之學:會自主、有合作、厚底蘊,打造質量東安
③“鴻志”之體:有自信、好身體、優(yōu)習慣,打造健康東安
④“鴻志”之美:有才藝、懂禮儀、會審美,打造魅力東安
⑤“鴻志”之勞:善勞動、有特長、會創(chuàng)新,打造科技東安
⑥“鴻志”之師:有愛心、有溫度、有情懷,打造溫情東安
⑦“鴻志”之治:精細化、自主化、品牌化,打造人本東安
2.創(chuàng)新主題落實
志是立德樹人的突破點,學校踐行“鴻志教育”為核心的價值觀系統(tǒng),對德育各個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建立,形成可操作的體系,創(chuàng)新開發(fā)“主體德育”校本德育課程。我們圍繞“微目標、微實踐、微評價”三個面,把學?!靶≌n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開發(fā)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志愿服務、種植作物、參觀工廠等可感知、可參與的“微體驗”系列活動,增加學生閱歷,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同時,根據學生成長階段的不同,設計七年級的研學立志,八年級的青春毅行,九年級的百日誓師分級制主題實踐活動,三年內讓學生從課內走到課外,從認識自我到認識世界,從傳承文化走進生活,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磨煉意志,堅定信念,更讓他們在參與和體驗中獲得自主成長和發(fā)展。
3.開發(fā)特色課程體系
我校的育人目標是:品德成人,學習成才,做事成功。在“懷鴻鵠志,積跬步行”理念引領下,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和本校學生實際與教師特長,經過系統(tǒng)的整合規(guī)劃,設計和打造“鴻志教育”下“主體德育”特色課程體系,推進學校課程體系的特色化與精品化發(fā)展。
4.完善學生評價方式
“鴻志班級”評選:學期結束根據流動紅旗、文明班等獲得情況評出星級班級,每個級部評出五星班級一個,四星班級兩個,三星班級三個。
“鴻志少年”評選:根據“鴻志”課程的學習成果,各班參評“鴻志少年”的學生,由班級組織民主推薦,擇優(yōu)推薦參評。評選出“班級鴻志少年”之后,向級部進行推薦,經級部評委審核考評之后,擇優(yōu)選取三人參加校級評選。最終,擇優(yōu)選出校級“鴻志少年”,每個類別選取1人。
四、打造出全員德育隊伍
1.注重黨建引領學校發(fā)展
我校在發(fā)展中注重以黨建引領學校發(fā)展、以黨員教師引領教師團隊發(fā)展,確立了“強化黨建思想引領,深化‘溫度教育’實踐,助推學校內涵發(fā)展”的黨建工作目標,堅持實施“強化黨員隊伍建設與引領‘溫度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學校品牌創(chuàng)建與黨建品牌創(chuàng)建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我校黨支部在學習和生活中關注師生中的每一位、關注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關注校園中的每一角。
2.建立班主任梯隊培養(yǎng)體系
班主任是德育隊伍的中堅力量,學校通過制度建設不斷吸引優(yōu)秀教師充實班主任隊伍。學校通過優(yōu)先選送班主任學習、考察,定期組織培訓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討,組織有經驗的班主任開展示范指導活動,評選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月度人物、“感動東安年度人物”“最美教師”等,來加強對班主任隊伍的培養(yǎng),
同時,建立實習班主任、副班主任、班主任、名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五級成長階梯。清晰界定各層次班主任的職責,并制定相應評價標準。德育處在調研基礎上制定相應制度,明確正、副班主任之間的分工。學校還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讓有經驗的名班主任與新班主任以工作室“同修”方式結伴而行,助力新班主任快速成長。
3.完善導師考評與獎勵制度
學校根據德育導師的工作職責,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辦法,通過德育導師自評互評、班主任評價、學科教師評價、學生及家長評價、學校行政評價等多種形式,采取定性和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對德育導師的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考核。德育導師每年的考核成績將作為年度評先、評優(yōu)、評職等重要條件。學校還通過各種形式對優(yōu)秀德育導師表彰,宣傳、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提升學校德育導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4.構建家校協(xié)同育人新關系
近幾年來,我校提出“辦有溫度的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度的人文關懷和適切的人性熏陶,從“心”出發(fā),通過體驗式活動、感動型的溫情,形成讓學生從“要我變”到“我要變”的校園文化,促使學生自我內化,形成習慣的育德過程。學生在不斷地變化,家長也與時俱進。學校各項活動中都能看到家長們靚麗的身影,就像家長們說的:護航東安,使命必達。護航東安,責任擔當!
“懷鴻志以擊長空,積跬步以至千里”,近年來,我校通過踐行溫度教育的課題研究,對溫度教育下的“主體德育”的理念和實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研究主體德育的同時,也帶動了學校整體教育教學管理的發(fā)展與研究,在教師發(fā)展、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課程建設、學生成長等方面有了質的提升。教育教學改革永遠在路上,探索永遠在路上。我將繼續(xù)堅持辦有溫度的教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銳意進取,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