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化學中的基本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把握解決問題能力和化學思維的同時,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踐行;優(yōu)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舊事物不斷交替。在實踐中總結提煉出的新課堂模式也成為了“立”與“破”的矛盾統(tǒng)一體。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我們對“課堂模式”的五個環(huán)節(jié)又注入了一些新鮮血液, 并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積極踐行“兩增兩減”。
1.課堂檢測
教師在課前檢測階段,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檢測內容。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基礎性,普遍性的練習題;(2)檢測形式??梢允强陬^檢測,也可以是書面檢測;(3)檢測時間。檢測可以放在課前,也可以放在課中;(4)檢測反饋。為了保證檢測效果,要盡量做到當堂反饋。教師通過及時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調整教學進度。
2.課堂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樂之者?!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边@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當人對認知的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處于強烈的興奮之中,此時,思維最活躍,學習效果最佳。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某一環(huán)節(jié)或某一時段,可以適當花較少的時間,緊扣教學內容,生動激趣,調節(jié)氣氛,讓學生笑一笑、樂一樂。讓學生真正做到“愿學”、“會學”、“樂學”!
3.學習探究
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留有一點“余地”,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在研討中探索學法。
3.1自主學習
3.1.1教師要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讓學生有方向。學習目標要讓學生“跳起來,摸得到”,學習內容難度不宜過大。
3.1.2 教師要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知道如何下手。如,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提筆不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知識去發(fā)現問題。
3.1.3教師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應該認真巡視課堂,在大多數人都完成了自學任務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
3.1.4教師要讓自主學習的課堂保持安靜。學生的自主學習以“靜學”為主,以免干擾其他學生的思維。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舵手,是為學生把持方向的,動力都在學生身上,教師只能去引導他們。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教會“學生水手”搖槳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遇到問題,就會去思考,就會去討論。
3.2合作探究
3.2.1教師要注意探究問題的把握。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可以作為小組合作探究的內容。同時,教師還應該補充學生未發(fā)現的問題,補充的問題要少而精,要直擊當堂課的重難點。
3.2.2教師要注意探究形式的選擇。根據探究內容的難易等特點,教師要適當選擇“2人互助組”、“4人合助組”、“8人奮進組”的探究形式。以達到合作交流的最佳效果。
3.2.3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自由的交流環(huán)境。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在自由地馳騁,大膽地表達,激情地碰撞。
3.2.4教師要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智慧。當小組內有同學在發(fā)言時,其他同學要保持絕對的安靜,認真傾聽,不得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當一個同學發(fā)言結束后,其他同學再補充。
3.2.5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表彰。學習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快樂,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誘導”學生,不吝嗇對學生的贊美,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通過教師的輿論導向,使學生想學、愿學、樂學。
當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請?zhí)醾€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形式效果好,還是采用自主學習效果好呢?是采用學生探究效果好,還是教師講解效果好呢?教學是一種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就讓我們選擇更好的方式來打造我們的生命課堂吧。
4.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既是對學生前階段自主學習的各種表現的一個小結,同時也是一種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共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是學生發(fā)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
4.1展示的問題要有價值。要能突破該節(jié)課的重難點,不為展示而展示。
4.2不拘泥于展示的方式??梢詭讉€小組展示同一個問題;可以同一個小組兩人展示;可以口頭展示,也可以書面展示。
4.3規(guī)范學生的展示行為。教師要提出展示的規(guī)范要求,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展示的素養(yǎng)。如某小組成員在小組交流后進行展示時,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教師,開口第一句話應為:我們小組的方法(意見或答案)是……等類似語言,時刻讓學生明白他代表的是一個組,是個集體?;蛘哂袀€人意見的,應注意語言:某某小組回答不完整,我有補充……等等。
4.4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和諧的環(huán)境。在他人進行展示時,其他同學要明確任務,認真傾聽、整理、思考,準備對同學的展示進行補充。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引導、點撥、追問,使課堂真正“活”起來。老師還要落實小組長的責任,讓小組長做到全程控制,確保展示效果,避免展示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浪費。
5.鞏固提升
課堂練習是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側重點地組織學生進行的訓練活動,它穿插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鞏固、運用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應該如何做呢?
5.1 關注重難點。課堂練習一定圍繞著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設計。從考試的角度來說,還要圍繞著考點來設計。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將重點和難點進行針對性練習。
5.2趁熱打鐵。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不斷鞏固和上升的過程,但第一個印象一定要深刻,所以要抓住黃金時間,及時進行練習。初中生學習習慣、認知能力等特點也決定了課堂練習一定要趁熱打鐵。
5.3符合認知規(guī)律。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特別要注意要由淺至深、由表到里、由單一到綜合進行分層設計。課堂練習通常設計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基礎鞏固題,主要是結合課堂學習的基礎知識進行設計;第二層為探究提高題,通常對知識進行變式和應用;第三層為拓展延伸題,重在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
5.4練習設計靈活多樣。練習的設計一定要讓學生樂在其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與主動,所以必須注意靈活多樣。如問答式、板演式、競賽式、合作式等。
在鞏固提升中,課后總結和反思也尤為重要。每節(jié)課結束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該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梳理,讓每個學生的大腦中形成知識鏈條。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要舍得花些時間,讓學生進行反思自問:
5.4.1今天老師講的是什么知識?(整理內化,構建知識體系)
5.4.2我知道了多少?(對照檢查,確定補習方向)
5.4.3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對書中的哪些地方還存在疑問?(質疑提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達成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就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化學思維和科學倫理,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物質的構成和性質,通過操作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參考文獻:
[1]房宏.中學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體系與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6:5-8.
[2]沈翔.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6,29:94-95.
[3]馮海燕.淺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教學[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12: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