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竇愛兵
【摘 要】自主游戲是開啟智障兒童思維、提升兒童能力、塑造兒童性格的重要途徑。智障兒童的游戲活動普遍存在其生活之中,但自主游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各有不同。為此,教師介入,尤其是教師的有效介入顯得十分重要。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在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和康復訓練時,運用游戲治療的有效介入,積極對其進行干預,從而達到促進智障兒童成長的目的。
【關鍵詞】自主游戲 特殊兒童 有效介入
在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和康復訓練時,無論從方法還是態(tài)度上,教師都需要深入關注。本文重點談談智障兒童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介入的問題。
一、明晰概念科學化,理論實踐見真章
游戲治療對特殊兒童形成一定的生存技能,以及有效融入社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特殊兒童病理等原因,參與游戲時,兒童之間往往有隔閡、恐懼、自閉等心理,因此,他們需要教師、伙伴的鼓勵和幫助。因此,教師要科學明晰幾個概念。
(一)自主游戲
自主游戲重點不是強調正常學生的絕對自主,而是一種在特校教師主導下,學生有主動參與意愿的游戲活動,它能有效地幫助兒童找尋活動過程中的樂趣,它是開啟智障兒童思維、提升兒童能力、塑造兒童品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自主游戲也是智障兒童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組成部分。
(二)智障兒童
智障兒童是指智力明顯低于普通水平,在行為適應等方面有缺陷的兒童。本文的“自主游戲活動”就是基于智障兒童的智慧特殊性,建立利于智障兒童成長的游戲情境,以尊重智障兒童內在興趣和需要為出發(fā)點,以游戲治療為基本目的的積極主動的兒童活動過程。
(三)教師介入
這里指兒童游戲過程中,教師基于自身的觀察、分析及兒童的興趣、需要、經(jīng)驗水平等,通過游戲場地、游戲設施等方式采取的干預手段,從而促進智障兒童更好地發(fā)展,教師介入為游戲治療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以系統(tǒng)理論為依托,實現(xiàn)價值促發(fā)展
智障兒童理解能力弱,表達能力差。自主游戲是促進這些兒童自主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特殊學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理論依據(jù)尋索
1.教育專家言說
著名的教育專家福祿貝爾認為,自發(fā)游戲是兒童內心活動的自身表現(xiàn),是兒童最純潔、最神圣的心靈活動的產(chǎn)物。
2.系統(tǒng)論依據(jù)
系統(tǒng)論認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體系內部各個組成要素,而且要使系統(tǒng)內各種要素之間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形成封閉完整且開放的整體,效果才會變好。因此,教師在游戲指導中要整體把握好學生的游戲,并適時介入。
3.教育心理學依據(jù)
學生與生俱來就不一樣,就像世界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兒童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智慧,他們的智力也有高低之分。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兒童的差異,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水平。
(二)研究的意義、價值
通過研究,教師力爭找到智障兒童自主游戲的多種樣式,從中找尋智障兒童自主游戲的一般規(guī)律。
研究提高了教師觀察智障兒童自主游戲行為的分析判斷水平。研究還提升了教師的介入水平,這能夠進一步提高智障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質量。
(三)研究的內容、目標
1.研究目標
智障兒童相比于正常兒童,缺少一定的自主游戲能力。我們針對智障兒童自主游戲方法和種類的研究,增強智障兒童多樣化的自主游戲方法,提高教師多元化觀察水平和指導策略。
2.研究內容
(1)智障兒童自主游戲的方法種類調查歸納、實踐研究。
(2)智障兒童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態(tài)度、時機、方式等效果研究。
(3)智障兒童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的個案發(fā)展成長研究。
(四)研究路徑
這里的研究路徑是針對智障兒童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如何有效介入的研究,重點有三個方向:學校層面上的游戲周活動研究;班級課堂教學中開展的游戲介入研究;家庭生活中個體指導研究。
1.學?;谟螒蛑委煹挠螒蛑芑顒咏槿?/p>
根據(jù)學校智障兒童的總體情況,學校具體制訂開展校園游戲周活動的計劃。游戲內容重點關注多動癥、孤獨癥、體感不佳等本校智障兒童群體,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游戲治療。學校游戲周活動的設立,利于教師重視游戲在智障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強化了教師主動研究游戲介入的方法,形成積極的游戲活動氛圍,對特定群體智障兒童的研究更加規(guī)范具體,使教師的介入方法更加有效。
2.班級課堂教學中開展的游戲介入研究
班級游戲是游戲介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教師對本班學生的各種情況了解較多、較深,對智障兒童的游戲治療方法了解較多,班級游戲介入效果較好,教師往往能通過學科教學衍生出許多適合學生的游戲,加上班集體的協(xié)作作用,能夠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因此,游戲往往能順利開展。
3.家庭生活中智障個體的指導研究
智障兒童的家庭游戲活動,往往是智障兒童生活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家庭成員對智障兒童的智障成因了解不多,以及長輩的過分溺愛,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果早期干預措施沒有落實到位,兒童就容易錯失游戲治療的最佳期。為此,教師及時介入智障兒童家庭游戲,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指導很有必要。我們要及時告知家長親子游戲方法,對有唐氏綜合征、孤獨癥、多動癥等的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治療干預。
這里,我們舉例談談智障兒童情緒治療,通過家庭游戲的介入指導,治療效果比較明顯。情緒常常是由刺激引起的,它是由客觀事物同內在的個體需要之間引發(fā)的關系而形成的,也可以說是一個人通過外在刺激引起的內心感受的激動程度,常常表現(xiàn)為喜、怒、哀、樂等。情緒發(fā)生時,正常人有時都不容易控制,智障兒童就更不容易控制了。這時,我們就可以用游戲治療方法進行有效干預,調節(jié)兒童的情緒。如根據(jù)兒童的情緒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對容易沖動的智障兒童選擇相對安靜的游戲,選擇獎勵品要做到適切而不過分引起智障兒童情緒的激烈波動,如和家長、教師擁抱,和喜歡的玩具動物相對而笑等。同時,注意智障兒童家庭環(huán)境的營造,盡量讓其感到舒適安全。要求家長在和智障兒童游戲時要情緒穩(wěn)定、表情親切自然,做好孩子的榜樣。這樣長期堅持介入,容易起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三、教師介入有方法,找準時機巧引導
和普通學校一樣,游戲是智障兒童基本的教育活動,智障兒童的游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介入智障兒童的游戲是否有效,并不是和次數(shù)多少有關,不當?shù)亟槿胗螒颍坏菀状騺y正在進行中的游戲節(jié)奏,使他們重新組織游戲產(chǎn)生困難,不利于智障兒童游戲水平的提高,而且可能使智障兒童出現(xiàn)依賴別人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介入要有方法,要注意找準時機巧妙引導。
(一)教師介入游戲的必要性
1.智障兒童的游戲必然需要教師的介入
智障兒童的游戲必然需要教師的介入,因為雖然參加游戲的兒童有一些自發(fā)參與的能力,但實際上,智障兒童的游戲無論是設施的準備,游戲場地、游戲進程的把握,還是游戲安全方面,都比普通兒童的游戲難度大。因此,教師的介入從客觀上講非常有必要。與普通兒童自發(fā)性游戲不同,特殊學校教育背景下的學生自發(fā)性游戲,最大的特點是教師在其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同時,游戲治療在智障兒童游戲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2.教師主導作用是實現(xiàn)游戲功能性的重要力量
在特殊學校背景下,教師主導作用是實現(xiàn)游戲功能性的重要力量。在智障兒童游戲過程中,教師承擔著眾多角色,教師既是智障兒童游戲過程中的治療師,又是參與者、引導者。在客觀上,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智障兒童游戲的全程。
(二)教師介入游戲時機的選擇
教師何時介入學生的游戲?這個問題很有講究。教師介入的目的主要是引導智障學生愿意游戲、會游戲、安全游戲,增強智障兒童的游戲興趣,提升其游戲水平,支持學生游戲過程行為中的心智成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觀察水平、介入時機的選擇水平。
1.重點觀察,溫馨介入
重點觀察,溫馨介入,是對教師參與游戲的基本要求。在每次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游戲目標,選擇重點兒童、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有的放矢的觀察。同時溫馨介入,讓游戲的進行融入特殊的游戲治療當中。
2.動態(tài)巡視,相機引導
在不同的游戲小組中,運用動態(tài)巡視的方式比較重要。它不但能夠使教師全程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而且通過有目的地用心察看,同時關注各種特殊的智障兒童的活動情況,能夠使教師及時介入,解決游戲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師介入游戲的策略
1.角色演扮策略
教師扮演某一個角色,和學生一同游戲,通過自我表演,為學生提供活動示范,同時注意場地、活動過程中的設施,包括活動本身的及時調整。角色演扮策略是智障兒童游戲治療中運用較多的策略。
2.問題引導策略
把游戲的整個活動過程,歸納成幾個可以操作的問題,帶到游戲中間,是教師介入智障兒童游戲較為常見的方法之一。用問題引導智障兒童,拓展兒童在游戲中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問題引導,教師還要注意保護兒童的主動性和持久性。
3.直接介入策略
直接介入往往發(fā)生在智障兒童不能自主解決游戲中的非常規(guī)問題時,如真假不分、走不出剛剛的游戲情景等。這就要求教師及時采取直接干預策略。教師直接干預這一策略,其實是智障兒童游戲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一般不經(jīng)常使用。
4.隱性干預策略
這種干預指導策略,要求教師在學生不經(jīng)意的情況下,影響學生學習游戲,如和學生一邊玩,一邊直接完成和智障兒童相同的游戲,目的在于引導智障兒童模仿。教師通過暗示指導,讓學生自主學到不同的游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