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鑫
◆摘? 要: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電腦、手機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網絡學習課程不僅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也是積極鼓勵學生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分析和評估可以顯著促進和改善在線學習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在線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測試設計了評估系統(tǒng),以提高學生的在線自主學習能力。從信息技術課程的定義出發(fā),論述了高中計算機科學學習的必要性,總結了引入在線學習評價系統(tǒng)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在線學習;學習評價體系;教學評價;信息素養(yǎng)
一、 引言
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終身教育的基礎。嘗試對學生在線學習信息技術的行為進行分析與評價,探索構建以在線學習過程、學習結果測試為核心的評價體系,促進、引導學生改善在線學習效果逐步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交流和使用信息的實踐能力,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引導、調節(jié)和激勵作用,使學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評價評價。在素質教育真正走進課堂的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探索和實現學科發(fā)展、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探究能力,因此,在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應做到多樣化、客觀化,體現個性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領域,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下,大多數教師對素質教育的內涵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卻對素質教育的內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仍在使用。此外,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這對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有一定的影響。在線學習評價模式改變了單一結果評價模式,突出過程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評價指標多樣化,評價內容也充分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信息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習潛力。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成功,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普及。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的教學方法也開始向網絡化和信息化方向發(fā)展,并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師效果。其中,在線學習平臺是一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這一方法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網絡學習環(huán)境,促進相關知識的獲取、交流和討論,這對提高IT運營商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二、開展信息技術課程評價的重要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整體上調節(jié)和控制著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著教學活動向預定目標前進,并最終達到該目標??茖W地開展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高。同時也讓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手段運用是否恰當,教學的重難點是否講透。還可以給教師及時提供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fā)現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從而及時改變教學計劃、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進步發(fā)展。
另外,評價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的一種潛在表現過程,正確的評價能使學生真實表現當前的心理狀況,能反映出學生的意識和情感。學生為了在評價的過程中得到表揚,就會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有意識地在平時學習中多使用信息技術,以熟練技能,提高水平。當自己完成的作品被大家認可后,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fā)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熱情,同時學生學習、利用和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意識與情感也會在評價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師生可以共同構建知識資源庫,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該知識庫允許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信息技術問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學生個體的學習和發(fā)展。
提高體驗和參與感。從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育的角度來看,很多知識的教學是一條單行道,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而且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傾聽。在基于在線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中,重點是通過網絡進行協作學習和學生參與。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信息技術的學習,在在線學習平臺上進行交流,并在這個學習平臺的幫助下提出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非常有益的問題。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今天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中心地位,這種基于在線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通過信息技術在線學習平臺,教師在向學生提供相關教材和目標后,通過學生自己的研究、討論和實踐,完成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只扮演輔導和幫助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的角色。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中心地位,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思維、合作、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三、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體現學生主體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建立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和學生信息課程學習評價體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情感體驗,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評價要多元化
多樣性評價是以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綜合評價是第一位的,評價內容是全面的。中小學生的表現是不確定的,因為他們需要發(fā)展各方面的技能。由于每門課程的內容不同,每門課程的項目設計方案不同,學生的智力因素不同,學生的主觀因素不同,每個學生在每項活動中的表現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能力,有必要增加評價的數量。第三,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書面作業(yè)、實踐作業(yè)、專題制作、專題討論、小規(guī)模研究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總之,評價的多樣性可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客觀的反饋。
(三)評價應注重績效與過程的結合
累積效應的目的是將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學習行為和可觀察的學習成果,如計算機藝術、電子地圖、網頁制作等。通過學生的項目結果或作業(yè),評估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或他們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參與合作或探索活動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經驗教訓。過程性評價與積極有效性評價相結合,是對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全面、客觀的評價。
(四)評價要注重應用性和開放性
信息技術的工具性要求我們重視其應用。一方面,學生能夠理解知識翻譯在現實生活和社會競爭中的現實意義,理解如何表達學習成果,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另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運用知識和技能,將評價過程轉化為學習過程,使評價起到引導、調節(jié)和激勵作用。
(五)評價方式
1.項目活動評價法
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決定了教學模式應以合作學習和項目活動為主,中學生應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與同事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當然,活動評價應該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基礎上進行。
2.作品檔案法
所謂個人作品檔案法,一般來說,它是收集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的作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質量。這種方法能積極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3.觀察法
觀察法是技能實踐課中常用的評價方法。教師和學生可以使用觀察表記錄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技能、行為和進度,盡管這些技能、行為和進度可以觀察到。對于一些重要的學習成果,可以采用集中觀察和系統(tǒng)記錄的方法。
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現狀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學評價越來越流于形式
由于大多數省份的高考科目中沒有包括信息技術,因此通常不考慮信息技術。因此,經常出現學生在高考科目中做作業(yè)的現象,比如高考科目中的語文、數學和英語,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高考。高考的通過率接近100%。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只是一種形式。
(二)對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重視不夠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不參加考試的學科,這將很難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注意。教師和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高質量的課程上。家長只關心學生的評價。在信息技術領域,家長和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開發(fā)和評價的重視程度不夠。
(三)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信息技術評價體系要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價,制定科學的標準。同時,從人和社會的角度對教學進行評價。教師評價體系應以新的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和學習困難為基礎。信息科技評價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的教師評價體系與現行教學體系和新課程標準不相適應,與新的教學理念相矛盾。只要教師評價注重低層次思維的學習和知識技能的掌握,就難以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分析、解決、溝通與合作能力。
五、在線學習評價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高中教育信息技術教學的背景下,單一的教學形式不僅是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問題。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灌輸教育一直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信息技術培訓也是如此。因此,它反映了高中信息技術在線獨立評價系統(tǒng)的重要性。在線學習評估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其學習情況與預期一致性之間的比較,并相應調整其學習策略;它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掌握知識或技能的程度,自動交流學生的在線自學信息系統(tǒng)或資格點,從單元和課程中學習成績統(tǒng)計數據,評估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評估學生的掌握程度,學生應使用何種學習策略鞏固其知識點;學生可以詢問知識點,并與同學討論知識點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回答學生的問題,并為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提供個人學習幫助;學生也可以在網上發(fā)帖,回答學生的問題,表達對老師和學生立場的不同意見。
六、評價方式要由單一向多元轉變
(一)提高教師在線學習評價意識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教育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同時,要注重學生的鍛煉和能力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現行素質教育方針的領導下,教育的全面發(fā)展要求教育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質量。因此,理想的信息技術教學不僅需要提高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需要通過教師的及時反饋評價和監(jiān)督,讓學生逐步發(fā)展學習能力,逐步鞏固知識,建立長效學習機制。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的信息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在線學習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有利于豐富評價信息,擴大評價來源,提高評價結果。在中等信息技術教育中,評價領域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的相互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家長也可以參與學生評估。畢竟,家長是學生最有意識的對象。在評價對象的選擇上,既要注意學生考試成績的多樣性,又要注意學生綜合考試質量的多樣性??傊?,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習潛力。
(三)重構學習評價目標指向
傳統(tǒng)課堂是以教師、教材和學生為核心的知識注入領域。在新概念教學背景下,課堂是學生思考、發(fā)現和建構知識的場所。教師賦予學生主動性,多維學習評價的目的是強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合作與交流的質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建立科學健全的在線學習的評價體系,在評價過程中對評價體系進行改進和修改,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信息技術在線學習評價體系更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在實踐中發(fā)揮了預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施蕙.大學信息技術課程在線學習評價體系初探[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5(06):19-21.
[2]任春梅.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課程多元學習評價體系構建[J].情報科學,2012,30(01):99-104.
[3]王海燕,田變肖.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初探——以陜西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為例[J].當代教師教育,2009,2(04):87-91.
[4]劉連保.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初探[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05):73-74.
[5]黃淑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2(05):41-42.
[6]黃淑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初探[J].現代教育技術,2002(01):3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