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燕
摘 要? ?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學生時,應根據課程改革提出的能力要求,積極優(yōu)化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體驗和探索知識的平臺。因此,數學教師應該思考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應用到知識的解釋中,鼓勵中學生對自己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學術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本文主要分析數學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能起到具體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數學教師要合理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符合當前素質培養(yǎng)要求的課堂教學新氛圍。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沒有分析學生在知識學習和應用中的需求,沒有通過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參與過程的意愿,知識教育的氛圍模糊,難以改善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數學教師應積極摒棄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不合理觀念,合理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高層次的知識體驗平臺。
一、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優(yōu)化教育目標
數學教師還應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目標,合理優(yōu)化課堂教學,確保中學生接受更高水平的知識教育。學生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自己聽解釋,而是通過對數學知識和思維的學習來調動學習積極性。數學教師要認識到,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中學生要積極參與知識學習,合理激發(fā)思維主體性,才能實現課堂效率的穩(wěn)定提高。因此,數學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充分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指導,使學科教學更加科學化。同時,數學教師不僅要分析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內容,還要分析學生知識教育的注意點。以課本和課堂教學為基礎,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課程素養(yǎng),使他們對數學知識更加感興趣,并用它來探索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運用教學情境的方式更好的接受知識
在素質教育的指導下,數學教師需要思考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知識教育。數學教師可以根據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造一個能激發(fā)中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情境。例如,數學老師在給學生講授“平面圖形”時,必須在課堂教學前收集整理相關數據,并將其納入知識介紹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硬幣、安全警示牌、長方形面包片、飲料杯、三角形等三維物體進行構圖,并讓學生畫出這些形狀的表面形狀。這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觀察這些,最后繪制平面圖。在此基礎上,數學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比較這些圖形的特點,思考這些圖形的特點,增加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三、信息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度
在信息時代,教師必須學會使用數字媒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師應借助創(chuàng)新教育,通過將抽象知識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豐富教育設計活動的設計,達到提高中學數學教育質量的目的。以“圖形的旋轉”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希沃白板來展示點線、線面、面體的過程,讓學生看得清楚,了解相關的數學原理。形狀形成后,教師可以利用白板對形狀進行旋轉分割,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旋轉形狀的要點。同時,對于本課程,老師還可以通過微課形式引導學生預習。根據掌握情況,可以通過觀點和問題對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如此一來,教師就不必大段地介紹課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再舉個例子,在教授圖形變化時,可以使用電子白板讓學生感受圖形的真實變化,觀察、討論、交流圖形組的變化。同時,科技可以用來豐富課程活動。在教育設計中,電子白板可用于創(chuàng)建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相關的圖文等,更好地呈現教育內容。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創(chuàng)新作業(yè)設計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深化作業(yè)設置與課程內容的聯系,促進作業(yè)的科學設計,是組織有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提高作業(yè)設置的有效性是中學數學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作業(yè)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家庭作業(yè)是通過結合學生之間的“回顧過去和學習新事物”的差異來分層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教學充分有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行完成作業(yè)。結合線上測試、線下家長監(jiān)督、學生隊列協作等模式,保障學生學習質量。通過優(yōu)化作業(yè)設置,學生可以及時整合所學知識,在課程內容中找到重點。這樣,不僅可以深入開發(fā)學生的知識記憶,而且對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成長起到重要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行的中學數學教學方法中,要清楚地認識升為教師的作用,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在生活、信息、實踐等方面進行豐富的教學。通過加強課程設計能力和深化思維能力,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實現真正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良均,葉春燕.初中數學建模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以初中數學建模案例展示及分析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3):85-86.
[2]任華明.新課程下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有效教學的途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9):58.
[3]胡琳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2),157-158。
[4]劉婷 論新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N].發(fā)展導報,2018,10,26,(017)。
[5]祝一蘭. 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初中數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J]. 學周刊:上旬, 2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