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英
近年來我校大力推行教學改革,倡導生動教育,以課堂改革作為切入點,通過打造生動課堂來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其核心理念是在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充分地調動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每個學生生動活潑地自覺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本文基于生動教育理念,以人教版《海—氣相互作用》第一課時“?!獨庀嗷プ饔门c全球水熱平衡”為例,對生動課堂模式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
打造生動課堂的重要前提是教師和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主要是教師對導學案的設計以及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選出課堂展示的小組代表。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生動課堂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主要包括情境導入設置懸念、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點撥總結、課堂檢測學以致用、課堂小結及轉承新課。
一、《后天》電影情境導入,增加課堂趣味
生動課堂的第一步是導入的設計,合適而又有吸引力的科幻電影素材既豐富了課堂元素,又能提高學生興趣,讓課堂在一開始便生動起來。教師先介紹海氣相互作用的相關概念,引出電影《后天》中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時代的理論:“海洋與大氣之間進行著大量且復雜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其中的水熱交換,對氣候乃至自然環(huán)境具有深刻的影響。說到氣候我們都知道地球面臨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但也有氣象學家提出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冰川時代,并且把這一理論應用到一部電影里?!比缓蟛シ烹娪凹糨嬈?,再提問:全球變暖為何會導致冰川時代?有何理論依據?
二、小組學習成果展示
在本節(jié)導學案中,根據重難點設計了四組“問題導學”問題鏈,包括“海—氣水分交換過程”“?!獨鉄崃拷粨Q過程”“全球熱量平衡”“全球水量平衡—了解水平衡原理”,分別讓四位小組代表上臺展示講解。為了方便操作和展示,教師提前把展示成果用手機拍下并放到屏幕上或直接放入課件。
小組代表展示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示,是學生轉變學習角色當小老師的過程,充分體現了生動課堂模式中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合作中學習,探究中學習,人人參與,個個展示。在這次課堂展示實踐中,小組代表也贏得了其他學生的熱烈掌聲認可,讓學生體驗成功,享受快樂。在每位小組代表展示結束后,可以先讓其他小組對其進行點評,發(fā)表不同意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在互教互講互評中,學生快速使用、高效吸收知識,鍛煉了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課堂舉例和課堂檢測,學以致用
根據金字塔學習理論,高效率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馬上應用”,因此,為達到高效課堂中的效果,在每個小組展示學習完相關知識點后,應配以相關的舉例和練習來鞏固和檢測學習效果。在高效的同時體現生動,課堂教學案例的選擇及練習的模式極為重要。
在案例的選擇中,可以柴火對熱量的傳遞為例區(qū)分輻射、傳導和對流這幾種熱量傳遞方式;學習了潛熱是海氣熱量交換的主要途徑這個知識點后,可以舉例:風暴就是大型的自然熱機,能夠將巨大的潛熱轉化成風的動能;在學習海氣相互作用維持了全球熱量平衡這個知識點后,可以北大西洋暖流對北歐和西歐的熱量傳輸為例:有數據統計,每年北大西洋暖流向西歐與北歐每千米海岸輸送相當于燃燒60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這些案例的講解,既貼近生活,增長見識,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較為枯燥難懂的原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讓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更具趣味。
課堂檢測環(huán)節(jié),以選擇題或問答題的形式呈現,在導學案的練習部分選取典型題目,以檢測和鞏固學習效果,同時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落實核心素養(yǎng)。在本節(jié)課中選取了三個題組作為課堂檢測環(huán)節(jié),分別是以北大西洋向大氣輸送熱量的年總值分布示意圖為載體考查?!獨馑疅峤粨Q的影響因素,以2017年全國1卷我國西北某閉合流域的剖面圖為背景考查內流區(qū)的水平衡,以2017年廣州一模改編試題從氣—冰—海之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北極海冰大幅減少形成的“放大效應”的作用過程。
生動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檢測環(huán)節(jié)要打破以往的學生做題、教師提問、教師講解的模式。課堂檢測過程可以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給適當時間學生獨立做題,真正檢測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二是小組內部交流答案,教師要控制好時間,初步在小組內部實現思維的碰撞和提升;三是請小組代表上臺講題,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轉變角色,提升自我。這種模式不僅是生動課堂的體現,同時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講給別人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途徑,聽得懂不代表真的懂,能夠給他人講明白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
四、課堂小結及轉承新課
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通過在課堂中不斷完善的知識框架圖板書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內容,加強知識聯系,形成知識體系,如下圖。
教師結合板書,再次總結提示:“?!獨庀嗷プ饔靡运疅峤粨Q最為突出,不同地區(qū)水熱交換的差異形成了全球尺度的大氣環(huán)流和大洋環(huán)流,并驅動水熱在不同地區(qū)傳輸,維持了全球的熱量平衡,這是海氣相互作用的一般表現,也是其重要意義體現?!庇捎诘诙n時的內容是海氣相互作用異常的案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可以在此結合生活實例進行轉承:“然而當海氣相互作用異常的時候,就會引發(fā)局部區(qū)域水熱失衡,電影《后天》的結局就是一個極端案例。在現實中,海水溫度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時有發(fā)生,例如近段時間頻繁被媒體提及的拉尼娜現象,與之相反的叫厄爾尼諾現象。什么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對區(qū)域及我國的氣候會產生什么影響?請同學們完成這一節(jié)的課后練習并預習新課?!?/p>
以這種方式進行課堂結尾,其新穎和生動之處在于承上啟下,聯系本節(jié)內容,與課前導入情境呼應,同時結合生活實際設置懸念,引入新課,更好培養(yǎng)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也使生動教育最終達到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