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文艷,封居強,韓 芳
(淮南師范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自2019年12月全球爆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來,我國也多地陸續(xù)發(fā)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1]。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月27日教育部通知延期開學[2],2月12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聯(lián)合通知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3],2月28日教育部黨組通知部署統(tǒng)籌做好教育系統(tǒng)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4]。高校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延期開學期間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制定在線教學方案,開展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模式與方法創(chuàng)新。
在此背景下,教師借助各式各類的網絡教學平臺執(zhí)行教學任務,比如中國大學慕課、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為實現(xiàn)大規(guī)模人群的在線直播,出現(xiàn)了騰訊課堂、超星直播、釘釘直播等。但以上的教學平臺只能滿足遠程理論知識的教學,無法開展依托硬件實驗設備的實踐教學。目前理工科實驗教學能否實現(xiàn)遠程教學,已成為各大高校實驗設備處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現(xiàn)有ELVISⅢ設備,根據實驗對象虛實相結合的特點,通過遠程操作系統(tǒng)將實驗設備共享和復制權交給學生。學生借用 Multisim Live系統(tǒng)完成理論仿真研究,并通過Measurement Live系統(tǒng)完成遠程實驗操作,將仿真數據與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另借用遠程教學及實驗一體化平臺實現(xiàn)實驗預約、實驗操作、實驗報告提交等過程管理。
高校理工科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在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每年花費上百萬的經費采購實驗教學設備,組建適應新形勢下的實驗室,以保障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目前實驗教學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和虛擬實驗教學兩種方式。
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式是在限定的時間、空間和已有設備的基礎上,按照實驗課程設計要求依次開展。該方式是各大高校常規(guī)采取的教學模式,教師依據實驗指導書詳細地面授實驗內容,并進行操作示范。該方式簡明、清晰,有助于學生短時間內形成知識結構和體系,有利于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管控。但受客觀教學環(huán)境影響較大,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延期開學的背景下難以開展實施。
虛擬實驗教學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借助多媒體、仿真和虛擬現(xiàn)實等在計算機上營造可輔助或部分取代傳統(tǒng)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的相關軟硬件操作實驗教學。各大高校的教學人員都嘗試構建多功能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并為此不斷研究。徐梅[5]提出一種基于“分層+MOOC/SPOC”的大學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體系,提高計算機基礎課教學質量。李曉東[6]等根據電路分析基礎實驗課的特點提出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下課堂教學和線上網絡教學有機融合,通過虛擬網絡平臺對教學過程進行管控和測評,但未對實驗完成虛擬化改革。楊文榮[7]等基于雨課堂的雷實驗教學系統(tǒng)提出A+Dlab智慧實驗教學,學生必須依托該設備和實驗系統(tǒng)完成電路實驗。劉大勇[8]基于LabVIEW的抽象化模擬電路實驗教學,采用軟件平臺完全代替硬件設備,通過程序設計完成實驗設計,但未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封居強[9]運用LabVIEW編程軟件和Multisim仿真軟件搭建傳感器技術及應用虛擬仿真教學平臺,通過Multisim電路設計分析,調用自定義LabVIEW虛擬儀器完成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完成虛擬仿真實驗。朱海[10]利用虛擬現(xiàn)實、多媒體、網絡通訊技術構建了師范類心理學專業(yè)虛擬實踐教學體系,并設計了學生心理輔導虛擬訓練方案。以上的研究解決了傳統(tǒng)實驗方式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但實質上仍是理論教學形式的延伸。在不依托設備的前提下,學生借用互聯(lián)網或離線的虛擬仿真實驗系統(tǒng),通過參數的配置,觀看實驗變化情況,缺乏一定的自主操作、自主實踐和自主創(chuàng)新。
虛擬儀器技術是一種集成了高性能的模塊化硬件,結合高效靈活的軟件來完成各種測試、測量和自動化的應用技術。由于能夠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統(tǒng)集成、滿足對同步和定時應用的需求,同時靈活高效創(chuàng)建完全自定義的用戶界面,成為遠程虛擬實驗室的首選。實驗室平臺硬件部分主要采用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的ELVISⅢ和攝像頭,基于網絡實現(xiàn)共享;軟件主要采用Web在線的Multisim Live和Measurement Live。虛實結合遠程實驗室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虛實結合遠程實驗架構圖
系統(tǒng)構架主要通過以下幾部分完成工作。
(1)NI ELVIS是一個融合了先進工業(yè)技術和領先教育理念的多學科實驗平臺,集成了多合一儀器、可編程I/O測量、嵌入式設計,以及互聯(lián)網遠程教學技術[11]。最新一代的ELVISⅢ,是該平臺的主要硬件,在服務于工程基礎和綜合系統(tǒng)設計教學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了教學前瞻性技術和互聯(lián)網接入方面的特點。提供問題分析-設計-開發(fā)解決方案-項目化實驗設計資源共享等功能。
(2)Measurement Live是ELVISⅢ配套的Web在線上位機軟件,一種不依賴于操作系統(tǒng)、完全交互式的在線電路仿真環(huán)境、免安裝驅動、直接通過Web瀏覽器操作的軟件,為ELVISⅢ硬件提供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萬用表等12種儀器操作面板。該Web界面觀測的數據源于硬件設備,是硬件設備測量的真實數據。
(3)Multisim Live是在線版的Multisim軟件。運行框架結構與Measurement Live相同,主要完成遠程電路原理仿真分析。該 Web界面觀測的數據源于電路原理圖仿真,該數據與Measurement Live產生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能夠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電子元器件理論與實際區(qū)別和聯(lián)系。
(4)攝像頭主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實時操作的界面,讓學生感覺如在現(xiàn)場。同時根據該界面觀測電路線路鏈接正確與否,遠程指揮教師調整電路的連接方式,以實現(xiàn)實驗操作。
眾所周知,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自動化、電子電氣類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技術性和實用性,理論與實踐并重,是工科學生進入工程領域的第一門課程,也是聯(lián)系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yè)課程的一座重要橋梁。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是該課程配套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訓練,學生能夠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方法,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電子電路的實驗研究能力和正確使用能力[12]。本文依托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室的ELVISⅢ設備,基于遠程教學及實驗一體化平臺實現(xiàn)模擬電子技術實驗項目,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項目設計內容
遠程教學及實驗一體化平臺為封閉式系統(tǒng),多個高校已申請注冊。教師通過B.lab.video網址創(chuàng)建實驗,線下調試硬件設備,Multisim Live在線原理圖仿真分析,完成數據分析后發(fā)布實驗任務,具體流程圖如圖2所示。學生通過lab.video網址登錄遠程實驗平臺,根據操作碼預約實驗,分析監(jiān)控下的電路原理,與Multisim Live在線分析結果比較完成實驗報告,具體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2 教師端操作流程
圖3 學生端操作流程
集成運算放大器是一種線性集成電子元器件,一種高增益的直接耦合多級放大電路。當外部接入不同的線性或非線性元器件組成輸入和負反饋電路時,可以靈活地實現(xiàn)各種特定的函數關系。在線性應用方面,可組成比例、加法、減法、積分、微分、對數等模擬運算電路。因此本文以集成運算放大器UA741為實驗分析對象,通過實驗操作和結果分析,學生能夠加深對集成運放電路工作原理的理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教學目的。
UA741是高增益運算放大器,主要用于工業(yè)和商業(yè)等電子產品中。與其他半導體元器件相同,提供輸出短路保護和閉鎖自由運作。該芯片共有8個引腳,1和5為偏置(調零端),2為正向輸入端,3為反向輸入端,4為接地端,6為輸出端,7為電源端,8為空腳。UA741在仿真模擬理想狀態(tài)下線性應用時的兩個重要特點:
(1)輸出電壓UO與輸入電壓之間滿足關系式
由于 Aod=∞,而 UO為有限值,因此,U+-U-≈0。即 U+≈U-,稱為“虛短”。
(2)由于ri=∞,故流進運放兩個輸入端的電流可視為零,即I+=I-≈0,稱為“虛斷”。這說明運放對其前級索取的電流極小。
上述兩個特性是分析理想運放應用電路的基本原則,可簡化運放電路的計算。
以UA741設計正向比例運算為例,在Multisim Live上搭建原理圖,根據分析要求在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處設置觀測點。通過仿真實驗,分析觀測點數據研究UA741的工作特性,原理圖與運行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UA741仿真圖及運行結果
圖4中左側為原理圖,中間為仿真結果,右側為參數設置面板。實驗過程中,通過Item可靈活地設置元器件參數,通過Document實現(xiàn)Interactive、Transient、AC Sweep和DC Operating point不同分析方法。
借用遠程教學及實驗一體化平臺教學,便于教師對實驗項目管理,同時可實現(xiàn)在線教學情況的管理和交流。學生通過Web便可以完成實驗操作,免安裝任何軟件,同時能夠實時遠程訪問硬件設備?;贓LVISⅢ遠程模擬電子技術電路實驗說明界面如圖5所示。
圖5 基于ELVIS遠程模擬電子技術電路實驗
為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遠程操作時間為全天候。為防止遠程操作實驗沖突,設計了遠程操作預約機制。學生必須持有教師發(fā)放的操作碼預約實驗,必須在規(guī)定的預約時間內完成實驗?;诩蛇\算放大器件UA741的工作特性實驗界面如圖6所示。教師根據實驗指導書要求完成硬件線路連接,設置相關參數,獲得運行界面圖如圖7所示。從圖6可知,學生在預約實驗前需學習理論相關知識,能夠實現(xiàn)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學生在完成實驗后,必須在該平臺上遠程提交實驗報告。
圖6 UA741的工作特性實驗界面
圖7 線路連接及運行圖
根據實驗指導書要求設置電路的輸入,參數主要為正弦波、1KHz頻率、2V峰峰值。設置Stream data to Measurements live參數將仿真輸入和輸出數據導入到ELVISⅢ上位機軟件界面內。監(jiān)測對比分析仿真數據和實驗數據如表2所示,運行波形圖界面如圖8所示。
表2 仿真數據與實驗數據對比表
圖8 運行結果界面
根據表2可知,Ch1通道為實際輸出,Ch2通道為實際輸入,Ref1通道為仿真輸出,Ref2通道為仿真輸入。Voltsp-p表示峰峰值,根據UA741的工作原理圖可知,輸入為2V時輸出應為20V,正向放大10倍;仿真實際輸入為1.997v,輸出為21.95v,放大約為10.99倍;信號發(fā)生器實際輸入2.056v,測得輸出為22.53v,放大約為10.956倍。VRMS表示測試點的有效值,仿真結果放大約為10.99倍;實際放大約為11.25倍。
根據圖8可知,理論輸入相同的時候,仿真輸入、輸出結果和實際輸入、輸出結果存在不同。仿真輸入與實際輸入相差不大,經過大約10倍的放大輸出變化相對較大,如放大圖所示。綜上可得,該實驗的理論與實踐(仿真、實驗)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受到仿真輸入和仿真元器件的影響,仿真過程產生的系統(tǒng)誤差相對較小且較穩(wěn)定;受到實際輸入信號、電阻誤差、芯片輸出誤差以及線路損耗等影響,在實際運放電路中產生的系統(tǒng)誤差和隨機誤差相對較大且隨機變化。
虛擬結合的遠程實時實驗教學方法借助先進的硬件設備和Web架構的軟件系統(tǒng),綜合了理論、仿真和實際芯片知識。以虛擬儀器為基本思想,硬件設備通過Web虛擬面板遠程操作,實現(xiàn)實驗對象復用和共享。通過對實驗線路的分析和參數的設定,能夠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夠加深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升華??傊?,在疫情期間,由于受課時、儀器設備、教學場地、教學資源和遠程教學的影響,通過虛實結合的遠程實時實驗教學方法能夠實現(xiàn)“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方針,同時為傳統(tǒng)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