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是水平三學生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以及頑強的意志品質,其中耐力素質是學生體質強弱的重要評價指標。由于耐久跑枯燥乏味,對活潑好動、愛新鮮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本文結合“學、練、賽、評”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談一下水平三學生耐久跑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對耐久跑項目及學生身心特點的考慮,“學”首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入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課的開始,可以創(chuàng)設“紅軍長征”的情境,教師首先簡述長征途中紅軍戰(zhàn)士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他們不怕犧牲、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接著以激勵的語言,讓學生化身為紅軍戰(zhàn)士,重走“長征路”,開啟耐久跑的學習,體驗長征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
在耐久跑技術動作教學中也應設置合理的情境,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如,在呼吸節(jié)奏和跑的節(jié)奏有效配合的難點上,學生雖然知道“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但實踐中多數(shù)學生會過于關注“三步”的節(jié)奏,往往導致吸氣、呼氣不自然。此時設置“指揮官”的情境,讓學生跟著“指揮官”的指揮來練習:教師用食指當指揮棒,當喊出節(jié)拍“123”時,手指由下向上指,此時學生吸氣1次,當教師喊出“223”時,手指由上向下指,學生呼氣1次,練習3次后,引導學生在原地踏步中練習再到原地慢跑中練習最后過渡到跑動中練習,通過教師手勢和口令的指揮,讓學生輕松做到了呼吸節(jié)奏和跑的節(jié)奏的配合。
技術動作學習后,反復強化練習,是提高耐久跑能力、改善身體素質的重要保障,所以,突破項目的重復性,增加其趣味性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練習的激情。
耐久跑可以通過折返跑、萊格爾跑、障礙跑等形式練習。如,折返跑中可以設置“撥打電話”的情境,用標志物間隔一定距離標記出10個點,分別代表號碼0~9,學生每撥一個號碼需要向前跑到對應標志物后,繞過它并返回起點,再繼續(xù)撥下一個號碼,通過每次增(減)折返的距離增加了趣味性。
不同的跑動路線也會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激發(fā)其耐久跑的積極性。如,利用籃球場地內特有的標志線進行“最佳領頭人”游戲。具體方法:在1塊籃球場地內,學生5人1組成縱隊站立,音樂響起后由排頭帶領大家選任意起點出發(fā),沿籃球場上的線進行跑動,場地內所有的線都跑過1遍后換第2名學生領跑,直到每名學生都領跑1次后結束,看誰領跑時的路線最省時省力,誰就成為本組的最佳領頭人,跑動中如果兩隊在同一條線上相遇,要相互避讓,注意安全。這種在不同路線上的趣味化練習,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高效鍛煉了耐久跑的能力,同時還提升了思維判斷能力。
耐久跑的練習中,可以結合定向越野項目組織練習。筆者按上課人數(shù)準備相應數(shù)量的小型標志桶,標志桶上從1開始依次貼上數(shù)字標簽,并按照一定的順序間隔5米擺放在場地上。練習時,將學生分成8組,各成一路縱隊站立,音樂響起時,按照教師的信號(單數(shù)、雙數(shù)、3的倍數(shù))或發(fā)放的路線圖,跑步去找相應數(shù)字的標志桶,每找到一個,繞其跑一圈再去找下一個,音樂停動作停,然后評比哪一組找到的標志桶多。學生在觀察、思考、合作中進行著體能、思維、樂感的鍛煉,耐久跑不再是一項“苦差事”。
各種級別的比賽可以引導學生查缺補漏,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練習促進耐久跑能力的不斷提升。比賽本身所蘊含的競爭與合作也是促進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的動力。合理地設置比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育品德雙豐收。如,課堂中的比賽采用異質分組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提高。具體做法:根據(jù)耐久跑的初測成績,班內第一名與班內最后一名結對,第二名與倒數(shù)第二名結對,以此類推,在400m計時跑中兩人手拉手一起完成比賽,每組學生成績以該組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原始成績提高的多少判定名次。跑得快的學生全程對身邊的隊友進行技術指導并加油鼓勁,告訴同伴在什么時候勻速跑,在什么時候沖刺跑,從而讓同伴學會體力的合理分配;在同伴出現(xiàn)“極點”時,幫其喊節(jié)奏來調整呼吸、克服極點;有的小組也會出現(xiàn)拉著同伴跑的情況,無形之中兩人分別在負重跑和牽引跑中同時得到了鍛煉。
評價要貫穿“學、練、賽”的始終,積極引導學生針對耐久跑技術的掌握和自身表現(xiàn),展開自評、互評、師評,多肯定學生的進步,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充分發(fā)揮評價的鼓勵、反饋、導向的功能,從而更有效地挖掘每名學生耐久跑的潛能。如,在耐久跑的每個階段都可以采用積分制進行多元的評價,針對耐久跑技術是否掌握,學練過程是否積極,測試成績是否有提高,勇敢頑強、堅持到底的體育精神是否展現(xiàn)等方面,得到師生肯定的獎勵1張積分卡;對他人或自己提出的不足并努力改進的獎勵2張積分卡,最后通過“體育之星評比”“積分兌換禮物”等方式不斷激勵學生學練的積極性。此外,在“賽”中的評,除了積分制還可以采用晉級制的評價方法,比賽前把學生按原始成績分為4個梯隊,在不間斷的練習中定期對每個梯隊進行測試,連續(xù)2次保持前五名的學生可以晉級到上一梯隊或上一級別的比賽。積分制和晉級制的評價方式,讓每名學生的學練熱情有增無減,耐久跑的能力也在良性循環(huán)中獲得了長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