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游戲可以為幼兒的個性發(fā)展提供機會,有著一定的教育性。通過開展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可以讓幼兒獲得動手實踐的機會,并且感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這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文探討了游戲對幼兒身心方面的發(fā)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兒心理教育以“幼兒為本”,把孩子當成與大人有著平等人格的人來關照。老師在與愛護孩子的同時,切莫丟掉“尊重”與“平等”。當老師真正地將大人的架子放下來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雖小但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來自老師“母愛”般的關照,孩子才能在老師的溫情關照下健康的成長。
幼兒的精神與發(fā)展的內在基礎——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以發(fā)展,反之若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兒的發(fā)展就會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發(fā)展就有人格障礙或心理疾患。
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孟萬金教授整合借鑒西方積極心理學及積極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消極、被動、補救向積極、主動、預防 和發(fā)展的方向轉型,應該重視全體學生,并全面開發(fā)他們的心理潛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而不是像以往只注重個別學生及其心理問題。除了以積極視角、主動態(tài)度之外,還要用積極的途徑、思想來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積極心靈,最終實現積極健康心理教育目標。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給幼兒播下了積極心理的種子。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思維、語言、動作、身體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在重 視兒童智力和身體發(fā)展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不能忽視 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主動、預防,所以對幼兒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重要。
三、在游戲中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兒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雖然幼兒神經系統在學前 末期已經發(fā)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腦皮質機能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但與發(fā)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們的皮質抑制機能還是較弱,因而是不宜對幼兒提出過高的抑制要求的。
(二)幼兒青睞的游戲
作為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對于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可以促進他們的身體、智力、情感、社會 性等方面的發(fā)展。
學前期幼兒的運動和言語能力發(fā)展迅速,他們已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能做各種運動,還能說一些連貫的較準確的言語。但他們的發(fā)育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雖然渴望參加一些成人活動,卻又受到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束縛,而游戲恰好為幼兒的這種渴望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受約束的可以供其體驗的世界。體驗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成為他們對待世界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游戲中用體驗來認識、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戲中,幼兒體驗著自由性、體驗著愉悅性、體驗著創(chuàng)造性,感受到興奮、幸福、無拘無束。
(三)游戲與幼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在游戲中有著“主觀層面的積極情緒體驗,體驗著主觀幸福 感、自尊自信、樂觀希望,等等”。游戲是令幼兒體驗到自由、愉悅、創(chuàng)造與自我力量的活動:在游戲的王國里,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擺 弄游戲材料控制所處的環(huán)境,與伙伴的積極活動及相互的影響,都使 幼兒體會到了自身的力量,獲得了創(chuàng)造的體驗。健康、積極的游戲不 僅能發(fā)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 養(yǎng)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yōu)良品質,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形成積極健 康的心理。
四、幼兒園游戲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一)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自身意識發(fā)展
所謂品質指的是自制性、堅持性、果斷性以及自覺性,這些品質在磨難、誘惑、挫折和失敗面前才能體現出來。對于游戲來說,有著一定的規(guī)則性。在進行游戲之間,教師需要向幼兒講解其中的游戲規(guī)則,而且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能感受到相應的秩序感和情境性,這對于幼兒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理解規(guī)則的含義有著重要意義,可以促進幼兒的一直發(fā)展。
(二)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思維發(fā)展
思維是借助動作、表象和言語實現的,指的是通過推理、判斷和概念,對事物間接的或者概括的認識。而游戲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幼兒需要了解教師的講解,并且熟悉其中的環(huán)節(jié),思考其中的關鍵要素而后解決問題。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發(fā)展自身的思維能力水平。
(三)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情感發(fā)展
幼兒因為年齡限制,其規(guī)則意識和行動力都比較弱。他們剛剛進入幼兒園,常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分離焦慮”,在幼兒園中他們會產生恐慌和不按,如果長時間具有這種負面的情緒,幼兒會出現郁郁寡歡、情緒低沉、激烈反抗的行為,這會影響到幼兒的健康狀態(tài)。游戲自由的規(guī)則、活躍的氣氛可以說是幼兒擺脫負面情緒的良好活動。
(四)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所謂社會性,指的是和人交往并且融入社會所需要的品質和特點。指的是掌握公共資源、解決矛盾和同伴和平相處的能力。幼兒在年齡增長中,他們的群體和活動空間也在持續(xù)的變化,幼兒所進行的游戲已不再是簡單的平行性游戲,開始進行合作性游戲以及聯合性游戲,游戲的社會性大大提升。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逐漸開始發(fā)展處良好的品質,并且十分積極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到了寶貴的生活嘗試,并且了解了社會行為規(guī)范和相應的社會角色,逐漸形成了符合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方式、心理以及人格。
七、結語
時代在發(fā)展,教育在改革,幼兒整體素質的關鍵擺在每個教師面前刻不容緩。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應對一生 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探求新知和的激情與精神、道德品質和習慣,教師要用愛撥亮每位幼兒心中的 那盞 “燈”,揚起前進的風帆,關注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當前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開拓自身的視角,不能把教育停留在書本上,需要加強對幼兒心理方面的教育。大量的實踐證明,通過游戲可以有效的促進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為了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需要開發(fā)并且開展一些符合幼兒心理需求的游戲,讓幼兒在玩耍中得到進步。
14605005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