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超 匡迪
摘要:閱讀是理解信息的重要手段。英語學習中,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的基礎,閱讀能力的高低和他們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息息相關。引導孩子進行閱讀,培養(yǎng)和提升其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培養(yǎng)一定語感,還能積累詞匯,為將來的讀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
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善于閱讀的孩子都善于思考,較好的閱讀能力能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孩子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習和感知語言的重要過程。結合我校辦學宗旨和使命,打造高效英語閱讀課,應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培養(yǎng)全面的人為核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團隊合作等方式,從老師引導下的閱讀到自主閱讀,逐步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其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其文化意識,習得學習策略,發(fā)展語言能力。為了幫助孩子形成持續(xù)學習英語的習慣和能力,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應從孩子身心發(fā)展實際狀況出發(fā),以學段為單位,分步驟推進。
一、堅持拼讀和朗讀
在低段應非常重視拼讀,老師應有意識集中解決拼讀問題。拼讀的內(nèi)容除了國家課標要求的內(nèi)容以外,可以適當增加一定的拼讀詞匯或者簡單的拼讀小故事進行拼讀練習。小學低段應持續(xù)關注孩子拼讀能力的發(fā)展,逐步形成拼讀意識,慢慢讓孩子能有意識拼讀一些簡單、有規(guī)律的閱讀材料。在拼讀意識的促進下,慢慢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興趣。孩子具備一定拼讀意識后,在中段老師應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逐步開展自主拼讀,并嘗試理解篇章文本。在前期的基礎上,孩子到達高段以后會逐步將拼讀意識內(nèi)化為拼讀能力,能較流利閱讀篇章,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從低段開始,應幫助孩子逐步形成大聲朗讀的習慣。在朗讀時要求孩子用手指到讀的位置,做到手眼口一致,這還可以提升孩子在朗讀中的專注力。而且孩子在反復指讀的過程中會逐步認字,并同時達成拼讀能力的提升,還能積累一定的詞匯量。這可以為中高段的文本閱讀掃除一定的障礙,給孩子后期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為孩子自主閱讀奠定基礎。孩子到達中段以后,在拼讀的基礎上,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持續(xù)積累詞匯量,繼而在孩子進入高段學習以后,能在前期閱讀積累的基礎上,突破詞匯量的束縛,并能在老師引導下,在層層遞進的問題中一定程度上鍛煉其英語思維。
二、因材施教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能力和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聽說能力向讀寫能力轉變的重要階段。要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必須掌握學生在此階段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身心和周圍環(huán)境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都是客觀存在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作為老師應充分關心和欣賞每個學生,尊重其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差異性和獨特性,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根據(jù)孩子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閱讀要求,考慮不同學生的感受。同時幫助孩子尋找和了解自己閱讀過程中的具體成長是什么,后期還可以進行怎樣的努力取得下一階段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孩子一起在終極目標的引領下,根據(jù)孩子個人具體情況,將大目標拆成一個個小目標,引導和鼓勵孩子一步步往前扎實進行,讓他們在閱讀中有一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形成一定的英語閱讀和英語學習自信。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成為閱讀的主人,從而提高閱讀課的教學質(zhì)量。
三、形成家校共讀的閱讀閉環(huán)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形成與培養(yǎng)離不開老師和學校的努力,同時更離不開家長的堅持。因此,老師可以給家長提供一些方法和素材,幫助家長和孩子在家進行親子共讀。親子共讀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高效閱讀課堂的構建。
諸多事實證明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離不開充分的課外閱讀。但是在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受到多種因素制約。最為常見的是學生不知選擇哪種材料進行課外閱讀,而且相對單一的閱讀材料也難以滿足學生大量閱讀的需求,以至于課外閱讀無法有效進行。因此,為了解決這個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我校將現(xiàn)有的一部分受歡迎的、經(jīng)典的繪本資源進行電子整合,上傳到我校的閱讀資源平臺,老師結合日常課堂教學,每周給孩子們推送一本繪本進行共讀。繪本的閱讀需要注意廣度,而一本繪本的閱讀并不能滿足每一個孩子,因此平臺上的資源免費提供給全校所有孩子,孩子們可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或者興趣進行自主選擇,讓課外閱讀能有效進行。
學生閱讀質(zhì)量參差不齊,缺乏統(tǒng)一指導。從墨池書院小學進行的線上活動中的閱讀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一開始,學生在進行線上閱讀的時候,所閱讀的繪本數(shù)量較少,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一至五年級也呈現(xiàn)高低不一的現(xiàn)象,說明在平時,老師沒有對學生利用在線閱讀平臺進行英語繪本閱讀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和數(shù)量上的控制和使用。從學生閱讀之后的閱讀章節(jié)測驗來看,一年級學生偏低,二至四年級測評處于正常水平,而五年級測評成績也偏低。在進行線上閱讀,線下親子共讀一段時間之后,家長對于閱讀的支持和孩子們興趣的提升,幫助了全校全年級學生在目前為止能進行每周一本繪本的閱讀數(shù)量,并能對自己所閱讀的繪本作出一定的復述和正確完成課后章節(jié)。孩子們在經(jīng)過了這段時間的閱讀和日常教學中的繪本分享后,很多學生都能做到流利閱讀多本繪本資源,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完成測試分數(shù)也較以前有較高提升。
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對于此種閱讀模式和分享方式越來越感興趣,可以自己隨時隨地打開此技術平臺隨時閱讀繪本。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在增加,對于同一繪本學生反復閱讀的數(shù)量在上升,閱讀的熟悉度和完成測驗的分數(shù)也在上升,而如今面對所有分數(shù)的統(tǒng)計綜合學生的成績也是在不斷提升中。
總之,在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老師對孩子進行引導,鼓勵其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讓孩子在閱讀中不斷思考獲取閱讀信息,活躍思維提升理解能力,適當點撥和幫助,讓其在英語閱讀中有一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就一定能提升孩子閱讀能力,讓我們的閱讀課教學更順利地開展,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554501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