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激
摘要:目的 探究突發(fā)腦出血患者在急診內科中的急救治療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突發(fā)腦出血患者總計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接受急診內科全方位急救治療,對所有患者預后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30例患者經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為27(90.00%)例。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合并腦水腫,經治療后,病情好轉并出院。結論 突發(fā)腦出血患者開展急診內科搶救處理干預,可進一步縮短患者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并減少腦神經受損程度,對改善患者預后及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起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腦出血;急診內科;急救;治療
【中圖分類號】R722.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腦出血作為臨床常見一類危急重癥,對其誘發(fā)因素復雜多樣且病情危急。是指無外傷情況下腦部血管自行破裂、出血,當前高血壓作為引起腦出血發(fā)生重要因素,臨床發(fā)病率、致殘率高,起病急驟、病情發(fā)展迅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以往學者研究指出[1],腦出血患者腦內血腫巨大,當腫瘤逐漸加大會產生壓迫癥狀,引起患者昏迷主要因素,且當前患者表現(xiàn)為瞳孔不等大、呼吸困難以及語言和運動功能障礙,對部分合并嘔吐,病情進展速度快及預后較差,早期搶救不及時或治療方案不當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當前研究指出[2],針對腦出血患者加強急診搶救處理,可進一步縮短搶救時間,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減少死亡發(fā)生,對改善患者整體預后起著重要作用。文章就對我院2017.1~2021.12月期間急診收入突發(fā)腦出血患者內科搶救治療效果如下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突發(fā)腦出血患者總計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經CT診斷、MRI檢查明確為腦出血患者;②本次研究經患者家屬知曉;③本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障礙、精神異常及心理障礙者;②伴有惡性腫瘤患者;③聽力喪失、無法言語溝通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0~70歲,平均(54.85±5.56)歲,發(fā)病時間1~6h,平均(3.56±1.15)h。
1.2 方法
(1)急救人員依據(jù)現(xiàn)場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病情早期開展合理評估,并采取相應治療。(2)內科保守治療:配合降低顱內壓,定期復查腎功能,并做好補液治療,補液量維持在1500~2000ml/d,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水平。(3)呼吸通暢:協(xié)助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并松開衣領,及時將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口腔嘔吐物及分泌物清除,并對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開展吸痰操作,進一步預防窒息出現(xiàn)。(4)降溫處理:并對患者開展降溫處理,進一步減少大腦氧耗,促使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腦細胞功能恢復正常。(5)此時若患者血腫量維持在30ml以上情況時,需及時開展外科手術治療,選擇微創(chuàng)開顱引流方式,減輕對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損傷。(6)針對深度昏迷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若處于發(fā)病早期階段,可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發(fā)生,協(xié)助急診內科腦出血患者翻身及活動肢體,進一步防范壓瘡及肢體關節(jié)僵硬。(7)用藥上,若患者神志不清時,此時予以靜脈滴注250ml的20%甘露醇,6h滴注1次,并及時對患者病情和意識變化監(jiān)測,可及時調整藥物用量和用藥時間間隔。針對深度昏迷患者,可增加地塞米松10~20mg靜脈滴注。針對清醒患者,若沒有出現(xiàn)水腫癥狀時,暫時不應用脫水劑。降壓治療予以10mg/次劑量予以硝苯地平降壓治療,3次/d,劑量維持在10~20mg/次,3次/d。入院后3h予以咖啡酸片口服治療,0.2g/次,3次/d,酚磺乙胺注射液 0.5g/次,1次/d。其他治療配合患者吸氧干預,血氧飽和度控制在合理范圍,與此同時配合擴血管、強心及止吐等基礎性治療,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確?;颊吆粑〞?。
1.3療效評估
評估患者急救治療后效果,分為痊愈[3]:治療后癥狀消失,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好轉:患者經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需要他人輔助生活;有效:經治療后癥狀好轉大半,需要他人輔助生活;無效:經治療后無改變甚至加重。(痊愈+好轉+有效)/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
2 結果
30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7(23.33%)例,好轉:8(26.67%)例,顯效:12(40.00%)例,無效:3(10.00%)例,總有效率為27(90.00%)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治療過程中,2例患者合并腦水腫,經治療后,病情好轉并出院。
3 討論
腦出血是指是指腦實質血管因非外傷因素作用下所致破裂現(xiàn)象,其特點為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當患者腦部出血后會合并血腫并產生占位效應,價值血凝塊作用下會釋放中毒性神經遞質因子,并加重神經功能損害引起昏迷,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當前相關文獻研究指出[4],當患者腦出血6h后,患者極易產生缺血性痙攣,針對部分患者則合并周圍腦組織變形及壞死,血腫會造成腦組織產生不可逆損害,臨床整體致殘率、死亡率較高,且患者預后較差。為此,積極開展搶救治療,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安全。
急診內科全方位施治下,依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實施搶救措施,可抓住急救機會及嚴控治療時機,進一步控制病情進展同時可及時控制病情,進一步提高患者預后,對處于發(fā)病早期患者預后改善上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腦出血多數(shù)為高血壓、小動脈引起,動靜脈血管破裂均可導致腦出血。腦出血患者多表現(xiàn)為肢體、語言障礙、健忘、失眠等臨床癥狀。而當前顱內壓升高所致腦水腫、腦疝作為腦出血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一般腦出血6h會形成腦水腫,8~24h后水腫可達到高峰時期[5]。為此,患者治療過程中,主要急救措施為清除水腫,最大程度恢復腦出血患者預后。當前急診內科出血發(fā)病急,此時患者顱內壓升高及腦水腫等癥狀發(fā)生會引起腦疝,需及時開展治療,進一步降低顱內壓,可有效控制腦水腫。當前對腦出血患者治療上,遵循控制腦出血、降低顱內壓、降血壓等。通過加強生命體征監(jiān)測,控制各項指標在合理范圍。配合甘露醇降顱內壓,作為高滲性脫水劑可利尿、脫水及降低顱內壓,靜脈滴注治療可進一步提高血漿滲透壓,減輕腦組織水腫可腦脊液轉移,并促進腦脊液吸收[6]。脫水治療過程中,需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監(jiān)測顱內壓變化并及時調整藥物英兩,可有效合理用藥并控制顱內壓。同時,控制出血為腦出血患者病情控制關鍵步驟,選擇合理止血藥物,如咖啡酸口服、酚磺乙胺靜脈注射,提高搶救效果。配合糾正水電解質平衡、擴血管及強心等基礎性搶救治療,實現(xiàn)對患者系統(tǒng)性搶救治療,提高救治效果[7]。當前腦出血發(fā)生與高血壓緊密相關,其中中年及老年人群多見,整體致殘率、病死率較高,急診內科及時干預下可顯著降低患者致殘率、病死率。當前急診內科搶救實施中除針對性開展降壓及脫水治療外,仍需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性,進一步降低患者窒息風險性,依據(jù)患者血腫量擬定出合理治療方案,對有手術指征患者應當及時開展手術治療,進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8]。本文研究指出,對收入30例突發(fā)腦出血患者,通過急診開展急診內科搶救治療干預,患者經對癥干預后,痊愈:7(23.33%)例,好轉:8(26.67%)例,顯效:12(40.00%)例,無效:3(10.00%)例,總有效率為27(90.00%)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合并腦水腫,經對癥干預后,患者順利出院。急診內科對腦出血患者開展急救措施整體臨床價值較高,可進一步提高患者整體預后,對患者神經功能改善及病情恢復起著積極作用,降低顱內壓及血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突發(fā)腦出血患者中急診內科中實施搶救處理措施,患者整體搶救時間縮短,且搶救成功率顯著提升,腦神經受損程度顯著降低,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改善患者預后起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廖任峰,李向陽,張冬林. 腦出血患者在急診內科的急救治療分析與研究[J]. 中外醫(yī)療,2021,40(8):51-53.
[2]田陽,方薔,黃慶,等. 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世界復合醫(yī)學,2020,6(11):60-62.
[3]高云仙. 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世界復合醫(yī)學,2020,6(12):86-88.
[4]高龍. 急診內科全方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10例臨床分析[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21,28(11):1354-1356.
[5]王進喜. 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5):49,52.
[6]張偉波. 探討急診內科急救措施對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價值[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28):13-14.
[7]夏志宇. 急診內科優(yōu)質急救措施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8,25(13):61-63.
[8]曲紅梅. 急診內科治療突發(fā)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5):106-108.
162650078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