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軼涵
摘要:目的:在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應用的臨床價值。方法:研究開展的時間跨度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該階段對研究樣本進行明確,主要來源于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選取典型代表40例進行具體分析,所有的孕婦均接受臨床病理學診斷,統(tǒng)計其結果,同時對其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記錄相關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結果:所有患者接受病理診斷,均確診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后,有39例確診為胎兒先天性心臟壁,診斷準確率為(97.5%),該結果與臨床病理診斷結果先比,無明顯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畸形類型,其診斷準確率為100%的有完全性房室間缺損、永存動脈干、單心室、法洛四聯(lián)癥等,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無明年差異(P>0.05)。結論: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過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可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可加大推廣力度,并具有較高的適用性。
關鍵詞: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引言:在臨床心血管疾病中,先天性心臟病較為常見,其是較為嚴重的疾病類型,不及會對胎兒的發(fā)育造成直接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胎兒宮內死亡的情況發(fā)生[1]。因此為了避免胎兒受到影響,臨床中應該對診斷工作加強重視,并實施有效的產(chǎn)前篩查。隨著醫(yī)療技術和水平的提高,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中應用愈加廣泛,該方法具有動態(tài)性、操作便捷、無輻射等特點,且具有較高的診斷有效性,有利于人口出生品質的提高,還能夠使心臟病發(fā)生率得到有效地控制。為了進一部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價值,本研究選擇部分孕婦進行分析,并結合結果作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接受治療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婦中,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將其納入本研究,并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分析,共收集40例。其中經(jīng)產(chǎn)婦和初產(chǎn)婦分別有24例和16例,所有孕婦的最小年齡跨度和最大年齡跨度為24歲-69歲,平均年齡為(28.97±5.67)歲;最短孕周和最常孕周跨度為22年-34周,平均孕周(28.02±5.89)周。相關資料統(tǒng)計后比較差異不夠明顯,說明可作為研究內容進行比較,并突出(P>0.05)。
納入標準:(1)經(jīng)病理學診斷確診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孕婦;(2)孕婦獲知研究方法和目的,并簽署同意書;(3)單胎妊娠。
排除標準:(1)先天性心臟病病史者;(2)病毒感染者;(3)合并糖尿病者;(4)知情后拒絕簽字配合者。
1.2方法
所有的孕婦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診斷,具體方法如下:于診斷前,指導患者行正確體位,以側臥位為主,若孕婦無法長期保持該體位,可將體位調整為仰臥位。準備好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并設定相關參數(shù),探討后頻率為3MHz至5MHz,完成參數(shù)設定后,對孕婦子宮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主要包括天兒心臟形態(tài)和結構、羊水、胎兒發(fā)育情況以及胎盤情況。在進行胎兒心臟掃查時,需要對各個切面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之后對探頭進行扭動,檢查胎兒的左前方,了解其肺動脈及動脈情況,如果檢查過程中,操作者如果存在疑問,需再次進行檢查,完成后對胎兒的詳細情況進行記錄。
1.3觀察指標
將病理檢查結果作為本研究的金標準,以此為依據(jù)對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的準確率進行計算和分析。另外對胎兒心臟畸形及類型診斷準確率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連續(xù)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根據(jù)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連續(xù)變量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或四分位間距表示,兩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獨立 t 檢驗或秩和檢驗。分類變量表示為頻數(shù)(百分比),采用卡方檢驗或 Fisher 精確檢驗比較兩組差異
2 結果
2.1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結果
所有孕婦接受病理檢查后,其診斷準確率為(100%);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后,確診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婦有39例,診斷準確率為(97.5%);兩種診斷結果先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胎兒心臟畸形類型診斷結果分析
3 討論
臨床中將胎兒發(fā)育過程中天兒心臟受到胎兒血管及心臟形成期障礙影響后出現(xiàn)的心臟結構畸形稱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據(jù)相關研究表明,胎兒宮內死亡的眾多因素中,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占據(jù)重要位置,就算胎兒順利出生,那么其生長發(fā)育也會受到該病的影響[2]。所以,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能夠減少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出生率。在對該病進行診斷中,以往所使用的方法為常規(guī)超聲診斷,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的,但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診斷,且極易受到操作人員自身因素和胎兒胎動因素的影響,導致準確率不高的情況發(fā)生。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提升,在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應用逐漸廣泛。在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孕周20周至32周是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佳時間,主要是妊娠末期,胎兒的心臟結構才能夠清晰的顯示,使診斷結果得到提高[3]。本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據(jù)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高達97.5%,同時該診斷方法在法洛四聯(lián)癥、完全性房室間隔缺損、單心室、永存動脈干等類型中的診斷準確率為100%。
綜上所述,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能夠對胎兒的心臟結構清晰觀察,能夠有效地提高診斷效果,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邵長忠.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探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21,16(30):74-75.
[2]段振鋒,姚萬松,程梅,劉風杰,高廷廷.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準確性分析[J]. 包頭醫(yī)學,2019,43(04):16-19.
[3]高杰.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探討[J]. 臨床研究,2020,28(07):133-134.
16785017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