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軒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重視語文詞匯的運用。這本來是很好的現(xiàn)象,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將所有的課程教學注意力都放在了對詞匯的運用和語法的講解上,不注重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創(chuàng)作整篇文章。他們對于學生閱讀的培養(yǎng)和教學也僅限于教授學生如何做好語文閱讀理解之類的試題。對于學生的語文提高沒有任何幫助。因此,筆者希望能夠通過主題單元式體驗式作文教學來有效改善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困境。
一、促進單元體驗式作文教學一體化的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只有調動閱讀熱情,激發(fā)閱讀興趣,才能化被動的任務性閱讀為學生自主的閱讀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閱讀,并指導學生使用熟練的寫作技巧進行寫作。由于小學生天性活躍,對各種新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讓學生自己探索和觀察,使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二)體驗式作文結合,相互促進
教師應科學地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結構特征和表達的技巧。小學語文教材里選登的作品都是極好的著作,具有科學的章節(jié)結構,措辭和句子非常恰當,適合小學生閱讀。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杰作來發(fā)展模仿寫作;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科學地指導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嘗試進行模仿,逐步形成自己的文章,主要寫想法和積累材料。這樣,學生在遇到寫作時就不必擔心“什么也沒想到”。
二、發(fā)展學生主題單元體驗式作文潛能
這方面的關鍵在于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要是讓學生自己寫一篇有關互聯(lián)網見解的作文,那么教師首先不應該獨占整個教學內容的時間——這里的教學內容指的是學生們自己對于互聯(lián)網的思考、見解以及表達。教師在這個時候所要做的是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同時老師要創(chuàng)造出各類的發(fā)散性思考問題,從而訓練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們能夠相互討論,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還要支持他們對未來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進行合理想象等。也正是在這一系列的鼓勵和引導,學生在主題單元方面的潛能就得到了激發(fā)。
三、改變策略分析
(一)架構高效能校園多元化平臺,有效整合教學信息資源
小學語文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極具學習目標的探索方式。在進行教學時以實際案例的方式把小學語文的知識點呈現(xiàn)出來。在呈現(xiàn)過程的選擇上,我通過PPT與音、視頻來進行對學生的教學,或者是將教材內容、課程復習大綱以及相應的音、視頻和幻燈片上傳到學校統(tǒng)一的教學資源網站數(shù)據庫中,并對學生們進行開放。同時,我通過通訊工具和學生們保持聯(lián)系,有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疑惑,他就可以通過通訊工具和教師立刻取得聯(lián)系,并得到問題的解決。這些實例充分證明了架構校園多元化平臺來對教學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是多么的有效。
(二)用表演感受內涵
小學語文課本選擇的名著種類繁多,而在這些名著中則存在著已經成功地被塑造出來的各種角色,一些文本非常適合學生展現(xiàn)他們的綜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探索課文的特點,用詞的準確、生動、精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本劇的選擇上,我做到題材多樣化,如選擇了講述法西斯入侵的《半截蠟燭》,下次就可以選擇傳統(tǒng)相聲《打電話》,再下次就要考慮換成體現(xiàn)人物之間語言交鋒智慧的《草船借箭》等課文,這些文章都可以作為課本劇進行表演。同時,為了發(fā)揮良好作用,務必要求學生們反復閱讀文章,將文字語言轉換為自己的語言,再加上肢體語言、表情等。通過這種方式,閱讀已成為內部化到學生方面的質的飛躍。
【本文系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農村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研究(LSJGC1821)”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