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輝
摘要:目的:分析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的效果及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篩選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80例寒濕型腰痛患者,依據(jù)治療方案差異將納入患者分組,單組例數(shù)40,組別設置對比組(溫針灸)、研究組(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依從性以及腰痛和腰椎功能嚴重程度。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明顯較對比組(77.50%)更高(P<0.05)。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95.00%)顯著較對比組(75.00%)更高(P<0.05)。治療后,研究組VAS評分、ODI評分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結論: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的有效率較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良好,且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
關鍵詞:寒濕型腰痛;溫針灸;小針刀;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腰痛通常指腰椎及腰骶區(qū)感覺到的疼痛酸脹現(xiàn)象,腰椎間盤突出、腰肌長期勞損等均可造成腰痛癥狀[1]。目前,西醫(yī)治療腰痛多采取對癥療法,一般可緩解疼痛癥狀,但治療后極易復發(fā)[2]。近年來,伴隨中醫(yī)藥技術的發(fā)展,溫針灸等療法在腰痛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篩選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80例寒濕型腰痛患者,觀察評估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效果,旨在為寒濕型腰痛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提高患者臨床受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篩選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80例寒濕型腰痛患者,均為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所致腰痛,具有溫針灸、小針刀治療適應癥和耐受性。依據(jù)治療方案差異將納入患者分組,單組例數(shù)40,組別設置對比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最低38歲、最高70歲,均值(54.26±10.41)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5年,均值(2.53±0.74)年;研究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最低39歲、最高70歲,均值(54.63±10.52)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6年,均值(2.87±0.6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組(溫針灸):指導患者取俯臥體位,保持下肢處于放松狀態(tài),對雙腎俞穴、雙大腸俞穴、腰陽關穴以及阿是穴等進行消毒處理,依據(jù)不同部位選擇適宜針灸針實施針灸,得氣,在針尾套艾條并點燃,灸3壯,至針冷取針,每日1次,共治療10天,間隔休息10天后再治療10天。
研究組(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溫針灸操作與對比組一致。小針刀方法:常規(guī)消毒腰部痛點并標記,做麻醉處理,使用小針刀實施分離術,垂直刺入標記點,進針深度0.5~1寸,對病變組織進行疏通、剝離以及切割,離斷粘連組織纖維,出針,按壓針孔3min左右,每周1次,共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效果比較:顯效:腰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至正常,有效:腰痛、腰部活動功能較治療前改善明顯;無效:腰痛癥狀緩解不明顯甚至加重。
1.3.2 治療依從性比較:完全依從:患者能夠良好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部分依從:患者大部分情況可配合醫(yī)生展開治療;不依從:抵觸治療行為明顯。
1.3.3 腰痛和腰椎功能嚴重程度比較:于治療前、治療后,使用視覺模擬評分(VAS)、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DI)評價,VAS分值范圍0~10分,評分低示疼痛輕,ODI分值范圍0~50分,評分低示腰椎功能恢復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4.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腰痛和腰椎功能嚴重程度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效果、治療依從性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組內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明顯較對比組(77.50%)更高(P<0.05)。見表1。
2.2 治療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依從率(95.00%)顯著較對比組(75.00%)更高(P<0.05)。見表2。
2.3 腰痛和腰椎功能嚴重程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VAS評分、ODI評分比較均無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VAS評分、ODI評分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見表3。
3 討論
腰痛是臨床常見癥狀表現(xiàn),中醫(yī)并無腰痛病名,認為屬于“痹癥”、“經(jīng)筋病”范疇,可分為寒濕型、腎虛型以及濕熱型和血瘀型四種[3]。其中,寒濕型通常是因腰部感受濕寒、氣血不通引起,治療應取濕熱性療法,從而實現(xiàn)改善濕寒、活血化瘀以及疏通經(jīng)脈等效果。
本研究觀察了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的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患者總依從率均高于對比組,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對比組。表明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整體療效確切,分析原因為溫針灸為中醫(yī)外治方法,結合了針灸療法、艾灸療法,針刺時點燃艾條能夠將熱力傳入穴位,發(fā)揮疏通經(jīng)絡、驅寒散邪以及行氣活血等作用[4]。小針刀療法屬于閉合性松懈書,能夠去除瘀血、松懈病變粘連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進而緩解或消除疼痛,同時,小針刀還可維持脊柱動態(tài)平衡,促使無菌性炎癥盡快消退,神經(jīng)水腫有效吸收[5]。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在寒濕型腰痛患者臨床治療期間,采用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患者依從性較高,且改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作用顯著。
參考文獻:
[1]宮瑋,范家桂.溫針灸治療寒濕型非特異性腰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研究,2021,29(11):89-91.
[2]王苗苗,伯羽,盧山.溫針灸配合獨活寄生湯治療對寒濕型慢性腰痛患者臨床癥狀和腰背肌功能的影響[J].頸腰痛雜志,2021,42(05):696-699.
[3]尹翎,馬良飛,嚴小勤,等.葛氏腰痛方配合溫針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腰痛寒濕瘀阻證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19,47(05):89-92.
[4]林霞.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療法治療寒濕型腰痛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9):177-179.
[5]匡海茜,李德霜,王志帥.溫針灸聯(lián)合小針刀對寒濕型腰痛的治療效果[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8,37(03):73.